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词闺怨题材的教学

2020-09-10 09:48苏彦军
高考·下 2020年11期

苏彦军

摘 要:闺怨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独特门类,也是现行高中各统编教材的重要内容。鉴于男性文人士子是闺怨诗词的主要作者群体,以及由此带来的闺怨诗词主题的复杂性,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和特别注意文人士子们对在闺怨诗词中对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文化心理的继承就显得特别重要,成为解读大部分闺怨诗词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闺怨诗词;香草美人;男性诗人;代言体

一、古典文学中“香草美人”的传统

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屈原《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香草美人意象的使用,诗人使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芬美芳香的植物意象以及极富女性魅力的美人形象。”[1]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闺怨诗中男性诗人“借女性说话”,表现的往往是非女性主题。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报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

众所周知,《诗经》中的闺怨诗词的作者我们现在已无法确定,“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三百篇的创作时代……三百篇的作者,除少数几篇外,我们只能就各类各篇的内容和特点,大概指出雅、颂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国风一部分是人民群众的作品,一部分出自贵族阶级。”[2]这就使我们很难判定诗中的女子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弃妇还是虚化了的象喻,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诗经》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了极大的拓展。《离骚》不仅运用了较《诗经》更加丰富的喻象,也不仅把片段的比兴发展为长诗中的连续应用,而且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

我们习惯上认为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因为《离骚》中屈原赋予“香草”“美人”以特定的象喻,结合屈原的身世经历,我们比较清晰地能感受到这两个特定意象的隐喻。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004年初审通过)必修二第二单元选编的《离骚(节选)》中,屈原明确用“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遭其他女子嫉妒打击的,不被君王理解宠幸的弃妇形象,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深契当时屈原的境遇。

后世文人對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很明显地分成了香草与美人两类,一是以男女喻君臣,这因与广大失意文人的情怀相切合,所以影响最广。《离骚》中的美人,无论是自比还是作为被追求的对象,都没有明晰的形象,而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一种象征。其他后世文人墨客也不乏此类作品,如: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章碣《东都望幸》)

这首诗是隐喻诗,表面写宫女对皇上的怨恨,实际表达的是“士怨”。这里,宫女喻士人,君王喻主考官,美人喻走主考官后门的应试者。由此可以看出,诗歌表达的是准备考试的知识分子对考官的怨恨。

二、高中人教版统编教材中闺怨题材的地位

闺怨诗表面上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怨”是这类诗的基调。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如: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俭期《杂诗》)

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但闺怨诗词绝对不是起源于唐代的,从《诗经》时代一直贯穿我国古典诗词始终。“在中国古代千万首闺怨诗中,《诗经·卫风·伯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来被视为闺怨题材诗歌的滥觞之作。”[3]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004年初审通过)必修二第二单元选编的《氓》可认为是较早的闺怨诗词。

贺敏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编写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人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直到一位词人的出现使“闺怨词”的面貌为之一新,她就是李清照。”这段论述鲜明地指出了教材编著者选编李清照的两首闺怨诗(《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用意,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李清照的两首闺怨诗词这一个“点”来带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闺怨诗这个“面”,充分表现了教材编撰人员对本专题的重视,“化个为类,以点带面”[4]。

教材只是个引子,是个开始或部分而不是结束或全部。“推行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环节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其实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基于教材,对闺怨诗词有所拓展,应该教会学生分辨两种不同的闺怨诗词,即究竟是真实的妇女情思还是另有深意的虚化的象喻(“美人”传统)。

从人教版统编教材的古诗文选材篇目上来看,闺怨诗词在14篇古诗词中占了3篇(《氓》、《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占到五分之一,这不是个小比率,相比较与其他题材的古典诗词,比率还是很大的。

在高考中,对闺怨诗词是有考查的,如:

(20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三、注意闺怨题材诗词的作者及其主题复杂性

男性作者(确切地说是男性士子)是闺怨诗词的主要作者群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古代贵族妇女识字者也是寥寥无几,能够工于诗词者更是屈指可数,下层妇女那就更是稀少。这种情况下,大量闺怨诗词的作者就不是妇女而是男性了,集中于历代男性士子群。

作者群体的特异性决定了闺怨诗词主题的复杂性。

对于闺怨诗词中的思妇、弃妇形象,实际上历代闺怨诗词创作中是有变化的,有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的则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而是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的虚化女性形象,透露着作者隐秘的写作主题。“唐诗喜以‘闺怨’为主题,但是,文学中的女性角色与她们的社会形象并不相符,同时,这些诗几乎都是男性作家的作品……”《氓》中的弃妇是前一类,而《越人歌》中的女子则虚化色彩浓厚,诗词的主题也就更复杂些,或许在诗歌中,在女子思念意中人中饱含政治况味。由于逐臣与弃妻之无奈地位與感情心态的相似,所以在中国古代是创作中,作为作者主体的士子群体便形成了在诗歌中以弃妇或思妇为主题而饱含人生理想象喻个重要的传统,确切的是说由屈原明确了的“美人”传统。

为了更好第掌握闺怨诗词的情感价值,我们需要用“知人论世”来探究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合理的运用知人论世发鉴赏古诗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理解“知人论世”的意思。关于“知人论世”,教材上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参考文献

[1]殷晓燕万平.诗歌中的“面具”——从屈原“香草美人”之“引类譬喻”说起[J].文艺评论.2016年.01期

[2]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p8—14

[3]解梅.闺怨诗滥觞之作——《诗经·卫风·伯兮》赏析[J].山东文学.2010年.06期

[4]褚树荣.“化个为类,以点带面——谈《中国古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浅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