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平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使用恰当的方法描写景物,可以使所写之景生动形象、细腻逼真。对此,笔者介绍几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一、调动感官
描写景物讲究有形、有色、有声、有味,這样可以增添美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描写花儿,从视觉人手,可写其万千姿态,有的昂首怒放,宛如优雅的精灵;有的含苞待放,仿佛娇羞的少女;还有的半开不开,好像一把多彩的花伞。从嗅觉人手,有的芬芳馥郁、香气袭人;有的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在描写景物时,同学们要用心观察,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绘其形,摹其声,状其味,从多个方面展现景物的特点,让其神形兼备。
例如,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的“春花图”。作者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鲜红的桃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写出了桃花的灿烂夺目;粉红的杏花像天边的晚霞,写出了杏花的静谧柔和;洁白的梨花像皑皑冬雪,写出了梨花的晶莹剔透。作者从视觉人手,描写花儿的颜色,使春花显得更光彩夺目,表现出了春天的美好。
在摹绘“春风图”时,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可感、有形有情。“‘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突出了春风的韵味;“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味道,突出了春风的芳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是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春景,写出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勃勃。
二、找准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描写景物时,我们要找准角度。同样的景物,可以近看,可以远观;可以仰望,可以俯瞰。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感受到的美也会不同。在描写景物时,同学们要注意找准观察和表现的角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或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使文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比如,某同学在写《河畔美景》时,这样描写河畔的景色:
清晨,我早早地来到河边,眼前是一片新绿。远处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被薄薄的晨雾所笼罩,云蒸霞蔚,宛如仙境一般。山脚下是一片绿色的农田,绿油油的秧苗喝足了水,昂首挺立在晨风中。田边的豌豆花儿开了,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微风中扇动,给田地镶上了一道道美丽的花边。河岸边,一排排垂柳像亭亭玉立的姑娘,害羞地垂着头,梳洗着美丽的秀发。小鸟儿落在枝头上,久久不愿离去,歪着脑袋叽叽喳喳,撒下金豆子般的音符,给河畔增添了生趣。柳树下,草绿了,绿茵茵的,花开了,红艳艳的,千姿百态。每片叶子和花瓣上都有晨雾留下的露珠,微风吹过,露珠随着花草的颤动而滚动,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勤劳的蜜蜂们嗡嗡地闹个不停,绕着花丛欢快地边歌边舞。
有的孩子在放风筝,有的孩子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捉蝴蝶,有的孩子在采蜂窝中的蜂蜜,有的孩子躺在那片绿如翡翠的草坪上,一边倾听鸟儿的呜叫,一边享受着这一阵阵的暖风。春风是柔和的,春风是温暖的;春光是灿烂的,春光是耀眼的。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鱼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在清澈的池水中游泳。青蛙跳在荷叶上“呱呱”的欢快地唱着歌。水面上,一群群雪白的白天鹅在池面上游着……
读罢文字,一幅河畔美景图跃然纸上。小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将河畔美景富有层次地展现出来,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印象深刻。
三、使用修辞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要适时使用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鲜明生动、情趣盎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譬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中有这样一处景物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群山本是静态之景,在这里作者却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兽脊”,写出了它的形态,又赋予它以人的动作,说它向船尾跑,化静为动,写出了“我”想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又如,某同学的优秀习作《故乡之冬》,开篇写道:“当大树脱去了绿衬衫,当小草褪去了绿纱裙,当娇艳的花儿瑟缩到泥土中……它,就要来了!故乡收到它寄来的信,匆忙地用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向人们传递消息,让人们准备御寒的衣物,以迎接它的到来。它——便是冬天。”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树”“小草”“花儿”以人的情态,巧用“脱”“褪”“瑟缩”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不同景物在秋冬季节的更替中的情状。“收”和“寄”将景物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和家乡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写景是有技巧可循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多读、多写、多借鉴,夯实基础,掌握技巧,汲取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