彭国明
摘要:本文采取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首先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依托教育信息化背景对微课进行了简单讨论,进而研究了一种方便微课创新应用的教学模式,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应用;教学模式
微课是一种教学用的,碎片化的教学视频,容量小但内容精干,一般只有一个重点或难点或关键教学环节,可帮助学习者突破重难点。依据课标来看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是必修课程,但因为只有学业水平测试,地位比较尴尬,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非常值得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要求培育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的核心素养,新版的课标与旧课标相比出现了很多变化,但因为信息技术是唯一没有明确的中考科目,只有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初中阶段还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比如学生将信息技术课作为放松课。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中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新课标下急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因此按照课标的要求,必须落实立德树人,并按课标要求以培育信息素养为基础,紧扣学科大概念,包括数据、算法等,以生为本,突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计算思维来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所以在创新改革中,要重点突出对教学过程与评价方式的创新。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是必然的,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典型标志,用微课来实现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也是有效的方式。
二、围绕信息技术课的微课创新应用
(一)微课创新应用思路
实际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兴起,微课就在我们的课堂上被教师无意识地应用了,比如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短片。但此时的教学短片的使用还局限在课堂上,仅仅作为演示使用。后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在微课的应用上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式——翻转课堂,这种方式与早前的微课应用方式完全不同。进一步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现如今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又开始向课堂回归,当然此处并不是回到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微课来使学生在线完成自主学习,并在线下课堂上围绕微课,师生共同进行互动研究和实践。这种模式相当于是翻转课堂的升级,不同于传统翻转课堂,也不同于更早以前微课与课堂的混合。因此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上创新应用微课可以基于上述探讨的教学来进行,教学过程严格以情境→探究→实践→评价的形式来展开,知识性的内容放在微课上,由于在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直到学懂。课堂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来构造情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情境中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技能训练。
(二)微课创新应用方案
依托上文对微课创新应用的思路,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要准备好微课,即制作好优秀的教学视频,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梳理,明确教材上的重难点,明确课程的定位,进而确定合适选题以及教学的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基于选题并梳理好教材上的内容,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制作出微课备用。比如通过梳理信息加工方面的内容,可以制作出关于信息加工的微课,设计时长5分钟,以学生生活学习中常见的信息加工案例为基础和主要知识点组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养成信息加工的意识,这一类主要讲理论知识。又比如梳理圖片合成的相关内容后可以设计相应的微课,如选择工具——矩形框的使用,突出培育学生使用图片处理软件来制作图片技能,这种微课因为突出实操,因此可以设计成互动式的微课(类似与仿真系统)。当然微课的设计最好是根据主题,将微课做成一个系列的教学视频,这样可以破除微课碎片化的不利影响。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微课要前置于课堂教学前,将微课作为学生预习的素材推送给学生,学生在线学习,当然如果将微课制作成了系列课程可以当作慕课来使用,通过上传到慕课网,让学生实名认证后在网上学,学生可以随时学。
第三个环节进入线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互动交流和实践为主,通过对生活中的案例的提炼来形成任务或问题,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合作交流,互动分享,实践体验等方式来解决任务,并在实践中强化对技能的掌握,此处要注意上述微课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型,一种是操作型,二者在使用中要有所区别,新课是理论课时,要注意课堂上重点是对学生学习微课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后者重点突出实践,课堂上以具体的任务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展示在线学习的成果,巩固实操技能。
第四个环节是在课后,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也不一样,同一个微课,一些学生轻松就能够掌握,一些学生则学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起来轻松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给其推送一些拓展性的微课。而对于学起来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在课下带着问题去看微课,反复看直到学懂。
当然微课的创新应用不应当局限于某一种模式,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参考,也可直接使用,但信息技术课教师本身在信息技术领域就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在微课的制作和使用上应当有自己思考在其中,这样相比更能够满足教师所教学生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到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上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教育界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在不断完善和进步,出于对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实状况的考量,通过改良教学模式来实现微课的创新应用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蒋立兵.回归本体价值的经济型微课模型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7,(2):53-58.
[2]方佳诚.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关键能力影响因素及模型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