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三山岛 在太湖独岛纵游山水
从三山岛的桥头码头顺着老街往村里走,岛上有年份的老建筑随处可见。黄梅雨季结束后,高涨的太湖水位也刚刚退去一些,大块大块的石板路上还留着水藻的滑腻感。
历久的黄杨陪伴古老的民居
因为四面环水,须坐班船或快艇上岛,游客不多。也正如此,岛上至今保留着隐秘、简单的气质。
桥头村的清俭堂刚刚完成了一次修缮。这座建于清戊戍春月彀旦(1778 年)的古老建筑,据称现有房屋 54 间,是整座岛上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无论建筑风格,或是厅、堂、落地长窗雕花等,都可与东山雕花楼相提并论。
此次修缮的重点,集中在整个木结构的修复上,以支撑这栋古老建筑安稳地度过往后漫长的岁月。但修缮也仅是“朴素”地修,可以清晰看出屋面、梁柱等处的拼接之处,而没有刻意地去“尽善尽美”,这既受资金所限,同时却也令清俭堂修复完毕后的样子仍然带有太湖传统村落的朴实细腻感。
天井里有棵乍看不算很粗状的树,苏州市吴中区三山旅游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沈纪东说,这是一棵黄杨,长这般粗非常不易,它是清俭堂里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换句话说,它陪着清俭堂度过了很长时间。岛上另一头,山东村的师俭堂即将启动修缮工程。
旧石器时代留下的人类现场
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km之外的太湖岛屿三山岛,是目前太湖中唯一未与陆域直接联通,且有居民生息的独岛,保留着湖岛的传统起居生活方式。轮渡是出入的唯一交通方式。
三山岛有其特殊的人类史地位。考古挖掘证实岛上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足迹,将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生活的历史由新石器时代上溯到旧石器时代。
元明清,岛上沿桥头、东泊、山东、西湖、小姑五大码头形成传统民居与宗祠建构筑物聚集而建的形态。桥头码头到顺济桥一线形成商业古街,顺济桥到观音堂一带形成鱼骨状分布的居住古街。古街、太湖、山体紧密联系,各类明清建筑又沿街分布,传统的街巷空间完整得保留至今。
岛上留存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历史建筑,既有传统民居,又有名宅大户,后者如清俭堂、师俭堂及薛祠之类,以及古井、古桥等。
天峰寺脚下有一口唐井,由整块大石板凿出。据传唐代岛上有寺庙18 座,后被大火烧尽。过眼小岛历史,说春秋战国时,三山岛就是吴越主戰场和兵家必争之地;清末太平天国火烧三山岛,将民居、祠堂等损坏无数,否则,依其独岛的地理位置,不知留下的古建筑又会怎样?
“三山两谷”里隐匿着惊鸿之美
三山岛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势,从东北到西南依次有大山(北峰)、行山(中峰)与小姑山(南峰),北部分布东泊小山与西湖小山,形成“三山两谷”的基本地貌特征。大山与行山间有一荷花江,东西向与太湖连通。周围是大片湿地和生态绿地。
三山岛5个自然村散落在这三山造成的两谷中,桥头村最大,山东村最小,后者仅十几二十户人家。山东村师俭堂背山面湖,建于清嘉庆辛酉春月彀旦(1801年),有大厅、书厅、楼、偏室等,格局与清俭堂相似,规模略小,保存完好。
从师俭堂出来,去不远的东泊村看查氏故居。普通的山村院门,经院子里的盆栽装点,颇为提气;踱入小天井,主人精心栽培的绿植配合水缸等,很有腔调;转身回望就叫惊艳了,门楼上的砖雕美不胜收,保存得极为完整不说,雕得实在玲珑剔透,精细入微。这种精美,似乎江南陆地上都很少见了。
晚风习习,飘来萤火虫
桥头码头、东泊码头是三山岛游客的主要上岸地,聚集了从事旅游的村民。
岛上户籍人口800多人,实际常住不到600人。如今单靠农业很难支撑,大多数村民兼营旅游。民宿、农家乐多在自有住房的基础上翻建。为保护传统村落形态,如今基建被严格限制。
为方便前来度假的旅游者,岛上建起了必要的环岛公路、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史前遗址、祠堂、重要民居、古桥、古井、古树名木、历史遗迹等也在抢救性的进行保护中。
从三山岛可以北眺洞庭西山,东望东山半岛。岛上遍植百年古枣树。盛夏,村中老宅古树下虫鸣不已,湿地大片荷花绽放,湖岸边柳树飘飘,傍晚太湖吹来阵阵晚风,入夜后萤火虫三三两两。
三山岛tips
三山岛有太湖小蓬莱之称,环岛6.28公里,建议游玩时间1-2天为宜。春、夏、秋三季皆适宜。
小岛四面环湖,上岛唯一途径是坐船,长圻码头有普通班船和快艇两种选择。班船周一-周四全天5班,周五-周日全天6班,发船时间从8:30-18:00。从金庭镇石公山也可包快艇上岛。
岛内环岛公路宽阔平整,岛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电动车,可自行租赁。
岛上民宿+农家乐有百余家。价位从100多块的包食宿到700/晚的精品民宿都有。
三山岛保留了传统村落最淳朴的状态,同时为保护其现有各类生态,现代化休闲娱乐设施并不发达,但基本必要的生活设施、WIFI等齐全。适合疗养、自然生态游。
陆巷 到宰相故里神游
