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2020-09-12 14:27张帅王成新王敬姚士谋张帆殷冠文许馨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年8期

张帅 王成新 王敬 姚士谋 张帆 殷冠文 许馨月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已经显现,过去以增长型城市规划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模式需要作出调整,这必然需要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城市收缩现象及其时空分异。构建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收缩度模型、主客观赋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价,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从收缩城市数量和严重程度来看,2011—2017年综合收缩城市有10个,人口收缩城市41个,经济收缩城市28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②从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特征来看,2014—2017年较2011—2014年的收缩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以东北地区为主,并开始在全国其他省区蔓延;③从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来看,不管是综合收缩城市还是人口、经济和社会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要明显少于短期收缩城市;④从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来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而且全维度收缩城市也開始逐渐增多;⑤从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来看,交通状况、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是导致城市收缩的主要因素,由此归纳出核心城市或区域吸附、资源枯竭、区划调整等几种驱动机制;⑥从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来看,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城市精明收缩、复兴导向的城镇化策略和韧性城市建设等角度来灵活应对城市收缩问题。

关键词 城市收缩;综合测度;时空分异;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0)08-0072-11 DOI:10.12062/cpre.2020041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基本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剧烈变化,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收缩迹象,这证明了中国城市化进入另一个重要阶段。尽管城市收缩是城市化阶段中的正常规律和现象,但是城市收缩往往与城市衰退、经济萎缩、建筑物空置和荒废以及城市发展受阻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城市收缩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与规划界的广泛关注。

“收缩”一词在不同领域也被广泛应用[1-4]。由于国外较早经历了城市收缩过程,因此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并且也取得了较多成果。二战后,欧洲部分地区或城市出现人口增长停滞甚至人口减少,这一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德国人口由东德向西德的迁移导致东德衰败,以及德国后工业化转型引起的城市核心区收缩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德国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提出了“收缩城市”的概念,用城市人口规模的减少作为衡量城市收缩的核心指标[5-6]。后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普遍关注城市收缩问题[7-9],在其概念内涵、驱动机制、类型特征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并对典型收缩城市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国外对城市收缩概念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常与衰退、减少、衰落等相似概念相联系,对城市收缩成因的解释主要包括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政治变革和自然灾害等[7,10]。根据城市收缩的形态可以划分为两种典型类型,即以欧洲城市为代表的“穿孔型”收缩和北美城市为代表的“圈饼型”收缩[8],其应对城市收缩的策略主要有城市“精明收缩”和复兴导向的城镇化策略等 [9,11]。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城市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中国出现城市收缩现象较西方发达国家要相对滞后,因此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对其关注较多的有城市地理、城市科学以及规划学等领域。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收缩现象与问题的阐释[12-14]、城市收缩的测度与识别研究[15-17]、人口收缩与转型发展[18-20]、“精明收缩”规划实践及实证研究[21-23]等方面。在应对策略方面,国内研究也是借鉴了国外应对收缩城市的经验和启示,主要从主动适应收缩和鼓励增长等两方面来应对[5,12]。近些年来,随着韧性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其在应对城市收缩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4]。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以人口规模的减少或者人口密度的下降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主要标志,但目前来看还不够全面,缺乏结合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判别。关于城市收缩的概念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人口规模的减少,是城市收缩的内核;广义的城市收缩是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在空间上的全面衰退,是城市收缩内涵的延伸[25]。事实上,城市人口减少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收缩,应该定义为城市人口收缩;而环境和文化也不能称为收缩,应该是环境恶化和文化的入侵或没落。城市经济收缩是指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停滞、衰退,并经历某种结构性危机的特征。城市社会收缩则指的是城市中以服务型行业为代表的服务功能的缺失,导致社会活动减少,社会发展受阻等现象。考虑到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面积较为刚性,面积减少较为罕见,大多只是增速减缓。因此本文认为城市收缩的内涵应该是以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规模的减少为主要标志,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和社会活动减少甚至萧条并存的一种城市发展特征。

