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茉莉,香飘万里

2020-09-12 15:11杨铭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
关键词:风格旋律时代

杨铭

摘要:中国民歌《茉莉花》发展至今,被人们进行了各种改编与传唱。在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上由著名演唱家雷佳演唱的这首《难忘茉莉花》惊艳了海内外人民。本文简要分析《难忘茉莉花》的艺术特征,风格特点及时代特色。

关键词:难忘莱莉花;旋律;风格;时代;艺术

一、关于“茉莉花”

《茉莉花》前身为在清朝广为流传的《鲜花调》,而其乐谱最早被文献记录是在道光年间《小慧集》。《鲜花调》里有一段歌词为“好一朵鲜花”而由此得名。此后,有人把此“鲜花”改别名为“茉莉花”,故而得出曲名《茉莉花》。

另一种说法是《茉莉花》起源于江苏一带,可能是从扬剧曲牌的“鲜花调”基础上演变得来。《鲜花调》同《茉莉花》的宛转悠扬相似,而“茉莉花”这种植物也发源于此。从这些例子来看,《茉莉花》来自江苏的说法有可信之处。

《茉莉花》繁衍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探寻到其传承足迹,每个地区的形态也是丰富多样的。江苏《茉莉花》曲调悠扬婉转,感情深刻富有韵味;河北《茉莉花》歌舞结合,形象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羞涩淳朴的情感;东北《茉莉花》旋律柔中带刚,表现东北人民热情好客、洒脱豪爽的性格。

二、难忘茉莉花

(一)中外背景

《难忘茉莉花》所依托的载体是民歌《茉莉花》,正是有了这首曲子作为基础,才有了如今唱响世界的著名歌曲。《难忘茉莉花》正是在《茉莉花》的背景下发展的。

《茉莉花》在中外都有所发展。例如山西鼓吹乐《推轱辘》,就将优美的茉莉花转变成火热、快速的性格;意大利著歌剧作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大胆使用《茉莉花》,不仅为西方的艺术歌剧添上许多东方民族古典特色,而且使得异族文化相交汇融合。

许多年以来,《茉莉花》不仅是中国民间乐曲之代表。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人民互相友好往来,代表全球人民美好愿景的经典乐曲。随之诞生的《难忘茉莉花》,也将成为又一代表之作。

(二)时代背景

这首《难忘茉莉花》依托之背景即为中国杭州举办的第十一届C20峰会。在这一次的峰会中,备受瞩目的便是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

2016年9月4日晚,G20峰会之文艺汇演《最忆是杭州》于杭州市西湖曲院风荷之岳湖举行。晚会使用丰富绚丽的舞台手段和情景交融的动态表演,展现出江南地区的独特魅力,讲述一段段美丽的国之传奇。令人热泪盈眶的,是压轴出场的《难忘茉莉花》。

(三)整体形象

空灵的乐音缓缓奏出,雷佳从舞台的边缘轻巧的“飘然”至舞台正中央。圣洁的礼服染坠着朵朵耀眼的星光亮片,宛如一朵明净的茉莉花在舞台中间悄然盛放。雷佳的台风是大气宛然的,从一亮相的整体形象到演唱,以及演唱过程中眼神表情的运用都是如此的收放自如、柔和亲切。服装华丽多姿又不失典雅婉约。从仪态动作到每一个眼神都呈现出了东方女性所独具的魅力。

《难忘茉莉花》由我国著名音乐人孟可改编。歌词带有极高的表现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语言使用简洁凝练,富有诗意化的美感。“茉莉花”犹如作者的“梦中春闺人”,千回百转也要寻到你的身边,人画统一,言由心出,呈现出歌曲中诗情画意的雅致与精美。精美的歌同与雷佳富有民族化的声线相结合,使整首词更加具有东方神韵。

(四)旋律风格

1、旋律特点

在乐器配置上,织体十分丰富。前奏由小提琴引入,电子音乐增添时尚感,使音乐变得迷人,让人们耐心地静候“茉莉花”的开启。各种乐器的应用使音乐形象得到补充发展,就像油画的色彩交融,向观众展现了一枝萌芽之中静待开放的“茉莉花”形象。

作品的前面一段采用的旋律特点为大调性,使用弱起小节作为旋律开端。开场句中,色彩性的变声调“#DO”使作品的旋律形成了新的动力,将观众的情绪带入一种陌生又神秘的环境中。随着旋律转入徵调式,音调风格立即从西方境地转移到古典音色中。这一“中外相结合”的创设方法,使得旋律与歌词建立起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美感。

