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丹 尚原野
【摘 要】在地方党报版面结构中,文史类副刊因远离现实生活、新闻性较弱,一般并不多见。在碎片化阅读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阜阳日报》独辟蹊径,开办以聚焦地方人文历史、反映时代变迁印记为主要内容的“颍河周刊”,受众定位以兴趣型慢阅读群体为主,贯彻新闻性、厚重性、知识性、人情味和通俗化并重的编辑方针,予人以丰厚学养,给人以思想启迪,为留住乡愁记忆、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提升报纸整体阅读品位,发挥了以文化人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 地方党报;文史副刊;人文性;可读性
在快阅读时代办慢阅读版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阜阳日报》“颍河周刊”坚持以新闻视角办文史副刊,注重通俗化表达和移动端传播,吸引一大批读者和粉丝关注,成为目前安徽省16家地市级党报中唯一聚焦地方人文历史的文史类周刊。开办5年多来,“颍河周刊”以其厚重的文史内容、丰富的知识含量、新闻的表现手法、通俗的办刊风格赢得一大批受众的认同和喜爱,不少优质作品被“今日头条”等手机客户端转发,获得大量粉丝关注和点赞,成为开展热爱家乡教育、讲述阜阳悠久历史的生动读本。
一、时光可追, 开发地方文史富矿
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快阅读是主流。与此同时,兴趣型阅读、求知型阅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与新闻报道求新求快不同,文史类周刊并不追求报道内容的时效性,内容定位以新闻视角讲述地方文史故事为主,受众定位以本地文史爱好者、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为主。办刊过程中坚持文史报道的地域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确保报道素材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和可靠的历史依据。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自古以来,河流就与人类文明和区域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阜阳位于淮河中游,淮河最大支流颍河贯穿全境,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留下先民生活的足迹,历史遗存和人文资源丰富。基于此,《阜阳日报》于2014年10月创版了聚焦地方文史题材的“颍河周刊”,开办了“记忆阜阳”“古今”“颍淮文苑”等版面和栏目,紧紧围绕受众关注点,且以具备一定知识性、新闻性的题材策划报道选题,致力于增强文史报道的厚重性、新鲜感和可读性。
目前,阜阳地区保留大量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以实物形态留存至今,或成为地方历史文化名片,或被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比如,位于阜阳润河沿岸的台家寺遗址与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的出土地有何关联,遗址为何被确立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阜阳地名从何而来,地名演变中发生过哪些故事?位于阜阳中心城区的奎星楼和文峰塔作为标志性古建筑,当初建设处于什么目的,几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对于这些问题,当地市民或知之不多,或熟视无睹。鉴于其中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且富有故事性、趣味性,“颍河周刊”就此策划报道选题,编发风貌通讯,推出深度报道。围绕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编发了《青铜华章台家寺》《冬访台家寺 探访古文明》《台家寺遗址传递的神秘信息》等稿件,揭示了台家寺遗址是淮河流域商代高等级贵族聚落,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的出土地,是商代都城以外淮河流域的青铜铸造中心。围绕阜阳地名来历,以“阜阳地名来历三人谈”为题,编发了《阜阳取名与土山有关》《古阜阳以水为名》《阜阳之名 源于东汉阜阳侯国》,阐明了有关阜阳地名来历的三种说法。围绕奎星楼、文峰塔两处古建筑的來历与变迁,编发了《明清的天空下 阜阳文风不太盛》《保护明清古塔 延续颍州文明》《建于颍州城东南 祈望地方文运兴》,揭示了两座古塔兴建的历史背景、历代维修和有关战事情况。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以历史为基础,以文化为根脉。除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存外,悠久的地方文化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性。“颍河周刊”围绕阜阳敬老爱老优良传统、阜阳方言演变、阜阳移民演变、古代官员廉洁自律、官民爱护古树名木等主题,编发了《颍州善郡 尊老爱老传古今》《阜阳方言 乡音未改上千年》《阜阳移民——历史洪流一叶舟》等反映地方悠久文化传统的深度报道,一定程度上为当下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厘清了文化根脉,找到了历史源头。