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同时也是相关学者亟须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开展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将城市人口减少作为衡量城市收缩的局限,尝试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多维度视角出发构建中国城市收缩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城市收缩理论的内涵。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城市收缩相关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具体状况,运用收缩度模型、主客观赋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程度进行评价,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增添中国实证,同时也为中国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对城市收缩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选取与之对应的6项具体评价指标,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考虑到城市研究区域的一致性、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城市的市辖区作为统一尺度。其中,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三部分。城市人口收缩是城市收缩的重要标志,主要选择市辖区城区中的常住人口规模、市辖区单位从业人员数作为衡量指标,这既能够直接表征总人口的收缩情况,也包括劳动力的变化,从而间接表征城市人口的潜在收缩情况。城市经济收缩是城市收缩的重要特征,主要选取了市辖区人均GDP、市辖区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两项指标来衡量。人均GDP能够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均公共财政收入能够反映经济效益。因此,这两项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表征城市经济收缩状况。城市社会收缩同样也是城市收缩的重要特征,主要选取了市辖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项指标。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变化能够反映社会服务业发展状况。社会服务行业涉及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服务功能的大小。尽管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个经济类指标,但是它能够从侧面反映社会活动状况,代表着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度。因此,这两项指标能够表征城市社会收缩状况。

在时间跨度上,选择2011年作为研究起点,主要考虑到中国城市化率在这一年超过50%,达到51.27%,中国真正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尽管目前中国仍然以增长型城镇化战略作为顶层设计,但是部分城市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收缩现象。城市收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大多数城市的收缩并不会在短期内突然发生,需建立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来综合反映城市收缩特征,时间跨度间隔太长和太短都不合理。因此,本文建立2011—2017年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观测数据来反映中国城市收缩的整体情况。同时,为了表征中国城市收缩的变化趋势,选择2011—2014年和2014—2017年的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从而能够整体全面地反映中国城市收缩的具体状况。

具体数据来源于2011年、2014年和2017年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由于极个别城市和个别年份的数据难以获取,通过相邻年份的数据予以补齐。

1.2 研究方法与收缩度分级标准

1.2.1 收缩度模型

根据公式(1),计算各城市在2011—2017年间的人口收缩率:

Sip=(Xip2017-Xip2011)/Xip2011                                      (1)

式中,Sip表示城市i的人口收縮度;Xip2017为城市i在2017年的市辖区城区常住人口;Xip2011为城市i在2011年的市辖区城区常住人口。依据计算结果,假如城市i的人口收缩度Sip小于0,则表明该城市为人口收缩城市,否则,其为人口不变或者增长型城市。另外经济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收缩度的计算过程与人口收缩城市相同,且不同年份,即2011—2014年和2014—2017年收缩度的计算过程也与人口收缩城市相同。

1.2.2 主客观赋权法

本文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权重的赋值[24,26]。由于层次分析法是比较简单且成熟的赋权方法,这里不再赘述,仅简单介绍熵值法的计算步骤。

熵值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m个样本,X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

第二步,数据标准化处理。消除原始数据量纲的影响,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

第三步,求权重。

Wj=Dj/∑mj=1Dj (1≤j≤m)   (2)

其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Dj为第j项指标的效用值;D为1与第j项指标的熵值之差。

1.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将中国城市收缩准则层中各指标的标准化值与其权重相乘再求和,得到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进而加权求和得到中国城市综合收缩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USc=∑ni=1ri  Wi   (3)

式中,USc表示中国城市收缩准则层测度指数,Wi表示指标的权重,n表示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数,ri表示指标的量化指标值。

US=∑mj=1(USc )j Wj (4)

式中,US表示中国城市收缩测度指数;(US)j表示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测度指数,m表示准则层的个数;Wj表示准则层要素的权重。

1.2.4 收缩度水平分级标准

为客观合理地描述中国城市收缩的严重程度,需要对城市收缩度进行标准分级,在此参考了有关城市收缩度的分级研究[27-29],将城市收缩度按收缩指数(S)分为5级,依次为重度收缩( S<-0.3)、中度收缩( -0.3≤S<-0.1)、轻度收缩(-0.1≤S<-0.05)、轻微收缩(-0.05≤S<0)和不收缩或增长(0≤S)。

2 结果分析

2.1 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分级统计

首先运用AHP-熵值法计算得到中国城市收缩准则层和具体指标因子的权重(见表1)。其中,准则层的权重是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咨询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等方式确定,而指标层的权重则通过熵值法计算获得。中国城市收缩准则层中,城市人口收缩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5;其次是城市经济收缩,其权重为0.3,而城市社会收缩的权重系数最小,为0.2。在指标层中,不同指标的权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后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城市收缩及构成城市收缩的三个维度,即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分别进行测度,并对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数量分级统计分析(见表2、表3、表4)。

