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桂彩丽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她的自勉。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桂彩丽在基层学校从教12年,在教研部门工作19年。如今,作为专职研训教师,她把“一线授课教师需要对一个班的孩子负责,教科研中心的教师要对全区的孩子负责”这句话,当成了自己践行教育理念的座右铭。
延庆地处北京远郊,教育基础较薄弱。“多帮一名学生考上一所理想学校,就多一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桂彩丽怀着这个朴素的观念,和学术团队打起教学“组合拳”,一打就是19年。
“近年来,延庆区在保证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凭借提升师生语文素养,完成了延庆学子因为语文学科,实现到心仪的大学、专业继续学习的梦想。”2010年,延庆一中郭校烨因语文高考141分,名列北京市语文单科第三名,被他最理想的学校录取;2013年,延庆高考文科平均分整体超北京市3.88分,让当年的众多学子畅快地圆了大学梦;2016、2019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仅2019年,就成功助力延庆五名学子问鼎清华北大,“这在北京远郊是开天辟地的,这就是答给父老乡亲最好的‘答卷’。”桂彩丽的语气中充满自豪,“特别是今年高考,成绩更加喜人。”
面对累累的硕果,桂彩丽感慨,“10多年前,那时延庆区一直用城区学校的高考模拟题,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本地学生的实际需求。”她认为,本土化、定制化的模拟题命制更适合当地孩子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庆幸的是,她的这个想法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2002年,延庆开始第一次自主命制高考模拟题。两年后,桂彩丽和她的高中语文团队全面负责命制语文模拟试题工作。“自主命制模拟题以后,我和团队把在长期集中阅卷、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反映在试卷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了一些文体,比如2005年我们就出试卷单考议论文。”桂彩丽兴奋地说。细心钻研、耐心琢磨取得到了成效。当年,北京高考作文真就考的议论文,延庆的语文高考成绩一下子就超过了全市平均分,这在延庆还是首次。
“要对得起‘研训员’这个称号,担当起这个责任,”桂彩丽表示。31年的教学、教研实践证明,善于示范、善于研究、善于固化成果,在于有“三支笔”支撑着她不断成长。“第一支笔是粉笔,走进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第二支笔是黑笔,课前、课中与课后内省反思、著书立说,追求大家之梦;第三支笔是红笔,从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入手,研讨、指导与协作以提升延庆高中语文的学术质量水平。”这是她提高教学水平的不二法门。
“桂老师,有个事儿想麻烦您……”一天中午,桂彩丽接到了延庆一中高三语文教师高建春的电话。
原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假期延长了,可初高三毕业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一点儿都不容耽搁。高建春为了给学生准备网上复习备考的资料,需要录制一节专题复习课,这节课录制成功后将要在网上与高三学生见面。为了保证这节复习课的高效优质,她想请经验丰富的桂彩丽来现场帮忙指导录课。桂彩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偌大的教室里,高建春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桂彩丽不停地用手中的笔记录着,并在教案上进行标注,精确到每一句话。研讨、修改,再研讨、再修改,“高考语用·病句辨析与修改”这节复习课如期在网上与孩子们见面了。
虽然已是专职研训员,除了指导其他老师上课,桂彩丽还要践行自己“时时进课堂”的理念。疫情之下,她带领区教科研中心高一语文团队教师们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区高一年级“复习课微视频”录制工作,还带领“桂彩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完成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公益学习平台”派发的多个紧急任务。
同时,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为全国初中语文教材做学习任务设计46节次,分两次完成了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确保了语文网络复习资源的及时供给,尤其满足了疫情严重地区师生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渴求。宝贵的语文复习备考知识如涓涓细流汇入了每位高三学生的心田,像一股春风化解了疫情之下学生心中的焦躁和不安。“课堂实践是教研理论的落脚点,只有经得起检验的教研理论才有使用和推广价值。”桂彩丽说道。
近年来,桂彩丽连续受聘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担任区级、市级、部级“优课”评审专家,评课213节,为全国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典范课例。而在日常工作中,从2010年以来,桂彩丽先后为基层学校(湖北、四川、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贵州、山西等三十个市、县,北京郊区)举办初高中辅导讲座40余场,深入课堂亲自讲授示范交流研究课100余节。
“作为教研员,培养一线优秀语文教师,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桂彩丽说,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带领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赛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
2005年,延庆五中教师黄川惠到黑龙江省尚志市参加全国作文现场观摩课大赛。桂彩丽在帮助黄川惠选题、定位时想了三四种角度和方法,最终将课题选在了“什么是民族尊严”上,事例文本就选用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果然,选题引起很大反响,黄川惠最终获得一等奖。
此外,她指导大兴区第五中学郑小敬老师课例研究《高效读报》,该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指导赵雪莲的“诗歌吟诵”示范课上到了陕西、山东、河南、海南……同时,“桂彩丽名师工作室”“桂彩丽特级教师工作室”“桂彩丽创新工作室”为本区域和全国教学搭建了广阔的学术平台。11名一线教师参加北京市高中语文设计大赛并荣获北京市一等奖;6名教师参加教育部规划课题示范课备课,备课成果成为全国级课题的示范课得到推广;9人近五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桂彩丽辛勤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曾被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授予了“伯乐”奖。
“教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需要拥有一片鲜活而常新的浩瀚海洋。教师要想很好地履职,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桂彩丽看来,语文教学教研需要广学博识,不仅要知悉专业知识,还要成为一名既知科技又懂历史的“杂家”。因此,她推崇坐标系式的阅读方式,所看的书籍也是“五花八门”。
在3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桂彩丽编纂无数教材教参,且广受欢迎。她担任北京市地方教材《高效阅读》(上下卷)副主编,执笔《高效阅读》教材(下卷),担任《高效阅读 高效精读通用教程》(初中卷)、《高效阅读 高效速读通用教程》(高中卷)编委,该教材作为抢手教材,惠及全国百万师生;她担任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四《教师教学用书》编委,为一线师生提供优质且适用的课程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参与撰稿、修订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一年级到九年级共18册,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滋养到师生心灵深处。
知识改变命运。那些用过桂彩丽选编读本的学生们,很多已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他们走出了延庆,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而这也是桂彩丽不断前进的动力,她的步履愈发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