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州大地华美绽放的百年经典名剧《三滴血》

2020-09-10 07:22孟宪春
百花 2020年1期
关键词:滴血秦腔

孟宪春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

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

姐入牢笼她又逃窜,不知她逃难到那边。

为寻妻哪顾得路途遥远,

登山涉水到蒲关……”

每当三秦儿女提起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时,那声音,那唱腔,浸透着人杰地灵的三秦大地,挟裹着八百里秦川的滚滚雄风,犹如泱泱渭河之水扑面而来,经过历史的洗涤,飘荡在世世代代热爱黄土地的人们的心中,飘荡在这块雄浑古老的土地上,飘荡在千年历史文化的血脉里。一部《三滴血》早已成为陕西的精神文化符号,它那曲调鲜明的伴奏和豪迈高亢的唱腔代表了西北人民的个性与生活,代表了秦陇大地、黄土高原、泾河渭水、河套沃土、天山戈壁、祁连雪原的山山水水和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华夏儿女的家乡情结。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陕西省、西安市文化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易俗社积极主动担当起地方戏曲繁荣的责任,在加强经典传承、新剧创作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加强秦腔的传播力度,多次将优秀经典剧目带出潼关,为秦腔这一古老的中国戏曲剧种的传播做着不断的努力,坚持出人出戏的发展方向,大力做好秦腔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秦腔艺术的生命力,让秦腔经典名剧《三滴血》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一、秦腔经典名剧《三滴血》谱写了百年激荡回响的精彩华章

《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陕西易俗社已故剧作家范紫东编剧,首演于1918年的《三滴血》堪称秦腔经典,已经诞生上百年。该剧是秦腔中的王牌戏,也是易俗社的看家大戏。讲述了一场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故事讲的是山西人周仁瑞在陕西经商,妻一胎产二子,不幸产后身亡。仁瑞无法同养二子,便将次子卖于李三娘,自己抚养长子周天佑。李三娘为子起名李遇春,由奶娘王妈哺乳,并经王妈为媒与女儿李晚春订婚。后周仁瑞经商失利,带天佑回山西老家,其弟周仁祥为了独霸家产,不认侄周天佑,并诉诸县衙。县官晋信书用滴血认亲之法判断,认为周天佑并非周仁瑞之亲子,被逐出县衙,父子遂失散。天佑寻父至五台山,虎口中救下少女贾莲香,遂定下婚约。遇春长成后,三娘亡故,恶少阮自用垂涎晚春,伪造婚书,逼其成婚。诉诸官府,晋信书又以滴血之法将晚春、遇春断为亲兄妹,将晚春判于阮自用。花烛夜,晚春逃出,寻找遇春。周仁瑞四处寻子,偶于遇春奶娘王妈相遇,不服晋老爷以滴血之法错判两案,同往县衙质对。晋信书又以滴血试验,断周仁祥与其子牛娃又非亲生。天佑、遇春途中偶遇,便结义投军,各在边疆立功得官。晚春寻至军营,贾氏亦送女至。天佑兄弟提审县令,周仁瑞、王妈亦随晋信书来到军营,冤案遂明,将晋革职,合家团聚。此剧是小生、小旦、花旦、老生、正旦、大丑为主的唱做工戏。其中《虎口缘》常单折演出。

1912年,西安易俗社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宗旨,是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被戏剧家田汉称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期间,在易俗社5次观看演出,捐赠50元银洋,并且题写了“古调重弹”匾额相赠。易俗社在发展初期,集中了高培支、范紫东等著名剧作家,在这个堪称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秦腔剧社里诞生了无数经典之作。而《三滴血》无疑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在绵延100年的精彩演绎中,牵动着无数喜爱秦腔的戏迷观众们的心灵。戏如人生,这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也是一部复杂人生的悲欢离歌。如今已经百年传唱数代艺术家的精心打磨和演绎,以《三滴血》為代表的秦腔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厚度,既有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的吼叫,又有爱和恨、存在和死亡的呐喊,这种从渭河泥土里“钻”出来的声音就是三秦大地精神文化历史发展的“变迁史”和“活化石”。《三滴血》已然成为秦腔的代表剧目、易俗社的响亮招牌,而取自全本中的《虎口缘》《结盟》也成为了盛宴不衰的经典折子戏。每当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上响起《三滴血》中的“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那清丽婉转的优美唱段时,每个人内心都会为之激荡不已。