从表2来看,2011—2017年综合收缩城市有10个,占全部城市的3.47%。其中,鞍山市、丹东市处于中度收缩状态;本溪市、抚顺市和铁岭市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辽阳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和七台河市处于轻微收缩状态。从人口收缩城市来看,一共有41个,占全部城市的14.24%。其中重度收缩的城市有1个,为拉萨市;中度收缩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吕梁市、鞍山市、本溪市和丹东市等城市;轻度收缩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包头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等城市;其余为轻微收缩城市,有15个。经济收缩城市有28个,占全部城市的9.72%。其中,中度收缩城市和轻度收缩城市占大多数,分别为10个和9个,超过三分之二;而重度收缩城市和轻微收缩城市分别为4个和5个,其中保定市、鞍山市、丹东市和铁岭市属于重度收缩城市。社会收缩城市只有3个,占全部城市的1.04%,分别为丹东市、齐齐哈尔市和铜川市,且收缩程度较为严重。总体来看,人口收缩城市的数量最多,其次为经济收缩城市,而社会收缩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

从表3和表4来看,2011—2014年综合收缩城市仅有5个,而2014—2017年综合收缩城市达到48个,占全部城市的比例由1.74%上升到16.67%;2011—2014年这5个城市全部为轻微收缩城市,而2014—2017年出现了中度收缩城市和轻度收缩城市,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综合收缩城市在数量和严重程度上均呈上升趋势。从人口收缩城市来看,2014—2017年较2011—2014年,数量上由66个增加到106个,增加了40个。从不同程度收缩城市所占比重来看,除了轻微收缩城市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从经济收缩城市来看,2014—2017较2011—2014年增加55个,是不同维度收缩城市数量增加最多的,而中度和轻度收缩城市所占比重和增加数量最多。从社会收缩城市来看,2014—1017年较2011—2014年在数量上由3个增加到14个;严重程度上,2011—2014年的3个收缩城市均为轻微收缩,而2014—2017年,有2个轻微收缩城市,重度收缩城市有3个,而中度收缩城市和轻度收缩城市分别为7个和2个。总体上来看,人口收缩城市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经济收缩城市,而社会收缩城市和综合收缩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从收缩程度来看,基本上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通过对2011—2017年、2011—2014年和2014—2017年这三个时间段中国综合收缩城市以及人口、经济和社会收缩城市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分级統计可以发现,从数量上来看,人口收缩和经济收缩城市的数量较多,综合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的数量较少;从严重程度上来看,综合收缩城市以轻微收缩和轻度收缩为主,而人口收缩城市、经济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的收缩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2.2 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

从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来看(见图1)。2011—2014年,中国的收缩城市有5个,全部为轻微收缩城市,且均分布在东北地区;2014—2017年,中国收缩城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高达48个,其中东北地区有22个,全国其他省份也开始出现收缩迹象,从严重程度来看,东北地区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总体上来看,我国收缩城市数量上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且收缩程度逐渐严重。尽管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但在山西、内蒙古、安徽和四川等省份也开始出现收缩城市;我国主要的城市群地区和除辽宁以外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收缩的现象并不明显。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级城市还是以增长型为主,收缩现象已然开始呈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收缩状态。

从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的时空分异来看(见图2)。2011—2017年中国的人口收缩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同时在山西、内蒙古、湖南和安徽等省份也均有分布,而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几乎没有出现,说明中国部分城市人口的收缩现象已经开始凸显,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通过2014—2017年和2011—2014年人口收缩城市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人口收缩城市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东北、中部、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总体上来看,我国人口收缩城市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东北地区以及甘肃、宁夏和四川等省区较为明显。 从中国城市经济收缩的空间分异来看(见图3)。2011—2017年中国的经济收缩城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而且北方地区经济收缩城市的数量明显多于南方地区,收缩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发展动力的不同造成的。2011—2014年,中国经济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南北方的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北方城市的收缩程度较南方城市严重。2014—2017年,中国的经济收缩城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北方的经济收缩城市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南方城市,严重程度上也明显高于南方城市。但是无论是从哪一个时间段来看,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几乎没有出现经济收缩现象,而且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城市也较少出现收缩现象。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收缩数量较多和收缩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主要集中我国东北地区;而且大的城市群周边的城市也开始呈现出经济收缩现象。

