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南疆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0-09-12 14:07周丽容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7期
关键词:结铃机采行距

周丽容

棉花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作物,目前全世界有79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棉花。我国棉花发展速度最快,常年种植面积为533万hm2左右。我国虽然是棉花生产大国,但是棉花机械化生产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的棉花生产方式落后、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并且由于棉花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比较效益低下,我国农民植棉积极性不断降低,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0 年,国发〔2010〕22 号《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棉花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提出“在新疆棉区大幅提高棉花机收水平”的发展重点。目前南疆机采的机采棉品种良莠不齐,生产上机采棉种植模式也在探索中。经过新疆兵团多年实践,以一膜六行(66+10cm)宽窄行的采棉机种植模式,突出新疆棉花“矮、密、早”的特点,在“高产”和“抗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机采棉采收的总体品质普遍不高,66cm +10cm行距配置存在窄行中间中下部叶片脱叶效果差和采棉机采收时棉花下部采净率低的缺点。本试验通过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为南疆机采棉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9年4月-10月在新疆阿克蘇市阿拉尔垦区十六团六连红11#地(麦场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稀少,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光照条件良好,无霜期平均215 d,4-10月平均气温19.9 ℃,6-8月平均气温为23.8 ℃,≥10 ℃的有效积温4124 ℃。

2、试验方案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2种种植模式,分别为一膜四行与一膜六行。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65号。小区长290m,宽2.3m,面积667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6个小区,试验占地面积4002m2。4月5日机械播种,生育期内滴管施肥6次,其余农事操作随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机采棉农艺性状的影响

如表1可知,不同处理中株高、主茎叶片数及有效果枝台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始节高度与果枝台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间,一膜四行与一膜六行相比,株高增加了8.97 %;主茎叶片数增加了10.12 %;始节高度增加了5.61 %;有效果枝台数所占比例提高了10.85 %。

2、不同处理对机采棉蕾铃动态变化的影响

如图1、2所示,不同处理中现蕾数变化与成铃数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间,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现蕾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在盛蕾期增加速率最大;成铃数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趋势,在盛铃初期增加速率显著。现蕾数在初花期达到峰值,且一膜四行较一膜四行现蕾数增加了19.04 %;成铃数在盛铃中后期达到最值并趋于稳定,且一膜四行较一膜四行成铃数提高了23.63 %。

3、不同处理对机采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如表2可知,不同处理中收获株数、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存在显著性差异,衣分、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间,虽然收获株数差异较大,但棉花产量却差异不显著,说明降低了密度,但提高了单株生长优势。一膜四行与一膜六行相比,收获株数降低了29.27 %;单株结铃数增加了23.66 %;单铃重增加了6.58 %;籽棉产量与皮面产量仅相差0.81%和0.08%。

4、不同处理对机采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不同处理中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一膜四行较一膜六行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纤维长度增加了0.66 %;纤维整齐度增加了0.46 %;断裂比强度提高了0.29 %;马克隆值也相应有所提升。

三、讨论与结论

通过调整行距可以将种植密度与新的种植方式相结合,为棉花群体提供个一个有利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结果表明,行距变化对棉花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有影响。平均行距增大,群体密度变小,棉花的株高与单株结铃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株高和单株结铃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行距减小,果枝始节高度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会不利于棉花机械采收,冠层间相互遮蔽情况严重。

因此,在南疆机采棉推广过程中,一膜四行可以充分发挥单株优势,有助于获得较高产量且品质合格的棉花,进而增加棉花实际生产效益。

(作者单位:843018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结铃机采行距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