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枫
生命教育指的是为生命活动所实行的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生命,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体现出生命和体育是有极大关联的,可通过学习体育,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热爱生命。文章以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为题,分析了初中体育渗透生命教学的具体方法,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在初中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极其关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就是要让其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也是现在教育目标中“以人为本”的体现,所以,教育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势在必行。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处于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中,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父母直接解决,因此,其对于目前的状态并不珍惜,在处理问题上能力不足,为人处世等业十分淡漠,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基于种种原因,很多初中生对自己的生命并不懂的珍惜,将其放大放宽来看,与学校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联。很多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生命教育,造成人性滑坡等现象发生,所有相关事件的发生,都给学校的教育打响警钟,同时提出新型教学要求。新要求提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渗入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而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与生命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非常必要。
1 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关于生命教学的知识比较少,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很好的融入生命教学,就应该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来给学生灌输教育。教师在生活中寻找关于生命教育内容,可利用其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列举奥运会运动员的成功与失败作为教案。运动员经过艰辛地训练,在奥运会上一展风采的时候并非风雨无阻,有的人成功,也有的人失败了。如,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女子体操团队在刚开始的几轮比赛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最终错过金牌,可在后来的比赛中,邓琳琳等选手并没有受到前面选手的影响,不断突破自我,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赢得了冠军。教师给学生讲述这一案例,要告诉学生生命需要拼搏和努力,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失败和成功都是生命中必然会出现的,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来感受生命的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2 开展体育活动,激发生命之情
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并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热爱并珍惜生命,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命教学是最佳选择,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真正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锻炼的乐趣,感受生命的快乐。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可组织学生进行长跑、篮球、棒球等活动比赛,丰富体育教学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命运动的乐趣,教师还可利用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还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促进友谊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 丰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设计竞争机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竞争和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活动教学时,可在准备阶段采用趣味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活动能力,让体育课变得更加充分。体育课结束时,教师依然可以使用趣味性游戏来作为结束活动,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使其放轻松。教师还要根据实际的上课情况设计不同的言行,巧用言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并能够感受运动的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可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并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推进新的教学方式开展实施,指引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存在意义,实现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意义。
4 加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
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关键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关键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教师在课上要求学生跑800m或者1000m,甚至是做一些锻炼耐力的运动,既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意分寸,不可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困难、克服难题的品质,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让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并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进行某项运动教学时,可相应地融入关于该运动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文化知识中了解运动中所包含的精神,如,武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长跑中的坚韧不拔精神等,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经典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感受精髓。如,李小龙的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引用实际案例,可引起学生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力的目的。
5 借助教师魅力,提升心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有直接影响,所以,初中体育教师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该具备很强的道德修养及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教师拥有这样的品格的形象,才会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教师拥有超群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可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更好实现生命教育。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将生命教育做到最好。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关键组成的部分,缺一不可,教师最好展现自己魅力的方式就是实现教育意义的最大化,展现教育的价值。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态度,工作没有激情、甚至缺乏信心,在教学时表现出急躁、抱怨等行为,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端正工作态度,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及重要性,将生命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体育教育中,用积极乐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意义,达到教学目的。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同时做到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其理解生命,通过体育运动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这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也是其成长路上关键组成部分,同样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