入陆巷,得先在村里、村周围溜达一圈儿,摸清格局。这可是“太湖第一古村”啊,“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明宰相王鏊的故里,大有乾坤。之后看古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看仔细,都有精妙之处,学问差点可能看不懂。最后窝村里住几天,跟着村民同生共息。
“一街六巷三河浜”的神布局
长达一里的紫石街,全由花岗岩石条铺成,陆巷“一街六巷”,就指主街紫石街和古西巷、旗杆巷、姜家巷、韩家巷、文宁巷和康庄巷等六条次要街巷,构成村落的空间骨架。
沿街的大量明清古建根本无法忽视。最兴盛的清代中期,全村内有规模较大的厅堂72座,如今,近10座保存得依然较为完好。
整个陆巷凹居于山坞中,依山面水,面朝碧波万顷的太湖敞开,同时又依枕葱翠的寒谷山、白石岭。村里六条次巷自寒谷山脚顺山势而上。六条次巷分别与一街按顺序相接。一街又与引入太湖的三条河浜紧邻。三河浜寒山浜、陆巷浜、蒋湾浜联系着陆巷村与太湖。无论从道路交通、自然排水、通风采光等角度而言,“一街六巷三河浜”的空间格局与肌理都极有意思。
村内,大户人家的厅堂以王氏家族聚居地为代表,涵盖遂高堂、惠和堂、粹和堂、怀德堂、状元及第墙门、怀古堂、会老堂等。加之散布于村内其他各处的传统建筑及古水塘、古树、古井、古牌坊等,陆巷兴于南宋,800多年间形成了依天时地利而人居的古老村落。
保护中国传统村落风貌
传统村落保护不易。说陆巷是古建筑最为集中的沿太湖村落不为过。1986年,陆巷古村就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住建部委托专家调研中国传统村落时,曾对村落风貌提出两点意见,要将古河道驳岸的石栏杆改成木栏杆;当地民居修缮后,很多使用了大面积玻璃窗,因而要在外面加装一道木质花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保护好中国传统村落风貌。
眼下,粹和堂的收购仍在进行,惠和堂对面房屋的收购也在进行之中。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党委副书记朱文敖透露,粹和堂将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按方案完成内部功能布局,导入相应产业。惠和堂对面的房屋待全部收购完毕,按房屋年代分开操作,古建部分按方案整体修缮,现代部分经设计更新后,对外出租或自主经营。“古建的保护修缮一定是严格按照经专家组论证后的文管部门修复方案实施的。东山镇配有古村落管理办公室监督。”
古建保护与修缮,陆巷有一个好例子,遂高堂,矗立在文宁巷南侧。这座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宅子,是王鏊胞弟王铨的故居,也是陆巷村保存最古老的明代建筑之一。当初门楼年久失修,极为破旧,临紫石街一面的高墙差点坍塌。2012年,政府将其从村民手中收购后作修复,现兼作东山洞庭商帮展示馆向游客开放。
遂高堂原本规模较大,经年之后,仅存布于主轴线上的遂高堂门楼、大厅、前楼和后住楼等古屋。今天再看,内里也是精彩之处繁多,可惜我们不懂。但现场还是看到了大厅梁上的飞金。资料载,遂高堂内梁上彩绘较多,因年久失修而大部分彩绘已模糊不清,仅走马板上折枝花图案及桁条上的包袱锦图案还依稀可辨,有金、红、白、黑等色,图案较粗放。
明天民国菜场早市见
在太湖沿岸的传统村落,就要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在陆巷,外人也可以隐匿于村中,随着村民同生共息。
将遂高堂辟为景点开放,更多是出于保護。类似出发点的还有作为民宿经营的叶梦得故居宝俭堂和王鏊送给老师的第宅会老堂。破损严重的古建经修复后,需要人们在建筑内适当走动、适当居住,以维系其更长久的生命力。这个目的之下,如果有收入,再投入后期维护。
陆巷近期还修复了村里的一个菜场,民国的。想来已有那么多大手笔的明清古建,一个民国的建筑对村民而言也没什么稀奇,不过既然是菜场,民生需求是首位。
陆巷村民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秩序,他们的一天是从凌晨三点半到四点的早市开始的。渔民一早抓到鱼,拿到菜场卖,卖菜的也赶早凑一块儿,菜场虽不大,鱼肉、蔬菜、豆制品之类据说也琳琅满目。菜场从民国沿用至今,早破败不堪。因而将菜场修整好,村民们觉得很可以。每日营业1-1.5个小时后,就干净利落地收摊闭市。朱文敖说,近来村民有在景区摆摊的想法,占道经营是不可以的,但村里预备等早市一结束,里面的卫生拾掇干净,就让村民们接着在里面做游客生意好了。
结合时下流行的夜游经济,村里正筹划项目,让游客延长在陆巷停留的时间,住上一晚,也让村民受益。农文旅结合是一项思路。不久之后,一个面积达百亩的枇杷园即将诞生,“这些农业上培育的无核枇杷,会带动老百姓农副产品销售。”
陆巷tips
古村夏季开放时间为8:00-17:00,冬季闭园时间提前半小时。门票价格在各大平台上46-52元不等。
古村建议游玩时间为半天。若想更深入地了解此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选择小住2-3日。
陆巷古村附近的民宿和农家乐众多,村内既有由古建筑改造而成的民宿,也有现代精品民宿,价位从200-8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