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运行情况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用电质量,一旦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对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效落实配电网调度运行的故障控制工作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就配网调度运行故障与处理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调度;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1-0000-00
1配网调度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造成的运行故障
自然天气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电力配电网主要受到台风、雷雨、强对流以及冰雪等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控性以及随机性较大的特点,从而增加了调度运行工作的压力。在春夏季节,台风、雷电、强对流以及暴雨等相对集中,很容易引发线路断线、绝缘击穿、杆塔倾斜倒塌、支撑金具损坏以及接地故障等问题。在冬季时,由于气温比较低,在我国南方或者北方偏远地区,架空线导线覆冰现象严重的时候就会超出设计荷载值,在重力和强风作用下,由于受力不平整就可能引起断线故障,导致相间短路跳闸,或者导致导线下垂,发生接地短路[1]。
1.2外力破坏带来的运行故障
如今,我国的配电网架主要由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构成。经常出现在配电网调度值班中的外力因素有施工作业、施工碰撞、树木影响、蓄意破坏以及小动物影响等,这很容易出现线路接地、跳闸、短路等故障。在城市的中心区域,电缆线路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开展道路施工以及楼宇建设工作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熟悉或者是忽视了线路走向和警示标志,同时存在违章搭建以及乱挖的现象,致使电网线路发生断路故障。在农村和城市郊区,基本上都是线缆和架空导线混合线路,如果存在线树矛盾,就很容易出现异物刮过导线、大风吹动数枝以及交叉跨越公路的导线,从而引发导线烧伤以及相间短路等事故[2]。
1.3设备缺陷引起的运行故障
设备原件、设计规划、通信自动化以及继电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都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在配网运维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站内设备、上级设备以及线路自身故障。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来说,良好的绝缘性能是最基本的条件,机械损伤、绝缘陈旧老化以及设计、安装和运维不良,都会在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下,导致设备绝缘被击穿,中断线路的继续运行。设备有着热胀冷缩的物理特点,对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及时处理的缺陷,在环境温度的影响之下,就很有可能在电缆接头处和导线连接处,由于过热而引发烧坏事故。
1.4指令不正确方面的原因
配网调度运行具有复杂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存在指令下达不正确的现象,比如,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调度要求和“两票三制”的原则;没有针对调度操作指令票开展三审工作,在下令时没有派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现实情况和图档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报送的信息不真实等等,上述情况都是导致调度工作效果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存在于电力设备中的故障可能会增加,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5操作不正确的原因
倒闸操作故障是配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该故障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1)在编制检修方法时,没能結合实际情况进行,致使对于配电网运行模式的选择不正确,没有完全掌握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2)工作人员在倒闸工作票审核工作中缺少责任心和全面意识,没有及时发现出错的操作票,而是继续根据操作票开展后续工作,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故障。
2配网调度运行的故障解决策略
2.1对自然因素的解决技术进行分析
为了尽可能降低配网调度运行过程中自然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1)将避雷针和避雷器合理安装在线路上,并且使用上述设备来抵御自然灾害,使线路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的接地工作。(2)在大风天气环境下,电力企业应该派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落实现场的巡视工作,查看线路是否倒塌、是否被刮断,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以免对正常供电产生影响。(3)定期检修电力设备和防雷装置,及时排除故障,并且要更换老化和腐蚀严重的设备,以此来为有效提升配电调度运行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2.2外力因素的解决技术分析
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用电工作的宣传力度,严禁人们在线路附近玩耍,一旦发现偷电行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惩违法分子,对于容易被盗的设备应该做好保护工作,并且要合理设置安全锁,尽可能减少设备被盗的可能性。此外,在建筑工程或者市政工程施工区域存在邻近线路或者地线电缆的时候,电力企业应该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有效落实保护工作,以此来降低工程施工可能对配网带来的影响。
2.3指令不正确的解决技术分析
如果在配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并且存在指令错误,就需要工作人员立刻停止全部操作,并且要查明故障原因,在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尽快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调整,以免产生太多不利影响。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避免指令不正确的现象,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顺序开展施工操作,以免出现漏项和加项的现象。如果工作中需要调整操作顺序,就需要将这种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上报,在征得领导的同意之后才能够开展具体操作,并且要由相关人员开展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来最大限度保障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4操作不正确的解决技术分析
(1)工作人员在编写检修方案时,需要严格审查周计划,逐级落实审批和签字机制。计算电网潮流,检查配电网调度运行模式配置的合理性。(2)工作人员在编制运行模式时,应该收集大量的运行和检修数据,在收集完成之后应该做好分析和整合工作,以便掌握自动装置装配和电网接线布局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确保调度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供可靠依据。(3)逐项检查倒闸操作票,发布倒闸操作票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判定其正确性,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够执行。
2.5调度不正确的解决技术分析
为了能够尽可能减少设备启动中的故障,工作人员在正式启动工作之前,就需要严格按照各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行方案,具体内容包含负荷试运行项目以及送电程序等等,在正式执行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此来尽可能降低出现命令错误的可能性。
3结语
配电调度运行情况和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能够给社会大众输送更加稳定、安全的电能,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加大对配网调度运行工作的管控力度,全面分析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根据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本文基于自然因素、外力因素、操作不正确以及指令不正确等原因,对技术措施展开了针对性分析,为确保配电网调度的运行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蕊.配电网调度运行的故障与对策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6):126-127.
[2]袁少鹏.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若干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42.
收稿日期:2020-10-05
作者简介:杨敏(1981—),女,海南定安人,本科,研究方向:配网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