从中国城市社会收缩的空间分异来看(见图4)。2011—2017年中国的社会收缩城市有3个,分别位于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全部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且全部为重度收缩城市,这说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社会收缩现象较为严重。2011—2014年,中国社会收缩城市有3个,分别位于山西省、黑龙江省和安徽省,且全部为轻微收缩城市。2014—2017年,中国社会收缩城市数量开始增多,达到14个,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在湖北、湖南和西藏也均有分布。总体上来看,我国社会收缩城市数量上明显增加,分布范围上也呈现扩张的趋势,且收缩程度由轻微收缩到中度收缩甚至重度收缩。

综合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为集中的地区,收缩城市的数量较多且程度较为严重。随着时间的变化,无论综合收缩城市还是人口收缩城市、经济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且严重程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同时还可以发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收缩城市数量较少,且收缩程度也较轻微。

2.3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为了进一步识别城市的长期收缩与短期收缩,借鉴相关分级标准,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划分[6,20,31]。将2011—2014年和2014—2017年这两个时间段均出现收缩的城市定义为长期收缩城市,而其中有一个时间段出现收缩,且2011—2017年这个时间段也出现收缩的城市定义为短期收缩城市。

从综合收缩城市来看,长期收缩城市有3个,分别为丹东市、铁岭市和鸡西市;而短期收缩城市有7个,分别为鞍山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和七台河市。不管是长期收缩城市还是短期收缩城市,均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从人口收缩城市来看,长期收缩城市有11个,其中有8个位于东北地区;短期收缩城市有30个,其中有一半分布在东北地区。从经济收缩城市来看,长期收缩城市有3个,分别为丹东市、铁岭市和郴州市;而短期收缩城市有25个,其中有14个位于东北地区。从社会收缩城市来看,没有长期收缩城市,而短期收缩城市只有3个,分别为丹东市、齐齐哈尔市和铜川市。从城市的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来看,短期收缩城市要远多于长期收缩城市,而不管是综合收缩城市还是人口收缩城市、经济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东北三省成为其主要分布地区。

2.4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

从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来看(见表5)。2011—2017年只有丹东市一个全维度收缩城市,双维度收缩城市只有10个,都属于人口-经济收缩型,他们均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通过比较2014—2017年和2011—2014年的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收缩城市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出现了全维度收缩城市,双维度收缩城市中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依然占据主体,其次是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在空间分布上,不管是全维度收缩城市还是双维度收缩城市较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且在其他省区也有零星分布。由于东北地区大部分城市依靠资源起家,随着资源的枯竭,相关产业出现衰退,经济发展受阻,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因此东北地区成为收缩城市分布较为集中且严重的地区。

3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与对策建议

3.1 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

中国部分城市出现收缩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与国外也不同。如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影响人口规模的变化,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会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科技创新水平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导致工资水平更高,医疗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等改善,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会吸引大量人员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入。因此,选择人口增长、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科技创新、生活水平、医疗条件这7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率(X1)反映人口增长,第三产业占比变化率(X2)反映产业结构,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变化率(X3)反映交通状况,建成区绿化覆盖变化率(X4)反映环境质量,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变化率(X5)反映科技创新,职工平均工资变化率(X6)反映生活水平,医生数变化率(X7)反映医疗条件。2011—2017年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指数作为特征序列(X0),其余7项指标作为因素序列,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对其进行处理。其中,数据序列转换方式为标准化,并令Δmin=0,分别率δ=0.5,运行软件得到7个影响因素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见表6)。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交通状况、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方便了人员的频繁流动;随着物质水平的极大丰富,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已不仅仅为了高收入,而开始倾向于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对城市人口增长与收缩依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将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推进,将会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都会促进城市扩张。反之,由于交通拥堵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城市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科技创新水平较低,难以带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引发城市的收缩现象,同时伴随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又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的收缩。

