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

2020-09-10 07:22董雪张宴硕彭慧彤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董雪 张宴硕 彭慧彤

摘要:全媒体时代不仅标志着媒体的形式、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甚至于价值观念,都极大地受到媒体的影响。本文将从全媒体内容传播的角度围绕大学生社会化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社会化传播内容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化影响因素;大学生;全媒体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51-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KH20180849SK;吉林艺术学院2015学术研究项目“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艺科字第5号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社交媒体这种媒体形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大学生更是成为社交媒体使用的主力军。社交媒体的最重要特性体现在,它能够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让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实现在线评论沟通、交流、互动等社交功能。而社会化指的就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1]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的使用正在对处于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关键阶段的大学生人群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

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研究正处于从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将文化和三观认知标准传递给下一代的重要一环。家庭关系是人建立的第一层社会关系,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大学生学习社会知识和规范、定位个人角色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并不完全来源于主动习得,而是在家庭环境中传递父母所处于的社会阶层和承担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文化标准。毕竟,“社会化不局限于直接的培养与训练。”[2]无论大学生是否认同或接受,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以及习得社会文化的方式。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因为媒体工具的影响,让家庭从家庭结构、规模、经济基础和亲子关系方面相较以前均产生了变化。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体形式逐渐渗透到家庭相处模式中。由此,家庭带给大学生群体社会化的影响方式也随之改变。

(一)沟通机会增加

随着社交媒体工具的普遍使用,沟通成本降低,文字和表情让情感表达和观点传播更加直接外露。诸如微信微博等聊天社交媒体工具的诞生,大幅促进了人际交往与大众传播的效率与范围。这不仅对个体产生了影响,也让家庭即时沟通更加便利。在大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中,尤以微信为代表。“群聊”代替了以往的电话短信,沟通机会增加、成本降低,使得家庭联络频率大大增长。

(二)代际差异愈发明显

全媒体时代使得亲子关系更为亲密,更多的交流、语言符号的来往,让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子女不甚了解的信息迅速跃出水面,并与子女的观念产生碰撞融合。诸如许多家长乐于在网络平台中将自己的家庭生活、亲子活动公开化、喜爱发表“鸡汤文”“文艺体”“养生小诀窍”等。这些父母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则被子女贴上“老土”“无法沟通”的标签。究其原因,是二者的社会发展环境差异导致的,即使是以互联网为桥梁进行交接,短时间内也是难以互通的。

(三)社会化影响的反哺

以往子女受父母影响,现在很多父母消费观、价值观受子女影响,形成社会化影响方向的逆转。全媒体形式下的亲子关系也出现了社会化影响的“代际反哺”,形成了一种新的逆向传承模式。父母与子女在新媒体使用中进行信息对接时,父母的生活习惯、娱乐方式,甚至是价值观、消费观都在受着子女的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程度与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对于新媒体的使用范围不广、接受度较低,代际文化反哺现象尤为明显。

全媒体时代,家庭的边界由此变得模糊,从以往脱离家庭、独立步入大学校园接触外界社会,到如今身在学校,依然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与家庭建构连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分化进程。

二、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施行社会教化的重要场所,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由‘自然人’发展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习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技能的社会化过程。”[3]大学作为施行社会教化的重要场所,对促进大学生社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媒体时代,校园生活将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转变社会角色、塑造独立人格、实现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一)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习得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行为道德规范、参与社会实践等进行自我培养,并从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终转变为服务社会的过程。全媒体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渠道获取海量信息与知识,甚至比在学校获取的知识更为丰富,学校教育的传输只是学生日常所接收信息渠道的一部分。新媒体媒介形式等系列教学资源、传播资源的盛行普及,让高校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更加创新开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各色多样的信息与活跃的交流平台。

(二)师生人际关系的迁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师生关系更为亲密和谐,让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等社会经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是时刻与课堂、教师做伴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示范者。教师不仅在课堂里传授间接经验与创新知识、与学生交流传承社会文化;在课堂外,同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全媒体时代让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变得多样化,在更加细致、认真的交流中,教师能够集中显现自己的指导态度、个性特征,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温和,极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三)校园环境的浸润

大学校园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校园环境中培养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特长。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媒体工具能够更快速得到校园环境的浸润。大学校园除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学生共同活动。原本传统的活动参与方式可能存在信息闭塞的不足,但在全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放大,使得参与更便捷、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变得更大。此外,大学校园中的有各种各样的例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小型社会化组织。大学生参与这些组织都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

三、同辈因素

同辈群体是指“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1]。大学生的同辈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通过与同辈互相沟通交流,共同体验生活、分享经验、相互学习的过程。大学生的在校學习过程中普遍为住校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影响减弱,教师虽然广义上可以成为大学生的朋友,但因为岗位比例、教学配置等关系也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日常陪伴。此时,同辈群体成为大学生群体校园人际互动中最为固定的社会化因素。

(一)学习社交技巧

同辈关系对大学生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未进入大学前,在家庭中,年轻人的地位总是从属的。进入大学后,同辈关系帮助大学生发现了成人社会中可以得到的平等地位。全媒体时代诞生了诸多的社交媒体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媒体工具,使得大学生能够找到和自己背景、年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相仿的朋友。大学生在与同辈交往的社交生活中学习到很多的社交技巧,能够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异,汲取长处弥补不足,学会正确待人接物等,协助自身身心发展,为走向社会提供基础。

(二)满足情感归属

大学阶段是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往往要独自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面对学业的压力、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即将走向社会的迷茫时,难免会出现孤独的心理状态。而此时作为经历与地位都相似的同辈群体,则会在思想状态、生活习惯、社会需求上与他人互相影响。每个人都有“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大学生在共同团体生活中如建立起和谐的社交关系,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就能够得到朋友的关心照顾和提携相助,获得友谊、支持与幸福感,体会到同辈群体的温暖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对于爱与归属感的需求。

全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情感交流平台,他们可以放下心理包袱敞开心扉利用媒体工具进行交流。在面对庞大多样的社交渠道时,适当缩小没有必要的社交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多参与阳光、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建立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积极思考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是有益的。大学生同辈群体在帮助年轻人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方面也十分重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让他们得到精神慰藉与情感满足。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不仅标志着媒体的形式、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发生了彻底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甚至价值观念,也都受到媒体的极大影响。在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有效地利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因素等社会化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4,174.

[2] [美]罗伯特·K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2版)[M].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15:297.

[3] 谢英,童欢.学校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基于教育功能的境脉[J].宿州学院学报,2015,30(11):40-42.

作者简介:董雪(1987—),女,吉林长春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媒体策划,受众市场,媒介传播。

张宴硕(1986—),男,吉林吉林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吉林广播电视台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策划与制作。

彭慧彤(1997—),女,湖南衡阳人,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媒体策划。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