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探讨

2020-09-10 04:55张嵩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张嵩

摘 要:亭制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的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该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制度早已随着秦汉朝代的衰亡而消失,但不管是在东晋时期的著名小说《搜神记》当中,还是其他近年来陆续出土的史料当中,我们都能够发现这一“亭制”的踪迹。因此,本文着力于从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历史资料为出发点,对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变迁作出深刻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以此来为我国相关的史学研究贡献自身的力量。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亭制;亭怪故事;亭侯;搜神记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71-03

亭制是在秦汉时期出现并广为流行的一种政治制度。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国内的学者还是国外的学者,所热衷于研究的关于亭制的相关内容,一直都是以秦汉两朝为中心展开的。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亭制仅仅延伸到了三国时期,其后这一制度就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消亡了。但同时也有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制度一直延伸到了魏晋南北朝甚至是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而亭怪故事,就是反映这一时期的亭制变化的重要内容,且此类故事多见于《搜神记》这部著作当中。因此,笔者综合这部著作当中提到的与亭制相关的内容,并结合近年来得以出土的诸如郴州晋简以及来自敦煌地区的《金光明经》等广泛的文献资料,得出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亭这一建筑依然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而广受往来商人旅客以及使者的青睐的结论。除此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邮亭驿系统依然广为流行,只不过各地的政权都根据其具体的发展情况,对这三者之间的距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而诸如亭侯、亭鄣等在我国边境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军事角色的职务,在与魏晋南北朝相关的史料当中,也有迹可循。而到了东晋时期,在从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治安角色的亭和亭长已经无迹可寻。而亭部则消失于北朝时期,但是在之前的曹魏阶段仍有出现。而亭侯这一政治职务不管是在曹魏时期,还是在后期的两朝时期,依然被广泛使用,受到该分封的人也不在少数,其到了北魏之后才开始逐渐消亡。本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详尽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历史制度发展与变迁的相关研究贡献一己之力。

一、亭制研究概论

“亭”这一建筑形式从我国周朝时期就开始兴起了,其往往是向四周敞开的,周围没有围墙,而且顶部的形状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例如长方形、圆形等都可以。我国许多的亭都修建在了交通要塞之上,以供许多民众纳凉休息之用。而到了先秦和战国时期,不管是在我国的边境地区,还是在我国的内地地区,都设置了亭这一建筑。在边境地区设置这一建筑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军事以及战争所需。尤其是在各个诸侯国的边境地区,这一建筑更为常见,它不仅可以帮助士兵向远处嘹望,与此同时,还能够成为军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并且在战争过程当中,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而设置于内地地区的亭,则与当地的军事安全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这一建筑当中往往配备了相应的饮食设施,并发展出了住宿的条件,原先主要提供给来往的官吏和使者使用,但是后来逐渐也向平民百姓开放。而在我国及国外学者研究这一秦汉时期的亭制度的过程当中,他们不管是对于这一建筑和制度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还是在对亭长功能的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术界对于亭这一制度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秦汉时期,而对于之后时间内这一制度的发展,其研究较为简单。而学者吴荣曾推断过,在汉朝时期,“亭”并不归属于乡的范围内,这一建筑和制度设立的本质作用,是为了禁止盗贼出没。因此,它不管是在政治功能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与乡里这一制度有着平行的关系,两者并不存在功能上的交叉重叠之处,后者主要是为了掌管乡村的政治而设立的。而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亭长这一职务原先的管理治安、禁止盗贼的主要工作已经逐步不再受到重视,其主要的功能渐渐转变为对村民的管理和教化,此时,这一制度和乡里制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为了避免机构作用的重复,也为了缩减人员开支,在三国之后,许多地方都取消了这一亭制。

第二,学者袁志鹏则抱着这样的看法——在漢代以后,原先扮演着基层政权组织这一角色的亭制,随着朝代的更迭而逐渐消失了。

第三,除此之外,学者苏卫国在其所著的有关于秦汉乡亭制度研究的书籍当中,陈述了如下的观点。他系统地归纳了有关这一制度在秦汉之后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并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有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亭制制度,在三国时期过去以后,就已经逐渐消失。而至于其消失的原因,学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例如,有些人的看法是,其最后是被乡里政治系统所吞并的,而吞并的原因是其职能发展到后期,逐渐与当地的其他政治系统的功能相重合。而另外一些人的看法则不同,认为这一制度的消亡,与相关的治理人员的腐败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二,其他学者则抱着这一亭制制度一直延续到了魏晋乃至其后的朝代的观点。但是对其延续方式的研究结果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一方面,扮演禁止盗贼、维护乡里治安的“亭长”这一角色,的确在后期逐渐消亡,具体的参考依据来自于《晋书·贺循传》。但是从作为被民众普遍使用的建筑的“亭”这一角度来看,虽然不排除有许多“亭”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被使用的情况,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亭”,依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当中活跃着。许多地名都与“亭”息息相关。而近年来出土于湖南的西晋简书,则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是如果要从地方行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视角来看,这种依托于秦汉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才得以建立起来的亭制,一旦其背后的制度支撑倒塌,那么其随之而逐渐消失,也是历史无可挽回的必然。

二、“亭”的类型及及亭怪故事发展分析

汉朝时期全国各个地方“亭”这一建筑的分布密集程度较高,据有关史料显示,在西汉平帝时期,全国各地一共修建了将近三万个亭。而到了东汉时期,这一数量锐减为一万两千所左右。而这些亭由于其修建所在地的差异,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一般来说,如果其所在地是在城市当中,且位于较为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上,那么只会被称为“都亭”。如果其所在的地区是在市场之中,那么则称其为“市亭”。以此类推,位于街道当中的则称之为“街亭”等。但总的来说,修建在道路之上的亭数量是最多的,这与其主要的功能密不可分。而同样也由于这一建筑是提供给老百姓休息的主要场所,因此,在人们于此地分享信息的过程当中,许多的鬼怪故事也从中而流传了出来。

