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选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价值。方法:取2018.01~2019.12接收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将其均分为2组(随机表),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试验组(n=30选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比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对照组(20.00%)低,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选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呼吸道感染;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2
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病,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干预会影响整体预后效果,还可诱发淋巴结炎、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医务人员需在治疗同时积极探索有效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呼吸道感染患者整体预后效果。有报告显示[1]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本文选择60例2018.01~2019.12接收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对比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8.01~2019.12接收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试验组中17例男、13例女,年龄20~78岁,均值(48.52±22.36)岁;病程4~22天,均值(12.52±8.02)天;病变位置:11例上呼吸道感染者、12例下呼吸道感染者、7例混合感染者。对照组中18例男、12例女,年龄20~78岁,均值(48.14±22.51)岁;病程4~22天,均值(12.34±8.11)天;病变位置:12例上呼吸道感染者、13例下呼吸道感染者、5例混合感染者,对比P>0.05。诊断标准:参考《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确诊。
纳排标准:(1)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者;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批者;临床资料齐全者;既往无焦虑、抑郁者。(2)排除精神疾病者;视觉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听力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临床资料丢失者;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加强临床症状管理、病情观察、营养及饮食护理,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
持续质量改进:(1)制定感染管理标准: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护士长结合医院现状、卫生部颁布相关标准制定感染控制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其次由护士长结合制定相关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考核,考核通过后进入临床工作,定期就护理人员手部卫生、无菌技术、医疗废物处理、隔离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针对不合格者及时纠正,定期组织其再次深入学习[2]。(2)加强感染监测:由医院委派相关人员对感染情况进行检查,明确临床有无感染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暴发,每月检查一次消毒隔离技术落实情况,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及晋升制度中。(3)及时报告反馈:每周总结感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并结合现状制定改进措施。其次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汇报感染控制及无菌制定落实情况,感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增加监督力度[3]。(4)提高感染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工作中每4h为患者监测1次体温,针对体温较高者采用冷盐水灌肠、头部冷敷、温水浴等进行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流通,将病室内温度及湿度调节在合理范围内,叮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病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每日通风3~4次,每次15~20min,定时消毒,降低感染发生率;为确保机体康复效果需加强患者意识控制,每日为其配置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食物,并于进食前后温水漱口,预防感染发生。(6)病情监测:加强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观察,若出现耳痛、耳鸣、听力减退等情况提示中耳炎;若出现咳嗽加重、体温升高等提示下呼吸道感染;若出现发热、头痛等提示鼻窦炎,若出现眼睑浮肿、腰酸等症状提示肾小球肾炎,护理人员需及早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干预,降低各并发症发生率。(7)健康指导:用药前为患者讲解药物名称、作用、剂量、用法等,指导其掌握不良反应观察发放,按时按需合理用药;其次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诱发呼吸道感染原因,临床针对该病防治原则,避免生活中接触诱发因素,增加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此外生活中避免受凉、淋雨、过度劳累、酗酒、抽烟,外出时尽量佩戴医用口罩,避免细菌进入呼吸道,增加呼吸道感染复发率。
1.3观察指标① 参考QOL量表从生理、心理、躯体、社会等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值:0~100分。②护理后常见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③参考医院自制量表从护理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护理质量,分值: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分析,t、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卡方表示计数资料,P值表示检验结果。
2 结果
2.1生活质量、护理质量 试验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0.00%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发烧、呕吐、腹泻、情绪烦躁等为临床表现,病情较重者可见惊厥,成人呼吸道感染以咽部不适、鼻塞、打喷嚏、声音嘶哑等为局部症状,因此临床需加强干预,改善呼吸道感染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持续质量改进是在质量控制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社会发展持续质量改进逐渐应用在门诊、急诊、重症、影像学、感染性疾病学科等管理中,本次选择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该病护理中效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等维度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技能91.35±1.52分、沟通能力91.62±2.52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持续质量改进较常规护理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中,由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全面监控与监督,并根据检查结果就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4]。但在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中需要注意,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需对医院物品资料、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室内空气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测,为确保检测准确性可选择目标性检测、全面性检测相结合方法;其次在呼吸道感染管理制度制定中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与护士长需结合各科室存在问题,在大框架下对护理制度进行细化,且护士长需严格监督护理人员执行情况,既要重视护理用品、护理操作无菌性,还需保证病室环境而清洁;此外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训,确保其感染控制措施临床实施效果,既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还可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提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并发症控制中效果较常规护理理想,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中各护理方案均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调整,从而确保护理针对性、全面性,且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对病室、物品、空气、温湿度进行监测,将检测结果与护理人员年终考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对感染控制重视程度,且定期反馈发现问题,可及早提出整改措施,避免存在问题持续影响护理质量及感染控制效果,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选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理想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史婵, 张丽洁, 刘英.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肺结核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04): 545-547.
[2] 卢平.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3): 334-335.
[3] 房红.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02): 57-58.
[4] 郝元媛. 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9): 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