结合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核心扩张-周边收缩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大城市群逐渐成为进入世界的枢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不断壮大。由于这些较为发达的城市群和核心城市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环境治理能力较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因此会吸引周边城市的各种要素流逐渐汇集到这些核心城市和区域,导致城市群边缘城市出现收缩现象。比如,西南地区随着重庆和成都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得到快速发展,而周边的广安、广元、自贡和内江等城市开始出现收缩现象。而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主导未来城市的发展,位于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边缘城市将会进一步出现收缩,未来中国还将会有大量城市出现收缩,中国的城市收缩格局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来看这种核心城市或区域的吸附作用是中国城市收缩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国外城市收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去工业化、人口老龄化、政治变革,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自身发展阶段导致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这也是中外城市收缩驱动机制的最大不同。二是资源枯竭收缩型。我国的城市收缩是以工矿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导致收缩的现象最为常见。由于这类城市的资源面临枯竭,从而引发相关产业收缩;由于创新和转型能力不足,而其他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同时也缺乏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而且由于长期发展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很难吸引大量人才集聚。这类以资源起家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鞍山、铜川和内江等城市。事实也表明,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黑河和绥化在2015—2017年流失的人口数分别达到了13万人、8.5万人和13.2万人,3年间人口流失率分别为2.44%、4.99%和1.50%。东北地区的城市收缩较为严重。三是区划调整收缩型。比如某些城市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导致发展的重视程度受到影响,出现收缩现象。四是其他因素收縮型,如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变等。区域差异导致的收缩现象依然显著,从我国的四大经济板块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几乎成为人口净流入地;东北地区随着经济的下滑,人口大量流出;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初现成效,中西部的核心城市成为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但总体来看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依然较多。再比如外部经济危机对外向型城市造成巨大冲击而导致的收缩,如2008年经济危机对东莞的影响而引起城市短期收缩;新城新区的建设会导致老城出现收缩;乡镇的合并会导致被撤销的乡镇出现收缩现象等等。有些城市出现收缩问题是由一种驱动机制主导的,而有些城市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的。

3.2 应对城市收缩的对策建议

在应对城市收缩问题时,总的原则是根据城市所面临的具体状况,即城市所处的外部环境与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城市所属的类型、规模和功能定位,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城制宜的原则,在提升城市韧性度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城市收缩应对策略。

一是城市精明收缩。城市收缩现象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问题,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难以避免。中国在应对城市收缩问题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对于部分收缩城市应该合理选择精明收缩,防止城市衰退。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而言,制定收缩型城市规划策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避免城市盲目扩张;同时可以利用废弃工厂或楼房,建设休闲娱乐广场、养老院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30],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助于收缩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比如,部分人口收缩城市应当顺应收缩趋势,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机器替代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复兴导向的城市化策略。城市出现收缩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城市的产业衰退引起的,这里的城市收缩和城市衰退较为相似。因此,要结合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对于适合大力发展的城市制定增长型城市发展战略。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会由与资源相关的产业发展受阻导致经济出现收缩,进而引发人口收缩和社会收缩。尽管资源枯竭会限制城市依赖资源发展,但是可以通过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弥补这些不足;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入新兴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不适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传统产业,并加快城市的新旧动能转换,振兴城市发展,通过经济的转型发展形成强大的势能,以吸引人才回流,从而促进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使城市变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三是韧性城市的规划建设。韧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城市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各种危机与挑战的能力[32-33]。比如,对于城市群周边城市出现的收缩问题,要根据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在城市群发育初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通过吸附周边要素资源大力发展是主要趋势,而周边城市由于不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而出现收缩往往是必然现象。周边城市完全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城市提供休闲娱乐设施,并为城市群的主要城市提供生态服务功能;而随着城市群的壮大,又会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城市的发展,此时周边城市又要顺应发展的潮流转型发展。城市的收缩与增长往往具有交替性,灵活应对,提升城市的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出现收缩现象或多或少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城市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提升城市的韧性能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收缩带来的影响[34-35]。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日益严重且存在类型差异。2011—2017年中国综合收缩城市数量仅有10个,2011—2014年和2014—2017年中国综合收缩城市数量分别是5个和48个。从类型上看,人口收缩城市和经济收缩城市较多,社会收缩城市较少。从收缩的严重程度来看,人口收缩城市以轻微收缩为主,而经济收缩城市和社会收缩城市在不同的时间段收缩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2)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明显。综合收缩城市和人口、经济、社会收缩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其他省份分布较少,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收缩城市数量增长以及收缩严重程度加深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及大的城市群地区的收缩城市数量较少,且收缩程度也较轻微。

