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赞财
兴趣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引领下,课堂的展开更具趣味性、灵活性,能够让学生在愉悦、快乐、坦然、民主的氛围内获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逐渐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时代性,多元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态和兴趣,有利于让他们主动参与,不断地融入到课堂中来与老师展开互动,与其他的同伴展开互动,促进个性发展,从而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坦然的课堂氛围。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可以进行各种比赛项目的模拟,这样学生们便能够自主参与到比赛中来,切身体会比赛的过程,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快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也在学生们的集体参与中,让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让课堂变成了学生发展的平台。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年龄、身体状况、个性发展等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潜能得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感受体育精神,提高身体素质。例如:在立定跳远的训练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踩石头过河的游戏展开,这样以这一趣味性的活动使得立定跳远训练充满趣味,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积极地融入到跳远训练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真正的实现以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1.3有助于提高学生耐力,树立学生信心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当学生们对某项事物产生浓浓的兴趣时,便能够全身心的积极的主动的融入,實现他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这时学生的思维也是处于活跃的状态,身体也在于活跃的状态,积极的融入到体育训练中和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体育潜能被激发出来,自觉地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争取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使得自己的体育任务完成的更加完美,这时学生们便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成就感、满足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体育学习信心、体育锻炼信心,真正以更大的热情激情投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项目的锻炼中,实现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提高耐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心情,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强调创设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育知识,在情境中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实现入情入境,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在教学情境的融入中,提升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基于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老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出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如果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学习篮球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些传统和校调,可能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便可以在讲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篮球明星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下载一些篮球赛的相关短视频,利用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初步感知篮球运动,同时老师再给学生提出一些他们喜欢的话题作为问题,你们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为什么喜欢他。这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2到3分钟的思考时间,将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回答,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在这样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给学生讲述篮球的发展史以及历程、篮球中蕴藏的相关知识,运球、传球技巧等等,通过视频、图片等改变了老师单纯用语言讲述的抽象性,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具体地看到篮球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2.2重视学生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基于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老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使得课堂更具活力和动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协作的能力。例如:在足球的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能够了解到足球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老师变便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每一组中有六名,实施组长责任制,让他们在组内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重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使得每组学生的能力均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提升,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获得了课堂上的发言权、参与权,有助于学生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学得相关知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这时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及时帮学生进行解决。这样通过小组合作,老师最后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为了取得小组的胜利,肯定会踊跃地参与到足球教学活动中,积极探讨促进发展。
2.3融入教学游戏,提高课堂趣味性
游戏是任何一个年龄段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元素,基于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老师应该针对日常的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中的快乐和趣味,积极融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例如:在相关球类的练习中,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自由设计球类项目,并且根据球类项目自主设计相关游戏,例如在篮球的训练中,老师将学生们分成两队,两组学生进行PK进行友谊赛,提高他们的篮球球技,还可以展开定点投掷游戏、花样传球游戏、花样投球游戏,在游戏中提升学生对于篮球的掌握能力,进而增加体育课堂上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4发挥榜样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增强体魄,提升心理素质。因此,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讲述更多的体育健儿的故事,让他们感受体育健儿身上的拼搏不息、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优秀精神,从而以这些优秀健儿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们,让他们认识到应该在日常的体育运动中坚持下来,提高他们的拼搏精神,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同时,通过这些奥运健儿故事的引入,能够对学生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潜移默化中传递的更多正能量。例如:在篮球、足球,排球这样的球类运动中,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中国比较出彩的运动员的运动故事和训练故事,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为国争光,就在于他们锻炼时的刻苦和比赛时的精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艰苦训练,谦逊精神。让他们了解朱婷的故事,感受朱婷坚持训练、持之以恒、努力拼搏的精神,看到朱婷身上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的高尚品德。通过运动明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真正实现体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用体育明星这一他们喜欢的因素也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