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2020-09-10 13:55徐莉娇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采取措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徐莉娇

摘 要:综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看似热热闹闹,人声鼎沸,但是实质上,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即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努力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就将从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追求实效;采取措施

新课改实施以来,确实给我们的课堂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如从原来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过渡到师生的积极互动,从学生的纹丝不动,过渡到自主参与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行为发生扭转。可是,真正静下心来反思,会发现:虽然教学形式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可是在表面的热闹和繁华背后,折射出的是课堂教学的放任和浮躁。在这些新颖的形式背后,却丢失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其实,不管课程如何改革,课堂形式如何变迁,我们最终追求的,都是教学的高效收获。偏离了这个主旨的任何教学,都与教改的初心背道而驰。数学课堂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就失去了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价值。鉴于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从当今时代背景下,在信息时代化、全球化的时代需求中,从课堂的行为习惯落实,依据学情采取差异化教学,重视教学中再创造的元素,以及注重各种数学思维、方法的激发和培养等方面,稳步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抓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落实,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有效教学的理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追求的教学目的。它应该是在老师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稳步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若要让学生乐学巧学,促进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最基本的前提便是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做好常规的管理,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不需要督促,就能够自觉开展学习的日常行为。如:上课之前应该把所需要的教材、笔记、练习本都准备好。做好错题集的整理工作,将练习或者测试中的错误题目,分好类型整理上册,及时作出分析。而且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做好预习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复习和订正工作。这些小小的细节可能并不起眼,但是日积月累之后,便会产生质的飞跃。教师要有意识有方法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能力在加强,课堂效果也会逐步提升。

同时,我们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课堂各个环节的引导和掌控,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如平时积极在课堂上,精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有效问题,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培养学生的多方技能。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时,便为学生创设了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之间的对话来导入心理,接着抛出问题:如何让这个问题一般化?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究求和的方法。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发展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准确把握学生的自身差异性,以此为资源掌握学情。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总是采取“一刀切、满堂灌”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自然收效不好,最终会导致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情况。若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不妨从学生的差异性这个角度入手,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当成一份有利的教学资源,加以合理利用。

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每人的反应速度、认识方式,或者是学习风格等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擅长形象直观的思维,有的则擅长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学生们的智力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差异进行精准的学情把握,并且以此作为契机,采取差异性教学的的有效策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余弦定理”时,可以要求后进行了解公式,并且能够运用余弦定理解决简单问题,而中等学生则可以理解定理的内涵,并解决中等难度的题目。而优等生则需要掌握余弦定理的内涵、变形,并熟知推导的过程,而且会解决难度较大的题型,分层施教,让不同学生各取所需。

三、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再创造因素,期待学习有新收获

再创造的理论认为:教师单纯地把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教给学生的话,学生体验不到自己创造的乐趣,会丧失学习的动力。而如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让他们从观察,到质疑,到猜想,再到验证,最后自己得出真理的过程,会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参与课堂的热情,自然能够学到课堂教学的精髓。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导入点,让学生自我观察,提出质疑,引出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或者推理,再过渡到用既往的公式、法则或者性质等来验证,得出崭新的学习结论,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棱柱的概念时,一般的教学思路是按部就班,先出示多面体概念,再作为特殊情况引出棱柱的定义,接着讲棱柱的基本性质。而采用再创造的思路教学的话,我们可以给出各种棱柱的实例,让学生自我去经历比较、分析、判断和研究的过程,棱柱的性质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自然记忆深刻。而且,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直观感受到在自己的再发现活动下,如何定义一个概念,能够由一个性质推导出另一个性质,体现有效教学的宗旨。

结语:当然,有效的教学过程还包括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碰撞,不断融合出崭新的观点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动力被不断激发,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教给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石深敏,多种媒体协同作用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

[2]吴耀强,基于高中数学新课标下的高等数学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福建论坛,2008(8),

[3]郭英慧,論新课程背景下的差异教学[J],科教文汇,2009(2)。

猜你喜欢
采取措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电器着火
你丢弃的塑料袋是怎么爬回餐桌的?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