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风骚 读中促悟

2020-09-13 23:53陈秀香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牧童生字文本

陈秀香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应该占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范读、齐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读”领风骚,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挥想象,让健康活泼的读书声和活跃的思维活动合理地产生碰撞,产生阅读效应。

[关键词]阅读  促悟  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领风骚,以读促悟,悟情悟形,从而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谓“感悟”,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

1.初读促悟

低年级学生阅读基础较差,教师对此要有充分了解,在学生初读文本时,帮助他们先解决文字关。首先是正音,课文内容大多比较浅显,生字数量也不多,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每一个字进行正音,扫除文字障碍。其次是理顺文本,逐步达到字字响亮,不能出现添字、漏字现象,不能出现颠倒或读破句子的现象。最后要注意诵读的节奏、声音高低的变化以及情感的赋予。

部编教材语文第三册《曹冲称象》的教学,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用自己的话说出主要内容。学生听读之后,开始自由讲述文本的主要意思。教师继续引导生字词的学习:“这篇课文出现了14个生字,咱们分两批认读识记,并将生字放到文本中,体会其表达意思。如‘曹,这是一个姓氏,课文中说古時候有个叫曹操的人,他的儿子自然也姓曹,叫曹冲。”学生依照教师的引导,给出同样的操作:“ ‘称在课文题目里是称量的意思。”“课文中说‘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里的‘议论就是讨论,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梳理完生字之后,教师组织他们展开初读活动:“先进行默读,熟悉后出声读,最后是大声诵读。”学生逐步操作,课堂内书声琅琅。

教师从生字认读开始引导,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来识记生字,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感悟的机会。学生对文本有了清晰的理解,其朗读也会更为顺畅。初读强化学生的自主感知,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方向,教师教法运用恰到好处,学生学习操作顺理成章。

2.精读促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2.1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中悟。《走马灯的奥秘》第二自然段,傅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这个小男孩是谁呀?他在干什么呀?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读一读,最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练习朗读。采用图文结合,以读促悟的方法,悟出了一个仔细观察的茅以升.

2.2 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品读,读中悟。张庆老师指出,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把重点句这样的“领”读通,读熟,读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以《聪明的牧童》为例,杜老师在“细读理解,以读促悟”这一环节中,她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用波浪线画出牧童的回答,接着请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回答国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中,杜老师第一次抓“不慌不忙”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口头造句加深理解,然后指导学生不慌不忙地再读牧童的回答,悟出了牧童的沉着。读牧童对国王的尊称,抓陛下、请您,悟出了牧童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默读、指名读、抓重点词引读,一次次地指导朗读,学生最终悟出了牧童的言下之意是如果国王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不让一滴水流到海洋里,我就能数清楚海洋里有多少滴水。

2.3 创设情境、气氛渲染,读中感悟。由于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老师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情悟形,精读课文恰恰是悟情悟形的重点。

3.范读促感悟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对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感悟文章的内涵。因此,可以说成功的范读是“以读促悟”的一个法宝。

4.评价读促悟

评价读可以激发朗读兴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小稻秧脱险记》时,要让学生读好这句话: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个学生读得很响亮,这当然有违句子的含义。于老师十分幽默地评价说:“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那个同学笑了,同学们都笑了,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都领会了句子的原意。

以读促悟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以读促悟,悟情悟形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我们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大胆创新,坚持以“读”领风骚,以读促悟,悟情悟形,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便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悄然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2018.07.08〈读中悟情 读中懂你〉张百修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牧童生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斯诗私塾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牧童与老牛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