在《搜神记》等著作当中,就记载了不同时期的亭怪故事。但总的来说,历史资料当中有所记载的、发生在汉朝时期的5个故事类型较为丰富,不仅涵盖了鬼魂哭诉冤情、借尸还魂等类型,与此同时,妖魔鬼怪对行人实施侵害的故事也已出现。而到了魏晋时期,发源于亭这一建筑当中的故事类型逐渐趋于单一化。与此同时,在汉代的这些故事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亭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出现于魏晋时期的故事,则少了很多这样的角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魏晋时期至于亭制是否已经名存实亡?亭长这一角色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魏晋南北朝的亭制变化研究

“亭”这一建筑在汉朝时期被广泛地在全国各个地区的交通要塞上修建起来之后,哪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当过往的商人和旅客,以及来使我国的外朝使者们想要在旅途当中寻找落脚点的时候,其依旧是一个具有着较高的不可替代性的场所。而这一点在东晋时期的著作《搜神记》当中就有广泛的提及,除此之外的其他流传于世的文献资料,也可以成为这一观点的佐证。而邮亭驿系统作为平时为各地人民传递消息的重要系统,其作用一直延伸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但这一系统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一直随着各个政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例如在其三个单位相距的距离这一方面,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往一直在边境地区扮演着重要军事角色的两大和“亭制”息息相关的角色——亭候以及亭鄣,依然延续着其以往的作用。而在相应的史料当中,我们也能够发现,门亭长这一角色也没有在这一时期消失,而是作为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官员,一直存在。

但是如同上述所讨论的那般,亭及亭长由于功能重叠以及管理腐败等多种因素,其到了东晋时期,就已经不见踪迹。除此之外,作為木质建筑而普遍存在的亭,也由于东汉时期连绵不断的战火,而几乎被烧毁殆尽。而剩下来的亭,也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较为关键,因而往往成为战争过程当中双方交战就必须占领的一个重要建筑点,因而其所受到的来自战争方面的损伤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在《后汉书》当中,也可见一二。“攻亭劫掠,多所伤杀”的描述——就是对于亭被战争所无情破坏的最佳写照。

“亭”这一建筑最初之所以被大面积地修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偷盗现象的频繁发生。而亭长这一职位,历史上也有“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的相关记载。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得知,亭长实际上是归属于太尉至县尉这一系列的行政单位当中的。但是在汉朝之后等很长时间里,这一系列的行政单位已经逐渐被其他的制度所融合。因此,在行政系统大变革的潮流当中,这一亭制以及亭长的功能和角色,也逐渐由于其和乡里等制度的交叉问题,而被普遍取代。

而到了随后的东晋十六国北朝阶段,中原地区被许多来自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所入侵,此时,许多中原地区的百姓以及社会当中的贵族等阶层,都集体选择了南迁。虽然南迁之后,以往实行的州郡县等制度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发生改变,但是亭部这一制度并没有随之而流传到南方。而在被少数民族广为统治的北方地区,这一制度也因为后继无人,而逐渐消失。在北朝时期这一现象尤为显著。受到宗主督护制度的影响,许多传统的在中原地区流行的政治体制,都受到了根本上的动摇和改变。在这一制度之下,由于大宗主的地位较高,以及其控制诸如人口以及土地等资源的程度较高,因此,原本盛行的乡里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此时,李冲则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其为了加强国家对于各类资源的控制程度,建议当时的统治者实行邻里管理制度。并设立邻长、里长以及党长这三大职位,来促进各个地区这一制度的全面落实。而在此背景下,国家还配套推出了均田制度。并借助这一制度的力量,来使得在战争中变成无主荒地的土地资源,重新找到主人。并且让那些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人们,得以拥有立足之地。而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以往的地域概念被重新洗礼。如此一来,以往盛行的亭制就逐渐被淘汰,因此,我们在当时的史料当中,也基本上找不到与亭制相关的信息。

而到了唐朝,亭长这一角色逐渐转变为“流外官”。这一官员不管是在其三省的哪一个衙门当中,所扮演的都是看管门户、掌管仓库的角色。可以说,此时的“亭长”虽然一致沿用着从前的名称,但是其实质已经发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在《唐六典》当中也可以深入了解。在隋唐时期,这一亭长的职责,已经从传统的维护治安等方面,摇身一变成为了管理“通传禁约”的官员,归属于其朝廷的中枢机构当中。

四、结语

随着秦汉政权的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变革。而亭制作为其中一个代表性较强的制度,其不仅在政治制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由于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亭,因而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但是有关于亭制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了秦汉时期,到了随后的魏晋时期,相关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只有在东晋时期著名的《搜神记》当中以及其他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亭制这一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而根据许多学者的合理推测以及研究,我们依然可以得出关于这一亭制发生变化的规律所在。而本文通过全面的探究和分析,也希望能够借此来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还原在秦汉之后,我国的亭制发展线路及其最终的走向。

参考文献:

[1]戴卫红.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6(2).

[2]王彦辉.聚落与交通视阈下的秦汉亭制变迁[J].历史研究,2017(1).

[3]苏卫国.项羽自刎乌江问题探研——基于秦汉亭制的解读[J].学术交流,2014(2).

[4]沈剛.也談漢代西北邊亭——以張掖太守府轄區為中心[J].简帛,2017(2).

[5]张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城市与聚落的变迁[J].东岳论丛,2018,39(3).

[6]潘新星.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研究[J].青年与社会(上),2015.

[7]陈冠男.汉代“亭”的性质考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