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紫瑄
摘要:西方音乐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一直到20世纪开始出现多元化的音乐,这正是一条人类探索如何能够创造出更美好音乐的道路。在人类可以直立行走后发明并学会使用语言,然后开始制造声音、创造声音,继而研究悦耳动听的音乐,到人们不满足于规整、庄重的风格之后,开始在各个方面寻找突破,试图一改以往的音乐作曲的风格与方式,像“偶然音乐”这样的音乐就出现了。本文试图从禅宗思想方面探究西方音乐的发展规律,以及约翰·凯奇和其作品《4'33”》。
关键词:西方音乐;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禅宗思想
一、浅析西方音乐发展规律
西方音乐的发展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到20世纪的多元化音乐时期。人们从学会运用节奏、音符,从而创造旋律,从传统的大小调式到20世纪各式各样的、新奇的、极具创造力的音乐等,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变革与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巴洛克时期精致、活跃、持续的节奏和旋律,古典主义时期严谨、优雅、简朴庄严的风格,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才不拘泥于之前的风格,作曲家们开始想要在音乐中表现他们的个性,努力在精神上和作品上得到独立和自由。进而发展到20世纪,作曲家们更加寻求创新和个性,他们脱离传统调式、和声、节奏和乐器,各自寻找突破口,创造了许多奇异的新的声音。各个方面都被作曲家创作到了极致,如序列音乐。这也正是人类發展的必然经过和规律,好似禅宗思想中的“轮回”。音乐创作也是同样,在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各方面得不到满足时,便会继续寻求突破,或者反向发展,回到原点再作创新。这在音乐界、美术界、时尚界等似乎都有这样的发展规律,好比经历了前卫的穿衣风格后人们开始挖掘所谓的复古风,穿起了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汉服、唐装。
音乐的发展与变革中也同样掀起了千层巨浪,试图一改以往的作曲方式,出现了偶然音乐这样追求极致的自由的音乐,其开创者正是著名的《4'33”》的作者——约翰·凯奇。
二、约翰凯奇与他的《4'33”》
约翰·凯奇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先锋音乐家、哲学家、视觉艺术家。师从阿诺德-勋伯格,他重音乐又轻音乐,把音乐想象成“无目的的游戏”,一切都要自然而然地发生。他的作品和观念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景观,而且还影响了舞蹈、绘画和诗歌。
约翰-凯奇受到了充满辩证思维的禅宗和易经的影响,这也正是他想要脱离传统音乐创作的主要动力,想要让音乐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神韵。凯奇认为: “音乐应使灵魂变得清醒和宁静,并让其浸染神性。”
他曾在他最出名的作品《4'33”》开演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寂静是声音的一种,希望每位观众都可以在寂静中找到自己。
约翰-凯奇的作品《4'33”》本有两首,但其内容都是“任意的休止”和“为任何演奏者而做的独奏表演”。由此也可以看得出,这首作品的独特性以及其是前所未有的无声作品,颠覆了人们对于“音乐”概念的理解。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静坐在钢琴前,静静地坐了四分三十三秒,只是在他自己提前设定的时间内打开和合上琴盖,以此来作为划分三个乐章的标志,其中第一乐章33秒,第二乐章2分40秒,第三乐章1分20秒。其音乐的所有内容就是从约翰-凯奇走上舞台,坐定后进行无声表演。但观众是未知的,他们安静地准备欣赏音乐,在常规的寂静之后没有听到音乐,便开始按捺不住了,他们窃窃私语声、或许是人们愤怒不解的喧哗声、或许是咳嗽声。渐渐地,人们的注意力由外在的这些声响转移到内在的声音,或许是极安静情况下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喘息声,甚至是脉搏声等,一直到约翰-凯奇起身谢幕,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所有的一切的声音都是这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内容。
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不仅以辩证的思维证明了“无声”即是“有声”,还将音乐的材料范围扩大到生活中最为平常不过的声音,使人的喘气声、咀嚼声、呐喊声、哭泣声也可以成为音乐的素材。这样的理念一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也逐渐被现代作曲家所接受与使用。
三、偶然音乐与禅宗思想
偶然音乐( chance music)也称作机遇音乐,是指作曲家在创作或演奏音乐作品时,在作品中加入不确定因素而形成的音乐。
禅,原是古印度梵文,意为心注一境,是很早就出现在古印度的一种修行方式,后为佛教所吸收,公元纪年前后传到了中国,所谓的“禅”受到了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进而演变成颇具中国思想特色的“中国禅”。中国的禅宗思想逐渐传人日本,而后在20世纪40年代被对禅学颇有研究的铃木大拙带到美国。他将《道德经》等以及很多的佛教经典翻译为英文,他在美国的讲座受到很多人的欢迎,非常受人们的崇拜和敬仰,而这其中就包括大作曲家约翰-凯奇。
