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9-10 07:22:44罗飘方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语文这门学科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学习,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阅读。本文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并提出了在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新课改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内容,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意义重大。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项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工作,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更要注意教育方式与方法,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刻的探索与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基于此,对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探讨势在必行。

一、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国家教育部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求。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做好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新课改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注意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阅读教学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也是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重要手段,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讲,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更是学生接爱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在学生的各项考试中均占据这重要的地位〔1〕。

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探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

二、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知识方面,他们对于语文的知识结构尚未形成,阅读能力较弱,词汇掌握较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差。在心理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阶段,注意力较为分散,思维较为跳脱,一味地对其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机械的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面向學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3〕。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践行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策略,也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一但学生的兴趣产生,就会对学生的语文阅读产生一定的内在推动力,让学生主动、认真的去对待阅读这个事情。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正面的评价,并予以相应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指明方向,优化教学过程〔4〕。

(三)把握教材,确定整体的教学目标

在对学生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在把握整体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整体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整体目标,确定每节课的小目标,以此为教师的总体教学指明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点拨作用,让学生有重点的进行阅读学习,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积极进行信息互动,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训练,形成知识网络

信息互动是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经常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信息互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师要创建活跃的阅读氛围,形成具有感染性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进行阅读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信息互动,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5〕。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表达阅读感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有效地课文朗读,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欣赏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培养,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逐步的体会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情感和方法,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六)加强学生的课后交流协作,提倡相互交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后交流协作,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相互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协作,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拓展学生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感受,相互交流,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6〕。

三、结论

终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把握教材,确定整体的教学目标,课上要积极进行信息互动,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强学生的课后交流协作,创新语文教学手段,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内容,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牟静.激发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效率——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94-95.

[2]王丽娟.强化阅读积累,提升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有效性对策[J].亚太教育,2019(09):187.

[3]周彩玲.巧借微课,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7-68.

[4]毕玉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2月).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83.

作者简介:

罗飘方(1974-)男(汉族)四川苍溪 专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四川省苍溪县白桥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