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琴 高峰 王明惠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失眠;痰热内扰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haihu plus Longgu Oyster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Phlegm Heat Disturbance
YANG Shiqin,GAO Feng,WANG Minghui
(Lugou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tai District,Beijing 1001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aihu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plus Western Medicine on insomnia with phlegm heat disturbance.Methods:A total of 40 cases of insomnia with phlegm heat disturba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tazolam,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aihu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30 days,the clinical efficacy,PSQI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of PSQI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aihu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phlegm heat disturbance,and there are few adverse reactions,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Insomnia; Phlegm heat internal disturbance syndrome; Chaihu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中图分类号:R749.7;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7.0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失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问题。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成人有10%~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1]。如果失眠症状不能及时很好的治疗,将可能造成其他疾病比如心脑血管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2]。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失眠的治疗均以镇静安神的西药为主,虽然可以明显的缓解症状,但是患者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并且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主要是由于中医药有明显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主要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对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65±10.4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5±2.52)年。觀察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9.25±10.0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05±2.35)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3]。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不寐”的诊断及证候分类。a.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甚至彻夜难眠;常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b.痰热内扰证表现为睡眠不安,头晕目眩,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面中西医的诊断标准者;2)年龄>18岁者;3)经过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者;4)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1)半年内因重大变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者;2)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引起的严重疾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患有严重精神及心理疾病者;5)对研究过程所涉及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艾司唑仑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047),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口服1片,10 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2 g、黄芩9 g、法半夏9 g、党参6 g、生姜6 g、大枣3枚、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桂枝6 g、茯苓15 g、大黄6 g、炒酸枣仁30 g。头昏健忘者加菖蒲10 g、远志10 g;烦躁易怒者加牡丹皮10 g、栀子10 g;痰浊雍盛者加浙贝母15 g、胆南星10 g。将所有药材统一由我中心煎药室人员进行代煎,每天2袋共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30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价,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共7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3分,总分为21分,分值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不良反应评价: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发生嗜睡、头晕、乏力等症状的人数,并计算其发生率。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了本次研究的疗效评价标准[5]。1)治愈:伴随症状消失,每晚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明显好转,每晚入睡時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3)有效:伴随症状减轻,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4)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嗜睡1例、头晕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嗜睡3例、头晕6例、乏力4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失眠常常由于精神紧张、情绪不佳,多思忧虑、心理恐惧等多种因素而诱发[6],它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量令人不能满意的生理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水平和日常工作。因此选择和研究有用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失眠在中医来说可以归属于“不寐”的范畴,是由于饮食、情志、劳倦等多因素导致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而产生。临床辨证多端,主要分为虚实二类,具体分型包括心肾不交型、肝火扰心型、痰热内扰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等,其中痰热内扰型在临床门诊中较为常见[7-8]。本次研究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对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表明在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时,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条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看做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它把小柴胡汤中的甘草去掉,加上了淡渗利湿的茯苓,潜阳镇静的龙骨、牡蛎、铅丹,降冲气的桂枝,通便的大黄,诸药共用就具有了潜阳镇静、清热除烦、宁心安神、燥湿化痰的功效[9]。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减治疗,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明显的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现代医学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10-11],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各种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释放出多种递质,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淑芝.失眠症治疗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5(72):190.
[2]王丽,王彩娟,芮绵,等.清心镇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疗效及对血清NF-κB、BDNF、5-HT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2):3535-3538,354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书面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GB/T 16751.2-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9-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186.
[6]凌政,乔颖,张蕾.养血清热中药辅助阿戈美拉汀治疗焦虑性失眠疗效及对5-HT、DA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299-301.
[7]唐向东,李桃美,张继辉.失眠症的临床评估与治疗[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1):3-4.
[8]张莺,沈叶静,胡炜,等.角调音乐疗法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气郁质失眠4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758(18):1577-1580.
[9]吴春华,娄万爽,吴春娥,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足浴治疗肝胆郁热型失眠症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3):191.
[10]欧碧阳,李艳,杨志敏,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1887-1888.
[11]陈敏捷,陈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失眠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4,4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