二、紧跟时代 ,活化文史报道内容
文史类报道一般题材老旧,新闻性不强,内容较为枯燥。办刊过程中,必须坚持报纸是新闻纸、不是专业学术刊物的基本定位,努力淡化学究气和考证性,杜绝陈腐气息和老生常谈,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强化报道内容的新闻性、通俗性和可读性。
探访古镇名村和老街巷,反映时代变迁带来的心灵冲击,往往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深入偏远村落实地采访和寻踪访古,“颍河周刊”编发了《倪邱访古 经锄文化励后人》《诗与远方到二郎》《殿顶子 楚国旧都何处寻》《双集茶馆 品人间百味》等风貌通讯,以记者所见所闻和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有关古镇名村的地名由来、名人典故、风物遗存和当代发展特点。同样,阜城老街巷也写满了时光印记和历史故事,随着时代变迁或落魄衰败,或焕发新生,是文史报道的优质题材。“颍河周刊”编发的《顺河街 隔路花开烂漫》《状元巷 不见寻常百姓家》《仁里街 生活简单而宁静》等探访式报道,在挖掘老街巷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的同时,注重现场描写和细节刻画,赋予报道浓郁的人情味和现场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体会到时光刻刀的无情力量。比如,《玉石街——故事还在记忆中》一文,在描写阜城老北关玉石街上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时,注入了作者个人情感:“‘以前,这条街还很热闹哩,因为它比较宽敞。路两边,开的有茶馆、布店、裁缝店、剃头店啥的。这是张李氏嫁入张家后,对玉石街的生活记忆。曾经的新娘,如今已白发苍苍,一个人生活在玉石街的老房子里,又一个人坐在门口,每天从日出看到日落,看着生活在这里的老邻居或早已搬走或早已去世,看着来来往往她不认识的年轻面孔。玉石牌坊,苏公放粮,王氏行医的故事,还有这里上演的一幕幕生老病死,在街口北城小学读书的孩子们还无法完全明白,还不太懂得时间意味着什么。不过,他们却给这条日渐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当下的新闻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背景,是不少市民欲知未知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2020年7月20日,按照国家防总命令,阜南县王家坝开闸蓄洪,濛洼蓄洪区内庄台、农田、阡陌顿时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这是王家坝闸1953年建成投用以来第16次开闸蓄洪,为减轻中游防洪压力、确保淮河安澜又一次作出牺牲,彰显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王家坝精神”。“颍河周刊”迅速就此组织采访报道,及时刊发了深度报道《王家坝 千里淮河第一闸》,以记者所见所闻所感开篇:“记者在王家坝开闸前一天夜里看到,当地迅速组织库区居民携家带口连夜转移,在通往庄台的防汛路上,卡车、三轮车、电瓶车络绎不绝,村民赶着牛羊在灯光下紧急撤退,一幅幅,一幕幕,展现了濛洼人民顾全大局、自强不息的博大胸怀。”作品不仅关注当下新闻事件,而且着重介绍了王家坝闸和濛洼蓄洪区的兴建、加固、运用历史,透视了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号召后,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率专家组沿淮实地考察论证,决定在淮河上中游交汇处兴建王家坝节制闸的生动细节;报道了王家坝闸建成投用67年来,先后16次开闸蓄洪,累计蓄洪量78亿多立方米,为保护淮河中下游城市和交通干线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事实,揭示了“王家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厚重的素材、生动的故事、新闻的视角展现了千里淮河第一闸的时光厚度和精神力量。
参与主题宣传,服务中心工作,是文史周刊的重要报道题材。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报道中,“颍河周刊”开辟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忆”栏目,组织采访了一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教师、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编发了《治淮劳模李秀英》《周质胜 医者仁心终不悔》《李世忠 那年我十八岁》等稿件,以微观视角讲述他们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进步的青春岁月和难忘故事,从中透视阜阳人民投身革命事业、追求幸福生活,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精彩片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围绕新中国成立前后阜阳城解放、人民政权建立等主题,编发了地方文史专家学者撰写的《纵横驰骋 解放军三打阜阳城》《新中国建立前 阜阳境内红色政权成长史》等深度报道,揭示了阜阳解放和新政权建立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和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
