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娟
阅读对开阔中学生的眼界、提升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文本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此,笔者就简要谈谈如何开展比较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比较主题相同的文本
面对同一种景物,由于个人爱好或是欣赏角度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写“牡丹”,有的人写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子,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有的人却认为“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认为牡丹花是华而不实的。同样是写“秋”,有的人写出了“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认为秋天是萧瑟的;有的人却写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其实,即便是同一作者,他在不同心境下对同一事物的情感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多篇主题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例如,同是写“劝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两篇文章却大不相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刻画了一个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邹忌设喻巧妙,规劝委婉,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却是直言不讳、开门见山的。邹忌和魏征使用的劝谏方法虽不相同,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说话的艺术。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其他类似的文章,如《召公谏厉王止谤》《触龙说赵太后》《寡人之于国也》等。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懂得:在劝说别人时既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也要了解劝说的对象,剖析他们的心理,找到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劝说。
二、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者的作品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作品的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作者的境遇、经历、情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创作的作品往往也不相同。比如,李清照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她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激情豪迈,作品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在讲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他的《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让他们更加了解陆游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很多学生都知道,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有很高的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实,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他的诗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存诗仅200首左右,比较注重形式,内容不够深刻。第二类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存诗2400余首。诗歌写了他从军南征的经历,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如《书愤》。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诗句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他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第三类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现存诗约近6500首,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感慨,如《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的春天,虚景实写,细腻优美,意韵十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陆游其人,欣赏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把多篇文章或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边阅读边思考,深入分析各个作品在句式、结构、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的不同,用心揣摩,仔细体会,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