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企校合作模式的思考和启示

2020-09-12 14:20陈科皓张扬席慧刘雨沛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8期

陈科皓 张扬 席慧 刘雨沛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技术供给及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文章从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出发,梳理了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土地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一种企校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供需关系;企校合作;新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8-0210-02

高校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才对社会的作用方面,因为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的划分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与一定学科基础相对应,专业、人才和市场三者应该是一个通向运行的协同体。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现象,导致了当前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已成为专业设置和高校为社会服务链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2]。在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各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当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必须与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引领,将自身打造成为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另一方面要借助科研院校的人才优势,通过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合作等方式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做好“产、学、研”的结合工作。

1 主要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法,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高校而言,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对企业而言,加强校企合作,从高校获得更好、更先进、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使成果产业化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战略选择[3]。

1.1 企校合作项目研发

以项目为纽带,企业委托高校研发或共同研发,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建立短期或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是目前国内高校开展企校合作的主要方式。从目前科技部及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发布的项目指南来看,重点支持和鼓励企校合作,部分项目还要求企业牵头申报。

1.2 企校共建科研平台

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和企业资金和成果转化优势,合作共建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相互开放已有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共享科研仪器设备、设施,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共建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增强协同创新作用。

1.3 企校共建科研基地

企校共建科研基地是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共同建立学生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人员在大学进行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是高校联系企业、加强与企业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一是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模式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企业配合实习为辅。二是建立学习实训中心,实现“理论辅助实践”。这种模式以企业为中心,在学校师资的辅助下,使得学生快速实现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岗位生产实践的过渡,有力地缩短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的距离,更有针对性地完成定向培养目标。

1.4 导师互聘

导师互聘最早在大专、高职院校出现。通过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建立企校联合招生、培养和一体化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专职与兼职结合、企校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及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近年来,高等院校与企业互聘导师也越来越常见,比如工程硕士、企业博士后,都是配备了双导师,企业技术高工、专家可以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有利于促进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 存在问题

现有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尤其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还远远不够,问题在于大部分企校合作模式单一、一事一议的合作周期短,难以形成长久的合力。此外,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是大学、不是院所,而是企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形成,一方面使得研究成果难以商业化,无法增强自身实力,导致低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社会上很多颠覆性的技术都是来源于大学校园之外的,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人類社会的知识传播呈现出一个快速扁平化的趋势,且变化周期越来越短。我们现有的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大学要成为社会前进的发动机,就必须与社会深度融合。例如,说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已走在前面,诸如Alpha Go战胜人类等实例非常多,这倒逼我们思考,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是什么?人才培养过程中哪些知识是必须学习的?将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是建立在全球视野背景下,而不仅仅是围绕几个产品去做研发。要围绕人工智能这个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这就要求企业和高校要建立长久的、全新的合作模式,解决从技术源头到成果落地的一整套问题[4]。

3 新型合作模式——以土地工程学院为例

基于上述考虑,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和长安大学共建的土地工程学院,也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土地工程学科专业高级人才的学院,是顺应国家耕地资源保护战略,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社会急需土地工程高级人才、提高土地工程科学研究水平的重大举措。

3.1 定位和目标

土地工程学院是校企平台搭建的“产、学、研”全方位一体化国内新型学院,依托长安大学土地类相关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基础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发挥陕西地建集团在土地工程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雄厚技术力量和强大资金实力,创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国际化新型办学模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培育土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土地类新工科专业。土地工程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开展土地整治、土地修复、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信息集成与数字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打造国内土地工程创新实验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引导行业技术进步。

3.2 运行管理模式

企校双方共同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协商研究土地工程学院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听取学院建设发展和财务支出情况汇报,确定下阶段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通过并确定相应的学科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规划、财务投资计划、设备采购计划等。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建立完善企校合作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推进企校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3.3 具体合作方式

3.3.1 推进学科建设

高校进一步优化土地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促进相关学科与土地学科的交叉融合,培植交叉学科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企业凝练土地工程生产实践一线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和自然资源行业需求推动土地工程一级学科的设置和发展。

3.3.2 开展人才培养

高校面向土地行业发展急需,构建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土地类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土地类新工科建设。精准引进、培育、使用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企业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境内外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参与土地类新工科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突出、成果转化迅速的技术队伍。

3.3.3 联合科学研究

高校参与企业重大土地工程技术项目,力争获批高层次科学研究项目、奖项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学术专著,提升土地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土地工程技术一线实际,凝练提出重大发展问题,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土体有机重构理论前瞻性基础研究。

4 总结和展望

当前,建立企业和高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院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未来,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发展,支持建设产教融合联合体和“双师型”教学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

参 考 文 獻

[1]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26-28.

[2]周金堂.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相关度研究——以江西省本科高校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

(1):35-47.

[3]董美玲.中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因、方式、成效和环境的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113-121.

[4]王海荣.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再不主动变革,大学的存在价值就岌岌可危[EB/OL].https://appdetail.netwin.cn/web/2019/09/f3d578edcd752a4834ff7e76867cbef3.html,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