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0-09-10 13:28白睿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诗歌高中语文班级

白睿

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到来,高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就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几个关注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鍵在于一个活字”。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翼健教授也精辟地指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离不开这大写的“人”字。所以语文教学要做到几个关注。

1.高中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和人生

语文是大语文,语文课可以是生命课、英雄课、爱国课、励志课、反思课……

高中语文课本选择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寻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明,品味现代人文生活。每一课都是我们理解社会、思考人生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同时代的作品重新归类、品读,从中找寻知识脉络、了解那时的社会、那时的人生,如从孔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寡人之于国》、荀子《劝学》、庄子《道遥游》去理解阐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神境界;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鸿门宴》中探寻先秦时期的历史、人文、思想观念;从曹雪芹《红楼梦》中看封建社会由盛及衰的缩影;从《神奇的激光》中看现代社会科技力量的发达,感叹人类智慧的无穷力量!找到了教材中内容的内在联系,课本就成了活的“社会”,立体的“人生”。

2.高中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

不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语文课堂教学很难引领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有幸聆听过教育專家赵谦翔老师的讲座,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入《东方时空》栏目,并开设了“东方时空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质疑、大胆思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改实验,效果显著。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笔者受益匪浅。尝试着在自己所教班级中,在有限的常规教学中每个班级各留出一节课专门做阅读分享课。这一节学生只读书,古今中外、奇人异事、人物传记均可,有时规定书目,如《狼图腾》《文化苦旅》等,全班学生读一本书,课下写出读书心得,交流心得,然后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文字越来越有了厚度、温度,内容也逐渐有了灵性,对课文的理解赏析能力也与日俱增。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在文字中去品、去悟社会与人生。

3.高中语文教育要关注注情感培养

语文教育是人学。学生不能成为冰冷冷的做题机器,而应该是有感情、有性情、有激情的人。这些都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点滴渗透、润物无声。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人文关怀。

如在讲解《素芭》一课时,在分析女主人公性格特点时挖掘产生悲剧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泰戈尔对印度社会背后对女性的不尊重,从而引起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开展班会《关爱身边人》,让学生关注身边每一个形形色色、普普通通的人,让感恩、尊重扎根于心底。《兰亭集序》一课,让学生体会明白“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风景之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人杰地灵,“曲水流觞,畅叙幽情”的高雅之趣,“游目骋怀”的放浪形骸都是文章美之所在。兰亭盛会,四美俱在,和煦的春风吹动了诗人的情,吹化了诗人的心,曲水流觞,不亦乐乎!同时也让学生体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时间流逝,最后明确“胜事不常,生命有限”是作者悲的主要内容。在一生一死的感悟中理解生死观,最终让学生知道要“珍惜拥有”“拥抱快乐”“敬畏生命”。这不正是人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增负”,才能换来学生“减负”。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对情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重视知识技能传授问题的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发展问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我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讲《祝福》一课中,我让学生们化身为侦探,寻找杀害主人公祥林嫂的凶手,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刑侦报告。同学们从课本文字中剥丝抽茧,从作案时间、地点、工具、动机、嫌疑人等方面入手,逐步找到造成主人公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吃人的社会才是对人精神最大的戕害。小组合作创设情境,调动群体智慧远比单纯分析课文更深刻也更有激情。

作业设计上我也尝试与情境结合,在常规作业外,我设计了选修作业,在讲授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后,我布置了人物画像作业,每个人物的画像必须融入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可以只是眼睛、嘴、服饰等局部画像也可以是整体画像。同学们给我的反馈让我惊喜,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刘姥姥,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即使平时不擅长绘画的男生也勇于尝试,不能画人像就画贾府“电路图”,配合着画像同学们娓娓道来,引经据典,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讲授《琵琶行》一课时,我布置了背诵视频作业,长篇的背诵对一些学生来说觉得拗口,他们想到了用歌唱取代背诵,“独唱”“男女二重奏”“小组合唱”跃然堂上,这也是教学中的意外硕果,否则我都不知道班级学生“卧虎藏龙”,学习形式是其次,能记忆积淀下来就是收获。

2.把经典节目引入课堂

《中国诗词大赛》、《中国汉字大赛》等都是电视台精心打造的栏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把经典栏目引入课堂,使之成为活水之源,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经典栏目时我让学生积累、活用,并在两个班级开展了成语接龙、文化常识大赛,让中国传统文化内植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鼓励学生写诗、写小说、写戏剧脚本,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只要用我笔写我心,就是一种“活”的课堂。

3.分层教学,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接受能力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心态一样,老师也很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应该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俗话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语文虽然是母语,但其内容博大精深,有时一个标点、一个词语就足以影响对语文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分层教学,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正好是一批次和三批次,无论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学时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做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基础知识的夯实,两个班级要求一致,在问题设计的延展性和深度方面会有所选择,课后作业也会针对各班级实际情况布置,这样有助于提高能力相对薄弱的班级学生的自信心。再比如学生学语文,比较担心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把诗歌鉴赏分为四个单元讲解:鉴赏诗歌的形象一鉴赏诗歌的艺术巧、艺术手法一诗歌的情感和内容一鉴赏诗歌语言,然后通过讲解诗歌的题材将四个专题串线。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原来我也是可以读懂诗歌的,诗歌鉴赏也是有方可寻的”。只要读懂了诗歌,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是诗歌归根结底是要读懂,诵读就很重要,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情就大声读出来”。我定时开展古典诗词诵读竞赛来提高学生品读、悟读中华经典的能力。如在《蜀道难》诗歌教学中,我利用情境教学法与学生展开了一场诵读诗会,我们从李白的生平、诗歌的脉络,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在我的朗读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迫切登台,即兴朗诵,我从断句、声调、气韵方方面面去点评、去鼓励,课后大家感到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我想古诗的魅力正在于此,我们通过诵读,与李白来了一场时空对话!这样的分层教学,不是分隔学生,而是鼓励中因材施教共同成长。

从应试教育的机械记忆转变为灵活的创造理解,这个时间也许漫长,但坚持不懈,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它存在于课堂、生活、一个标点、一句话、一首诗、一篇篇美文中。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人学,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生命,有激情。教育本就是等待的艺术,教育者要沉下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性灵开花结果,我们每个教师都任重而道远。在课改的新形势下,语文课堂应该还给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让语文成为课堂的灵魂,让课堂成为“活”的源泉,成为学生永久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诗歌高中语文班级
班级“无课日”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