作为传唱百年的经典剧目,出自剧作家范紫东先生笔下的《三滴血》,许多经典唱段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曹禺先生曾称赞《三滴血》这出戏是“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该剧由于沿袭了明清以双线结构为基础的编剧传统,保持了古典戏曲中最复杂的“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继承了古典戏曲时期的艺术法则,在剧目思想、人物塑造、情节铺叙中表达现代观念,诉诸现代思想,很好地解决了艺术传统与时尚创新的矛盾,给了每个演员以发挥演技的表演空间,使曲折有致的剧情、激越婉转的唱腔、流畅委婉的音乐、精致凝练的舞美,深深打动着每位观众。艺术家们表演技艺精湛,唱念做打间,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善良正直的周天佑和李遇春、俏皮可爱的贾莲香、情感真挚的李晚春、古道热肠的王妈、糊涂顽固的晋信书,每个角色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近百年的民众欣赏和精心打磨,该剧至今仍然引动强烈的剧场效果,显示出该剧直面现代生活和时代问题的深刻表现力。《三滴血》中错综复杂又曲折离奇的人物关系堪称壮观,且在动人的情节背后又辅以警示世人的积极意义,使观众们强烈地感受到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滴血》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恰如其分,全剧构思巧妙、唱词生动,尤其是“双生双旦”的结构更成为日后易俗社的典型风格,这部戏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悲喜交错的艺术风格。该剧以传统公案戏作为基础,剧情因滴血断案所引发的父子离散、兄弟失和、逼婚抢亲、伦常颠倒等社会风情,充满了陕西已故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对于社会与人性的深刻体察,剧中人的无奈感伤能够强烈地激发出观众的悲剧审美。该剧以双生双旦的爱情作为重要情节线索,突出了小生、小旦戏的谐趣热闹,高潮迭起。例如作为折子戏演出的《虎口缘》一场,在紧张的情境中,赋予在惊怕的环境下被迫在男女礼仪中突破常规的情节,在观众笑声中完成了这对青年男女的情缘表演,把青春少男少女懵懂的初恋,展示得含蓄婉转,美轮美奂;而情节最后高潮时,则用“孪生兄弟”的误会法,引动了两对男女彼此错认、相互调笑的艺术场面。易俗社创始人之一李约祉先生在为《三滴血》所写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该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他认为“剧中写县令之颟顸,刚愎自用,诙谐尽致”,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赞扬滴血认亲的故事安排,“其离合悲欢,曲尽其妙,如情如理,自然天籁;正如水到渠成,绝不见斧凿之痕。”

二、新中国成立后,《三滴血》晋京演出,唱响神州大地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易俗社以及《三滴血》迎来了新中国时期第一次飞跃式的发展,作为秦腔乃至中国戏曲的名片式作品《三滴血》以其经典恒久的舞台魅力在共和国的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易俗社带着该剧走遍大江南北,深受各地戏迷喜爱,易俗社也成为中国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面旗帜,不仅引领着秦腔的艺术改革,而且也开创了中国戏曲现代转型的新道路。1958年,杨公愚、姜炳泰、谢迈千重新改编,删去周仁瑞卖子,贾连城偷房,边关御敌等情节,由西安易俗社演出,导演杨公愚,音乐设计薛增录,美术设计陶渠。樊新民饰晋信书,刘毓中饰周仁瑞,肖若兰饰李晚春,陈妙华饰周天佑和李遇春,孟遏云饰王妈,郭明霞饰李三娘,全巧民、曹海棠饰贾莲香,雷震中饰周仁祥。1958年、1959年,易俗社两次晋京演出《三滴血》,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习仲勋等观看并上台接见演员合影留念。周恩来总理说:“《三滴血》是继《十五贯》之后,又一出很好的公案戏”。1959年《三滴血》剧组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随后开展巡回十三省、市演出,历时半年,行程两万八千里,将古老的秦腔传向大江南北,在秦腔史册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此后,梅兰芳、曹禺、欧阳予倩、田汉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对《三滴血》做出了高度评价,社会上有“南有《十五贯》,北有《三滴血》”之说。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称赞《三滴血》这出戏是“秦腔之《十五贯》,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京剧大师梅兰芳称赞《三滴血》“是一出反主观主义的好戏”;欧阳予倩称赞《三滴血》是个喜剧,但“在处理方面却是严肃的,当一个正剧来演,而所得的确是喜剧的效果”;剧作家田汉则说它的“剧情离奇曲折,妙趣横生”,最后一场的误会,“可以追步莎氏”。