约翰·凯奇是一个极富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作曲家,在40年代末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是个非常有才华且敢于创新的作曲家。在四十年代后期,铃木大拙在美国开设课程进行讲学,前后长达十年之久,讲座中包含了宗教学和哲学的内容。铃木大拙认为人应该按照其本来面目去生活,认为人本来面目就是自由的、无虑的、无烦恼的,认为人们都应当抛掉“贪嗔痴”等杂念和欲望,而这些才是人类最本真的模样。
也正是因为铃木大拙“追求本真”的思想,让约翰-凯奇对生活、对音乐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他开始摒弃对音乐形式的追求,从而去研究音乐本身。约翰-凯奇认为“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噪音。我们试图忽视噪音时,它会令人烦躁。不过当我们侧耳倾听时,却会发现它如此迷人。”由此可见,约翰-凯奇不仅是一个音乐家,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伟大的哲学家。
(一)活在当下,音在当下
《4'33”》中约翰-凯奇的做法像极了禅宗中的禅修——打坐,即双腿盘起,手臂放松,双手轻搭于双腿之上,双目微闭,或观心、或参禅、或数息、或就是静静地坐着。其中要求禅修者心无杂念,一心数息或一心只为静坐,身边的或嘈杂或安静都与自己无关,其最高境界便是入定。约翰-凯奇似乎是想让观众了解到无论是哪种声音都可称之为“音乐”,都需要我们去聆听,都有它们的迷人之处。在这种“演奏”下,人们似乎听到了音乐之外的“音乐”,喧闹之后的“寂静”,掌声后的“沉默”,交际后的“自己”。
而如此更能证明了音乐的特殊性、时间性、不可复制性,每场音乐的演出,每次有声或无声的演出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在演奏者的心情、情绪、生理或心理状态不同的情况下,甚至是观众实时的心情、情绪、生理或心理状态不同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演奏场地的不同,所传人到观众耳中的音乐,以及演奏者自己演奏出的音乐都是不可复制的。它的稍纵即逝和不可预知性才正是其作品的魅力和迷人之处。认为生活即音乐,音乐即生活。这也正是其偶然性中重要的一点,也是具有强烈的禅宗思想。
(二)无声与有声
无声与有声的辩证关系,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重要的一个审美观念。正是与老子的“大音希声”不谋而合。即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创作,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不需要有人去演奏,一切尽不可言,使作曲家、演奏家与欣赏者共同参与创作、理解作品,推崇纯粹的、自然的声音。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在禅宗思想中也是这样,有“明心见性”的说法,更有佛陀释迦摩尼称自己从未说“法”,也有佛教中常说的“有为法”“无为法”的辩证思维方式。按照这样的辩证思维即无声亦有声,有声也无声,这世上不会出现绝对的无声,只会有相对的无声,也没有绝对的乐音和噪音之分。即使是当演奏家所演奏的乐句或乐段之间那个气口,或者是留白,也是“无声”的外在体现,若没有“无声”的出现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有声”,因此他们相辅相成,互相转化,融为一体。
结语
偶然音乐的产生和出现其实并不“偶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以及之前的音乐发展的基础之上產生的。一切都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发展的音乐到20世纪的多元化音乐风格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前期作曲家们为音乐的无限付出,才有了后期音乐家们不安于继承和模仿,进而有了如此标新立异、引人深思和引起轰动的“新音乐”,一切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也是必然会发生的,包括音乐也是,包括“偶然音乐”的产生,包括《4 33”》的出现,包括《4'33”》中安分或不安分声音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后人不得不为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所折服,也能够让人们停下脚步去深思其中的深意,这也许也正是其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闫金晓,刍议“偶然音乐”之于音乐的创新性[J]北方音乐,2017,(16):9.
[2]付颖,此时无声胜有声——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作品《4分33秒》[J]戏剧之家,2014,(06):94.
[3]王薪舒.约翰·凯奇偶然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因素”[J].音乐时空,2014,(23):63,
[4]郑艳丽.影响之影响——易经、禅宗与偶然音乐[J]当代文坛,2015,(02):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