(3)城市收缩的类型逐步多元化。从城市的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来看,短期收缩城市数量要明显多于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上以东北地区为主。从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来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的数量最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维度收缩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全维度收缩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城市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同时在其他省区也开始出现零星分布。

(4)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有自身特色。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是多元化的,既有全球化和去工业化以及对外贸易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自身发展阶段以及所面临的自然本底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城市类型和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区别对待不同城市的收缩问题,因地制宜、因城制宜,从城市精明收缩、加强复兴导向的城市化策略以及韧性城市建设等角度,制定差异化的城市收缩应对策略。

4.2 讨论

本文尝试界定了城市收缩的概念,并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多维视角研究城市收缩问题,对其时空分异特征、驱动机制和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丰富城市收缩的理论内涵。

但是,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城市收缩概念、指标体系、收缩理论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找到一个大家认可的标准。其次,目前的研究尺度只到地级市层面,下一步应该开展更小尺度(县级城市)层面的分析。因此,后续研究一方面要继续深入研究城市收缩的概念与内涵,积极参与交流形成共识,同时汲取多学科理论优势指导城市收缩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将研究尺度缩小到县、区尺度甚至鄉、镇和街道尺度,能够从更加微观的视角揭示城市收缩现象与规律,以期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建议。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

[1]赵永革.论通货收缩形势下的城镇化发展速度[J].城市规划,1999(12):20-23,60.

[2]张明鑫,葛淼.区域地理环境对中国男性青年收缩压参考值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11):1404-1409.

[3]王会昌.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J].地理研究,1983(3):8-18.

[4]王学,李秀彬,辛良杰.河北平原冬小麦播种面积收缩及由此节省的水资源量估算[J].地理学报,2013,68(5):694-707.

[5]李郇,吴康,龙瀛,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J].地理研究,2017,36(10):1997-2016.

[6]刘贵文,谢芳芸,洪竞科,等.基于人口经济数据分析我国城市收缩现状[J].经济地理,2019,39(7):50-57.

[7]HAASE A, RINK D, GROSSMANN K, et al. Conceptualizing urban shrinkage[J].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2014, 46(7):1519-1534.

[8]WIECHMANN T, PALLAGST K M. Urban shrinkage in Germany and the USA: a comparison of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and local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2012, 36(2):261-280.

[9]HOLLANDER J B, NMETH J. The bounds of smart decline: a foundational theory for planning shrinking cities[J]. Housing policy debate, 2011, 21(3):349-367.

[10]MARTINEZ-FERNANDEZ C, AUDIRAC I, FOL S, et al. Shrinking cities: urban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2012, 36(2):213-225.

[11]HOSPERS G. Policy responses to urban shrinkage: from growth thinking to civic engagement[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4, 22(7):1507-1523.

[12]马佐澎,李诚固,张婧,等.发达国家城市收缩现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6,31(2):13-17.

[13]吴康,孙东琪.城市收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7,37(11):59-67.

[14]杨振山,孙艺芸.城市收缩现象、过程与问题[J].人文地理,2015,30(4):6-10.

[15]张伟,单芬芬,郑财贵,等.我国城市收缩的多维度识别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3):32-40.

[16]孟祥凤,王冬艳,李红.老工业城市收缩与城市紧凑相关性研究——以吉林四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4):67-74.

[17]杜志威,李郇.珠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发展的增长与收缩新现象[J].地理学报,2017,72(10):1800-1811.

[18]龙瀛,吴康.中国城市化的几个现实问题:空间扩张、人口收缩、低密度人类活动与城市范围界定[J].城市规划学刊,2016(2):72-77.

[19]杜志威,李郇.基于人口变化的东莞城镇增长与收缩特征和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11):1837-1846.

[20]赵家辉,李诚固,马佐澎,等.城市精明收缩与我国老工业基地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135-138,152.

[21]何鹤鸣,张京祥,耿磊.调整型“穿孔”:开发区转型中的局部收缩——基于常州高新区黄河路两侧地区的实证[J].城市规划,2018,42(5):47-55.

