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12 14:04周秀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房颤阻塞性通气

周秀

摘要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2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Berlin睡眠质量问卷调查,多导睡眠来分析患者的睡眠情况,以此分析OSAHS疾病与房颤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均符合OSAHS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不患有OSAHS疾病。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方面没有差异性,在颈围指标方面存在差异性。根据房颤的单变量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围、高血压、体质指数、糖尿病以及OSAHS都是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疾病与房颤具有相关性,在OSAHS患者中,发生房颤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房颤;阻塞性睡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ZHOU Xi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Kai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5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125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Kai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as the study obj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time,125 healthy people in Kai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We used Berlin sleep qualit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olysomnography to analyze the sleep situation of patients,so 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AHS diseas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Results:Through the study of sleep disorders,the observation group met the clinical diagnosis standard of OSAHS disease,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have OSAHS disease.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ge,body mass index,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but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neck circumference index.According to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AF,neck circumference,hypertension,body mass index,diabetes mellitus and OSAHS were all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F,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ease of OSAHS and AF.

Keywords OSAHS; Atrial fibrillation; Obstructive sleep

中圖分类号:R766.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7.07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较大。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在颈部往往堆积了较多的脂肪,由于肌肉松弛,很容易导致上呼吸道阻塞,进而会诱发OSAHS疾病[1]。在本研究,选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2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25例,分析了OSAHS对房颤的影响因素,以及OSAHS和房颤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62例,女63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0.2±10.2)岁;对照组中男60例,女6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0.5±10.1)岁。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者;2)年龄18~70岁者;3)神志清楚,无语言、听力等共能障碍者。

1.3 排除标准 1)对研究内容不认可者;2)存在交流障碍,无法配合研究工作者;3)因故中断随访者。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 利用Berlin睡眠质量评估问卷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对患者做出OSAHS判断。OSAHS的临床诊断为:1)持续打鼾,每周超过3次。2)白天会出现持续嗜睡现象,又或者驾驶时出现嗜睡现象,每周超过3次。3)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又或者是患者的体质指数超过30 kg/m。

1.4.2 多导睡眠分析 使用睡眠呼吸监测仪检测患者的睡眠情况,监测时间为8 h,从夜间22点到第2天6点,主要监测的项目包括:心电图、脑电图、眼动电图、颌下肌电图、鼻口气流、血氧饱和度、胸腹运动、鼾声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通过研究睡眠障碍患者,观察组均符合OSAHS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患不患有OSAHS疾病。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 房颤的单变量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围、高血压、体质指数、糖尿病以及OSAHS都是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过颈围可以充分反映出患者的肥胖程度,在相关研究中指出[2],颈围与该疾病呈正相关,对房颤伴OSAHS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复发率。对于OSAHS患者而言,在夜间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这样会刺激化学感受器,使交感兴奋,进而使血压升高。若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房颤。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影响下,患者自身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3]。由于OSAHS患者无法在夜间顺利入睡,这也会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在交感神经兴奋的影响下,会诱发房颤。当OSAHS疾病患者出现了呼吸暂停的情况,为了控制上气道阻塞,会增加呼吸,这样会增大心脏的内径。受结构性变化影响,房性离子通道就会被激活,这样就会诱发房颤的发生[4]。不仅如此,OSAHS疾病还会升高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指标,比如C反应蛋白,在C反应蛋白的影响下,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5]。虽然这些机制能够解释OSAHS疾病与房颤之间的关系。反过来看,房颤诱发OSAHS疾病的假设也是成立的。在相关研究中指出[6],在窦房结功能异常的相关患者中,经过房性超速起搏可以有效减轻OSAHS疾病。虽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该疾病与房性心律失常效应、呼吸肌活力具有密切的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体质指数、高血压等)比较,OSAHS疾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更高。另外问卷调查以及多导睡眠监测对OSAHS疾病的诊断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在大规模的OSAHS疾病的调查研究中,该研究结果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OSAHS患者而言,房顫患病几率比较高,尤其是肥胖合并房颤的患者,若患者未经过有效治疗,其房颤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患者接受过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其房颤发生率会降低,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房颤患者给予高度重视,尤其要对伴有肥胖、高血压患者做好OSAHS筛查工作,尽早治疗OSAHS患者。

参考文献

[1]周黎阳,郑玉龙,万玉峰,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9-31.

[2]刘丹,张海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房颤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3):181-183.

[3]陈明鲜,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3(15):495-498.

[4]王炳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18-20.

[5]张殿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变化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2455-2457.

[6]崔克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2):201-202.

猜你喜欢
房颤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房颤6误区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