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赋 赵迎博
【摘要】当前,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之后,软件工程事业受到了愈来愈多的注重。随着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探究和创新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出发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意义、创建路径做出了相应的阐述与探究。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在最近这些年,选择学习软件专业的学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怎样才能够做好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不仅已经成为了相关院校最为注重的事情之一,而且也是各大院校务必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故此,围绕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路径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意义
基于当前的实际经验来说,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在无形中促使国内软件事业以及科技水准的进步,为此,各个高校务要创建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唯有这样才可以为社会培育大量的软件工程人才,确保软件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正式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前,就已经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内部或者外部要素的干扰,在这项人才培育的过程之中,在培养模式的建构之上仍旧还是容易浮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可见,对其中有效的培养模式做出探讨很有必要。
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路径
(一)设计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如今,在教育改革的视域下,要求高等学校对于教育教学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以此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为社会市场教育出更多优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于软件工程专业而言,唯有结合实际教学现状,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才可以开辟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思路,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操能力,为社会市场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为推进行业的进步凝聚原動力[1]。
(二)探寻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当前时期,伴随科技水平的提升,促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倘若想要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本专业的授课教师,就应拥有创新思维,适时探寻新颖的教学方式、授课方法,比如螺旋式方法的运用,便可显著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编程能力以螺旋的方式提升[2]。比如,在讲授C语言课程知识时,基于这门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并且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后,就会接触到这门课程。在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向学生讲授C语言的定义等理论知识过程中,便可使用螺旋式教学法,将上一堂课学习的课程知识与下一节课的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就能够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印象的同时,构建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实践操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三)创建出完整可行的考核体系
通常状况下,软件工程专业会在学生毕业之前,留出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用以强化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为社会市场教育出更多优秀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所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团队,应当创建出完整可行的考核体系,用以通过考核结果反馈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为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教学方向的改变做出相应的优化处理,保障学生的理论、实操等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促使学生在就业时可以凸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建设共享化的教育平台
对于软件工程而言,如果想要建设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应首先努力实现软件工程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目标,通过建设共享化的教育平台,为师生的互动沟通提供方便条件,进而做到对学生校内、校外的实时管理,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用以为规范学生的各类行为表现提供参照根据,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实施效果,助力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创建。
(五)壮大师资团队
为了优化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团队予以支持,所以,本专业教师应当定期参加职业培训、学习等,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术水平,并且还应加大教学实践活动的参加力度,用以积攒人才培养策略,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倘若想要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学校就应为教师创建出优质的教研环境、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学习以及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等,壮大师资团队,从而保证理论教学、实操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说,一旦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有不足之处,则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之后,就会无法展现出自身全部的潜能,没有办法将在学校之中学习到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在工作中,这也成为了制约国内软件事业进步的要素之一。因此,就需要相关院校明晰人才培育的关键意义,继而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完成培养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兆晖.面向“双万计划”校企协同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49-52.
[2]石兵,李连欣,饶文碧.软件工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探究[J].软件导刊,2020,19(07):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