[22]王超深,陈坚,靳來勇.“收缩型规划”背景下的城市交通规划策略探析——基于情景分析及动态规划理念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8):88-94.

[23]王超深,陈坚.“收缩型规划”的致因及路径突围——基于利益相关方的理论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8):8-13.

[24]张帅,王成新,李博.东北三省城市经济弹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9,34(4):73-80.

[25]徐博,庞德良.增长与衰退: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4(4):5-13.

[26]程静静,胡善风,张圆刚,等.基于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2):1885-1893.

[27]刘合林.收缩城市量化计算方法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6(2):17-22.

[28]杨琳,何邕健.吉林省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3):21-27.

[29]刘春阳,杨培峰.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3):64-71.

[30]赵林,吴殿廷,王志慧,等.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8,38(11):39-49.

[31]刘振,齐宏纲,戚伟,等.1990—2010年中国人口收缩区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变——基于不同测度指标的分析[J].地理科学,2019,39(10):1525-1536.

[32]李博,张帅,王艺.辽宁省城市弹性及其空间分异测度[J].城市问题,2018(8):40-47.

[33]郑艳,翟建青,武占云,等.基于适应性周期的韧性城市分类评价——以我国海绵城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3):31-38.

[34]徐超,代合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演变与空间差异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1):105-111.

[35]张林,张军龙,刘凯,等.环境约束下山东省城镇化效率及影响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3):295-304.

[36]刘振,戚伟,齐宏纲,等.1990—2015年中国县市尺度人口收缩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39(7):1565-1579.

[37]朱金,李强,王璐妍.从被动衰退到精明收縮——论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收缩型规划”转型趋势及路径[J].城市规划,2019,43(3):34-40,49.

[38]吴浩,王秀,周宏浩,等.东北三省资源型收缩城市经济效率与生计脆弱性的时空分异与协调演化 特征[J].地理科学,2019,39(12):1962-1971.

[39]陈肖飞,郜瑞瑞,韩腾腾,等.人口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6):37-46.

[40]杨青,蔡银莺.湖北省人口收缩城市的空间格局与类型识别[J].城市问题,2020(2):58-65.

[41]张明斗,肖航.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特征与作用机理[J].城市问题,2020(1):33-42.

[42]李华香.世界城市建设的比较与反思——基于北京与上海的创新能力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1):115-123.

On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urban shrink in China and it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ZHANG Shuai1,2,3 WANG Cheng-xin1,2 WANG Jing1,2 YAO Shi-mou4 ZHANG Fan3 YIN Guan-wen1,2 XU Xin-yue1,2

(1.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8,China;2. ‘Human-Land Coordin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8,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4.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oexistence of urban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has emerged, and the strategic mode of growth-oriented urban planning as a top-level design in the past needs to be adjuste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reveal the phenomenon of urban shrinkage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urban shrinkage in China was constructed. This study used the shrinkage model,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and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shrinkage in 288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r above in China.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the DPS software explore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shrinkage,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From the number and severity of the shrinking cities, there were 10 comprehensively shrinking cities, 41 population-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28 econom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and 3 societ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from 2011 to 2017,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hrinking cities show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everity. ②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shrinkage, the number of shrinking cities from 2014 to 2017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2011—2014 perio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began to spread in other provinc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country. ③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term contraction and short-term contraction, whether they were  comprehensively shrinking cities or population, economy or societ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they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the number of long-term shrinking citie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short-term ones. ④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hrinking citi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cities with population and econom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a small number of population and societ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and no economy and society-related shrinking cities, and the number of full-dimensional shrinking cities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 ⑤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urban shrinkage, traffic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quality, population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led to urban shrinkage. This study further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s of core city or region adsorption, resource exhaustion, and regional adjustment. ⑥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ping strategies for urban shrinkage, the problems of urban shrinkage should be flexibly dealt with according to smart urban contraction, revival-oriented urbanization, and resilient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shrinkag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driving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20-03-10 修回日期:2020-05-02

作者简介:张帅,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zhangs_sdnu@163.com。

通信作者:王成新,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E-mail:404122665@qq.com。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评价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9CDNJ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生产视角下‘鬼城的形成机制及其持续性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批准号:417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