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萍 李作明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耕地面积10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朝天椒、红薯等作物。今年全县麦播面积98万亩,主导品种主要有百农207、周麦32、众麦1号等。由于夏粮生产具有播种基础好、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品种搭配合理、土壤墒情适宜期长等特点,再次取得丰收。经田间调查,今年小麦成产三要素亩穗数42.2万,与去年亩穗数42.2万穗持平;穗粒数35粒,较去年穗粒数35.1减少0.1粒,千粒重43克,較去年42.8克增加0.2克。综合分析,今年平均单产539.8公斤/亩,较2019年平均亩产538.7公斤增加1.1公斤,增幅0.2%。近期以来,全县抢抓晴好天气,科学调配收割机械和人力投入,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实现了夏粮由“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在完成夏收的同时,全力抓好夏种及夏管质量,是夺取秋作物增产的基本保障。现将今年“夏种”和“夏管”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抢种意识,落实“夏种”关键技术
今年入夏以来,柘城县天气干旱少雨,土壤墒情较差,给秋季作物种植造成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河南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气象干旱。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抗旱抢种已刻不容缓。我们要树立抗旱抢种意识,不等不靠,及时造墒播种,力争达到秋作物苗全、苗齐。播种技术要落实以下几点:
一是选用良种。重点推广熟期适宜、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秋作物品种。夏玉米可选用裕丰303、农大372、登海605、玉农76等品种;大豆以中黄301、商豆1310等为主;红薯以商薯19、龙薯9号等为主。
二是抢时播种或移栽。夏玉米、夏大豆播种以及夏红薯、麦茬椒移栽要力争在6月15日前完成,以延长有效生长期,充分利用肥、水、光和热资源,确保高产、稳产、优质。夏玉米、夏大豆要严把播种质量关,大力推广种肥异位同播技术,做到一播全苗。
三是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秋作物增产丰收的有效技术措施。要继续推广增密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潜力。夏玉米高产耐密型品种为4000~4500株/亩,稀植大穗型为3500株/亩左右。夏大豆一般留苗每亩1.2~1.5万株;夏红薯每亩4000~4500株。
四是科学施肥。通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科学控制施肥量、改进施肥方式等化肥减量增效措施,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在化肥施用总量控制指标内,酌量减施氮肥,稳定磷、钾肥用量,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补施。根据需肥规律,夏玉米一般亩施配方肥30~40公斤,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种肥异位同播,注意要做到肥、种分离,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夏红薯一般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做底肥。夏大豆施肥一般采用追肥方式进行。
二、提高“夏管”质量,切实奠定丰收基础
秋作物要因地制宜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强化病虫防控,夯实夏秋农业生产丰收基础。
一要及时补种或补栽。要立足“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及时查苗定苗,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时补种或补栽,确保适宜的种植密度,努力实现保全苗、争壮苗。
二是加强病虫防控。秋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要认真搞好田间调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遵照早防、早治的原则,选用对路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虫口夺效益。玉米苗期重点抓好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蓟马、粘虫等害虫及杂草防治,大喇叭口期提倡用喷雾法防治玉米螟,中后期注意防治叶斑病、锈病、粘虫等病虫。特别要密切关注草地贪夜蛾虫情动向,一旦发现入侵危害,迅速进行扑杀,确保夏玉米等秋粮生产的安全。辣椒病虫害要重点搞好病毒病、疫病防治,同时做好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害虫防治,切断传毒媒介。
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当前河南省春辣椒已进入开花初期,大蒜茬、油菜茬返苗期已过。在田间管理上要结合辣椒长势,科学运筹肥水。对长势较差的地块,可结合浇水施入提苗肥,促进苗情转化,争取早封垄,搭好丰产架子。对长势正常的春辣椒,待椒果坐稳后结合浇水施入高钾型复合肥,以利椒果膨大和着色。对麦茬辣椒,做到小水勤浇,保证移栽成活,返苗期过后,根据长势追施提苗肥。
大豆结合中耕亩施磷铵15公斤,花期喷施硼、铜等微肥,遇旱酌情浇水,避免出现旺长。
红薯苗期出现干旱要采取喷灌或滴管的方式进行浇水,不能漫灌,避免造成垄土紧实,薯块商品性变差。
夏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除浇好拔节水外,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应加强水分供给,防止“卡脖旱”;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到玉米大喇叭口期再亩追尿素10~15公斤。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至灌浆期后,必须保持地表湿润,遇旱及时浇水,以增加玉米灌浆强度,提高粒重。
以上是关于今年“三夏”生产的技术意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升秋作物生产能力,努力夺取全年粮食及其他秋作物丰产丰收。
(作者单位:476200河南省柘城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