地方文化名人,是大多数受众十分感兴趣的报道对象。为此,“颍河周刊”聚焦地方文学创作、非遗传承、文史研究、艺术表演等领域的名人、专家,通过上门采访、面对面对话和亲历感悟的方式,报道了一大批阜阳文化史学艺术界的精英和人才,编发了《孟影 淮河琴书说人生》《作家徐瑛 人生因梦而精彩》等人物通讯,将一批鲜活的文化人物展现在受众面前,以鲜活事例和生动典型彰显了阜阳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地方文学艺术界精英的性格特点、执着追求、事业成就和多彩人生。
三、个性表达 ,构建通俗易懂文风
文史周刊的受众群体虽然以地方文史爱好者为主,但是,在碎片化阅读快阅读时代,他们和普通读者一样,喜欢通俗易懂、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任何需要查字典、上百度才能看懂的文本都是可读性的“毒药”。基于此,“颍河周刊”在文史报道中坚持故事化表达、散文化描述的文稿处理风格,力避过多的专业术语、求证注释和枯燥叙述,通过个性化表达、形象化描述,为文史报道注入鲜活的可读性和浓郁的人情味。
在《青铜华章台家寺》一文开篇中,记者描述了探访台家寺遗址的个人感受,揭示了报道的核心新闻价值:“暮春时节,记者和阜阳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一同来到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润河北岸一块高大台地上,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和炊烟缥缈的村庄,3300多年前的台家寺遗址埋于厚土之下。沧海桑田,大地无言,没有人能抵挡时光侵蚀万物的力量。杨玉彬说,这里是淮河流域商代高等级贵族聚落,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的出土地,商代淮河流域重要的青铜铸造中心,是國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史副刊的生命力在于新鲜感、可读性和人情味,长期办刊需要破解两大制约因素:一是如何化解稿源短缺问题,二是怎样做到内容通俗易懂。由于采写难度大,成稿费时费力,文史报道主要依靠记者采写和专家撰稿两种途径解决稿源问题。记者采写的好处是,稿件的新闻性、可读性强,文本结构清晰,编辑修改较易;缺点是记者的文史专业素养、知识储备不足,实地采访、收集资料、求证核实劳神费力,成稿后往往可读性尚可,但专业性、厚重度欠缺。专家撰稿的优点是,资料占有详实,专业性、知识性强,求证严密,行文规整,不足是缺乏读者意识,文本内容枯燥,可读性较差。为此,“颍河周刊”注重发挥记者和专家两支力量的积极性,以求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保证专业性和厚重性的同时,贯彻大众化、通俗化编辑方针,致力于增强文史报道的可读性和新闻性。编发的《阜阳书法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沧海桑田 颍州西湖多变迁》等深度报道,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看点、个性化的文本风格、通俗的表现手法,提升了文史周刊的文化气质和内在魅力。
比如,7000多年前的临泉县王新庄遗址被称为皖西北原始第一村,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2019年3月记者前去探访时,王新庄遗址已变为河边一片荒废地,随手可以捡拾到残存的陶器碎片。如何报道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村落遗址?《王新庄 七千春秋可安好》一文,以散文化笔法,开篇展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7000多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一支先民沿古汝水顺流而下,来到今临泉县杨桥镇王新庄附近一处水丰草茂的台地,他们停下疲惫脚步,稍事安顿后,燃起了阜阳文明史上第一堆篝火。
随后,起土、筑室、耕种、渔猎,这支先民在古汝水河畔定居下来,开启了阜阳乃至皖北地区的文明之源。
7000多年过去了,先民们把自己的爱、亲人和生活陶片埋葬在这里,只留下无声的沃土和静静流淌的泉河。阳春三月,记者随阜阳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来到王新庄遗址,实地探访皖北原始第一村。”
这样一来,把读者拉回到先民沿河迁徙、艰辛生活的遥远年代,通过增强报道的时光厚度、现场感、人情味和可读性,让受众如身临其境,体验了一把7000年时光隧道的穿越感和厚重度。
四、移动传播,扩大优质作品影响
今天,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平台化、社交化发展趋势,加上传统报纸小众化、低效率传播的现实短板,“颍河周刊”在办好报纸的同时,积极开拓移动端传播新渠道,在今日头条上注册了“记忆阜阳”帐号,对报纸刊发的优质文史作品和风貌通讯加以精编改造,以“文稿+图片+短视频”的形式放到头条帐号上推广传播,《阜阳最古老村庄在哪里》《阜阳方言 乡音未改上千年》等优质作品获得大量粉丝点赞,引起网友热议,受众面突破了报纸发行区域限制,大幅提高了优质作品的有效阅读量和实际传播范围,增强了“颍河周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阜阳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