结尾段落的“啊”进行充分的延长和发挥,给人一种半完成无止境、意味深长的停顿感。传统的“茉莉花”主题得到了全新补充发展,突出新意图,也使演唱者能发挥自己更佳的声音特色和,强调“戏剧性”特征。同时增加了观众与歌手的情感交流和深度,使中国的民族活力和气质充分地体验出来。

2、风格特色

前奏先以长笛奏出悠远、空灵的持续音,而后是铁琴清脆、缓缓若钟铃的短促之声,演绎“茉莉花”经典主题。小提琴的音调如泣如诉又典雅醉人,婉转绵延不绝,将听众们的思绪带向远方。之后,整部作品深邃神秘而又悠远的意境在几件西方乐器的合奏之下慢慢被烘托出来,观众们的心情不知不觉地融人进歌曲的氛围中。这正是由于前奏部分的成功,极大带动了听众们的心境。

雷佳的声音一经发出,便使人感慨动容。歌词运用夸张、暗喻的等修辞手法,使文字极富有诗意。动人的歌词配上雷佳深邃、纯净的声音,“遗世独立”“素靥青衣”在一瞬间紧紧抓牢了听众们的心。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视听在重叠中得到完满的表现。这一段旋律以三度级进为主,弱起小节,制造新的听觉感受。结束时的长音仿佛在幽幽念白着思念之情,引发着听众的情感共鸣。

“静静地想,轻轻地唱”主音八度跳进,改变了前一段的慢颂轻歌,在一瞬间将情感体验推至顶峰。而转折之后的低音吟唱又将听众刚刚提起的心牢牢握住,但不向外宣泄;“多情应若你,杯底暗留香”依然是沉思式的低吟浅唱,为随后的爆发做了充分准备;“梅红芍药艳”与“多情应如你”音乐材料极为相似,“兰幽菊花伤”与“杯底流暗香”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整首作品的情感,在这一刻到达真正的顶端,并彻底的迸发出来:“那换骨香魂,绝世芬芳怎能忘?”

《难忘茉莉花》的第二个乐段是全曲的《茉莉花》。作曲家将江南小调《茉莉花》的bE调升为F调,也使副歌更具活力与渲染力,五声徵调式形成西洋与民族风格上的对比。“又香又白啊”的三拍持续音加上之宽厚、沉稳的伴唱声部,与雷佳高亢激昂的高女音声部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伴唱声部的结束,雷佳将“让我来将,你摘下”改成“怎忍心,将你摘下”。曲终四句婉转的“茉莉花”诉说着对茉莉花的爱恋与思念,歌声伴随清风愈飘愈远。当铁琴声音的清脆悄然响起,一如曲首一般带给听众无穷的回味。至此,《难忘茉莉花》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芬芳永流传

(一)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而文艺工作者们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得优秀的大众文艺作品能够为人民、为社会服务。《难忘茉莉花》能够在G20峰会的舞台上唱响,不僅证明了艺术家们为了创作所投入万千心血,也给予了广大人民群众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人文关怀。“茉莉花”这个名字,承载的不单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也更肩负了打造现代音乐发展创新道路与源泉的责任。

(二)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交汇融合的大世界。《难忘茉莉花》将传统东方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进行巧妙交融,不仅从作品的编配、作曲与演唱方面体现了中方西方艺术的融会贯通,也展现出国人不断升华的精神品质。如今,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而“茉莉花”这朵享誉全球的奇葩,不仅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也为推动国家与世界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彰显国家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美好的开端,使国人文化视野不断拓宽,文化自信愈加强大。

结语

《茉莉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民歌艺术的杰出代表。“茉莉花”所代表的“中国形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深人人心,其作为中国名片在G20峰会上的演绎体现了当下中国主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难忘茉莉花》它是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重新诠释,是向世界人民展示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窗口,是连接世界各国人民心愿的纽带。《茉莉花》把世界人民连接在了一起,释放出了音乐作为世界语言的无穷魅力。

《难忘茉莉花》,不仅使得中外艺术相碰撞结合散发新的光芒,拉近了中西音乐的距离,而且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们凝聚在一起,使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暖与情怀。谨以此首歌曲,祝愿海内外天下人民亲仁善邻,和睦安康。

参考文献

[1]曲晓琳,中国民歌茉莉花[J]民族音乐,2008,(06).

[2]狄其安,三个不同地区的汉族民歌《茉莉花》的衍变过程[J],黄钟,2009,(04).

[3]彭青,从“茉莉花”主题音乐中探析歌唱艺术美学——以《难忘茉莉花》为例[J]艺术评鉴,2018,(09).

猜你喜欢
风格旋律时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