1960年,《三滴血》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秦腔黑白电影,上映后誉满全国,倍受好评,也成为我国首部秦腔电影,其中陈妙华一人饰演孪生兄弟周天佑、李遇春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伴随百年易俗社的传承延续,《三滴血》迄今久演不衰,成为易俗社乃至整个秦腔剧种的标志性符号。该剧至今已经传承了八代演员,久演不衰,成就了易俗社一大批艺术家。2009年,西安秦腔剧院邀请老艺术家,为青年一代易俗社演员惠敏莉、李洪刚、王宏义、韩利霞、陈超武、朱海娥、李东锋等复排该剧,对音乐唱腔、舞美展现、舞台呈现等深入挖掘,使该剧音乐更加清雅流畅、委婉动听;表演更加细腻生动、耐人寻味;舞美更加精致凝炼。2009年底,《三滴血》作为经典传统剧目代表,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参加“陕西秦腔文化周”晋京演出,演出当晚,近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

三、一代代秦腔人薪火相传,百年经典剧目《三滴血》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

唱念岁月,做打人生,阅世纪时光流转,《三滴血》从1918年首演至今,这部戏已经整整演出了100年。为了纪念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晋京演出,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在近年几度打磨的基础上,在老一辈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的指导下,对《三滴血》进行了再次精排和进一步提升,对戏曲的唱段部分进行凝练,让这部经典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剧节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舞台舞美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升,增加了演员亮相时的框架结构,布景背景也进行了调整,让戏曲整体更能适应现代灯光效果,更好凸显了舞台的纵深感和立体感,主创阵容汇聚了易俗社的最强力量——除了饰演女主角贾莲香的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西安中国“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外,还包括了李洪刚、王宏义、韩利霞、陈超武、朱海娥、李东锋、屈鹏、范晓星、李卫平、同莎、尹小莲、王毅、赵璐璐、温军海、田博、田平、冉星、马义排、段王军、王辉、聂宁波等大批易俗社的实力扛鼎演员。2018年10月13日晚,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出的“纪念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演出”,在呈现国家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拉开首场帷幕。秦人专属的慷慨激越、质朴无华之声,令京华观众心热动容,近千中外观众慕名而來,争睹秦腔风采,现场座无虚席。此后,西安秦腔剧院的百年剧社易俗社和经典剧目《三滴血》还陆续唱进了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四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校园,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人民日报社举办多场相关论坛活动,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秦人的秦风秦韵传播到京津大地上。

2018年12月29日晚,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带着三秦父老的厚爱与重托,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惠敏莉、陈超武、李东峰在“经典永续”篇章中表演了秦腔百年经典《三滴血》中的虎口缘片段,一段祖籍陕西韩城县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三滴血》首次登上新年戏曲晚会。

70年星转斗移,70年岁月如歌,百年经典名剧《三滴血》在祖国大地的华美绽放,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历程,记录着秦腔的发展,镌刻着几代人的记忆,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和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秦腔艺术的文化自信,推动秦腔“走出去”,在新时代不断繁荣昌盛,推动百年经典剧目《三滴血》的传承发展,进一步提升陕西秦腔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让古老剧种秦腔与时代接轨,持续提升秦腔演出的艺术水准和演出品质,打造出植根群众、深入人心、高雅崇高的新时代秦腔艺术精品,让百年经典剧目《三滴血》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滴血秦腔
黄道培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三滴血》:百年老戏正青春
七夕
飘飞的秦腔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老腔
滴血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