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对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的启示

2020-09-10 07:23周雅彬
高考·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高中物理

摘 要:在今年年初,各地一线老师纷纷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工作开展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期间也遇到了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与传统教学中所遇的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而由于线上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制力要求更高,因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相较于传统教学会更加的突出。通过对线上教学中所遇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对接下来开展的线下物理专题复习进行策略调整,在专题复习中更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专题复习中对于习题的选择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关键词:线上教学;高中物理;物理专题复习

在今年年初,全国各地延期开学时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响应教育部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活动,老师们利用各类网络平台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家也能进行课堂学习。在线上教学这段时间里,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技术问题、课程内容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老师们在摸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复课之际,正处于2020届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更应该对线上教学期间的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以此更好地促进线下课堂复习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线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停课不停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们从一开始关注技术问题,逐渐转移关注对象,从关注技术问题转移为关注课堂内容、教学质量问题,发现线上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学生在家上网课期间,教师无法很好地关注到学生的上课状态,从而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线上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制能力要求更高,这也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由于系统、网络等的信息技术问题无法做到像传统课堂中的实时互动,因此导致课堂的交互性效果大打折扣;或者由于线上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过程中会花费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也导致了教师上课堂提问的次数减少,甚至部分老师为了完成课堂进度选择放弃互动;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是线上教学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在平时的传统教学中一样也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教师们为了减小这些问题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探索了各种方法。如:课堂中进行随机抽问,可提高部分同学的课堂专注力;或者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等等。那以上这些做法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线上教学对线下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的启示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线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具有共性。例如: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的传统教学,均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由于班级中每个同学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于相同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以及接受层度不同,而在线上教学中这个问题会更加的突出。因此,在线下物理专题复习课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专题复习中对于例题、习题的选择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习题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到习题的层次性,以及针对的是哪一部分的学生。以“绳拉船”模型专题复习为例,对于例题的选择,以及对于例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例题精细,目标明确

在课堂中所要展示的例题的设置上要经典、精致,在二轮复习中可根据复习专题的内容设置与专题相关且常见的一些经典物理模型,例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或者物理方法要小、具体,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这一知识或物理方法。例如在运动的合成分解中,可设置一道“绳拉船”模型的例题,如:

例1: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人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为F(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船的速度为 B.船的速度为vsinθ

C.船的加速度为 D.船的加速度为

这道例题涉及的知识点及物理方法是判断哪个运动是合运动、哪个运动是分运动,并且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得出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关系。而运用平行四边定则进行运算时学生已习得这一运算方法,而在二轮复习中通过对这一模型进行回顾,通过这一道经典例题让学生明白小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而沿绳方向的运动则为其中的一个分运动,由此让学生进一步形成运动观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方法。

(二)透析例题,总结方法

对于例题的展示,可在课前的校本作业中让学生先自主通过教辅材料进行复习后,再完成配套的校本作业。在作业批改中,要关注学生对这道例题的分析思路、解答情况,从中总结学生出现分析错误的普遍原因。根据学生对例题的分析情况,进行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出现的问题一一击破。

在课堂中,可先展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回顾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让某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分析思路,该同学可以是解题准确且清晰的同学,也可以是出现一般错误的同学。根据该名同学的分享情况进行点评,或分析大家普遍出现的问题。例如在上述的这道例题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便是搞错合运动与分运动,例如,将沿绳方向的运动视为合运动。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关系均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这会使得其无法理解为什么沿绳运动为物体的分运动。在此次,绳的实际运动不仅仅是沿绳方向有运动,垂直于绳方向也有运动(即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变化)。该如何打破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式呢?在课堂中对于这道题的讲解中,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要从这一道经典例题中拓展出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根本联系,总结如何分析此类问题,如何辨别合运动与分运动,由此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进一步形成物体运动观念。

总之,在透析例题时,不能只是就题论题,要适当地进行拓展,对分析方法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分析、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一題多变,举一反三

当多数学生对于这道题已经可以完全理解后,便可展示变式题。

变式1: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θ角,则

A.刚开始时B的速度为

B.A匀速上升时,重物B也匀速下降

C.重物B下降过程,绳对B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

D.A运动到位置N时,B的速度最大

变式1是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难度的提升,这里将原本的小船转变为一个圆环沿着竖直杆运动,在此处学生要能够从该运动中抽象概括出在“绳拉船”模型,接着再对运动进行分解。若学生对于这道题能够进行独立分析,则再展示变式2。

变式2: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2gh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变式2则是结合了两个“绳拉船”对于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对于变式2仅要求班级的前30%学生要完成变式2,而对于中间的50%学生需要完成变式1,而对于基础较差的20%学生仅需能够独立准确的分析出例题便可。

三、小结

线上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也因准备时间较短,因此多数教师仓促上阵,遇到许多问题,但也都及时地一一解决。故以此次线上教学为契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为线下传统教育教学提供积极变化的思路和启发。如:在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中,要摆脱以往老师“满堂灌”的旧方式,在课前备课中,对课堂方式进行细致的设计,对习题进行精致的挑选,将课堂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加准确的物理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也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故在专题复习中也需要关注时事政治、现代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张东淑,张湘,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中国电化教育:1-13,2020.04

[2]崔成林,崔越涛.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对常规教学的启示.教育家,2020(08):65-66

[3]匡洪浩.抓住六大着力点提高线上教育效益.江苏教育报:06,2020.04

作者简介:周雅彬(1995年8月——)女,漢,福建厦门,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是厦门市杏南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曾获厦门市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三等奖以及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单项奖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