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来
跳绳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由于小学一年级孩子没有掌握好基本技法、节奏感不强和肌肉力量不足的原因,在学习跳绳上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尝试“三位一体”的方法教会学生跳绳,即“老师指导,科学训练;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家长督促,锦上添花”,通过这样的练习,班级中不会跳绳的孩子会跳了,会跳的孩子跳得更好了。
1 问题的提出
1.1 跳绳的好处
跳绳运动项目是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要求的所有中小学生都要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跳绳是一项简便易行、效果极佳的传统体育运动,欧美健身专家称其为“最完美的健康运动”。对学生来说,跳绳能促进其大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能促进脑部的发展,对提高全身关节的灵敏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
1.2 一年级一分钟跳绳评价标准
国家对一年级儿童一分钟跳绳有着明确的评价标准:
优秀级: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自然地放在体侧,并在体侧摇绳,做到跳跃动作轻巧、协调、连贯。1分钟能连续跳绳子100个以上。
良好级: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较好地放在体侧摇绳,做到跳跃动作较轻巧、连贯,做到1分钟能连续跳绳子80—100个。
合格级:上体正直,两臂屈肘基本做到能放在体侧摇绳,跳跃动作基本做到连贯,做到1分钟能连续跳绳子30个以上。
1.3 学生跳绳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跳绳教学前,我对我所任教的一年级五个班级共计245名学生的1分钟跳绳情况进行了一个统计,情况见表一: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优秀、良好的人数只占了总人数的7.75%,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孩子一分钟跳绳的个数不超过60个。可想而知,跳绳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大难题。
2 问题及其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跳绳情况如此糟糕呢?经过对学生跳绳动作的观察,我发现学生跳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2.1 基本技法的错误
许多一年级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跳绳时,由于没有掌握好跳绳的基本方法,从而导致跳绳过程比较吃力,而这与他们握绳、摇绳、绳子的长短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1 握绳的手势错误。一年级的孩子手还比较小,甩绳时,有时会因握得太松而甩开,有时又会因握得太紧,使手无法很好地掌控绳子,导致绳子缠绕住自己的小手。
2.1.2 绳子长短的控制不当。太长或者太短的跳绳,都会直接影响到跳绳的连续性。而一年级的部分孩子没有调节绳子长短的意识。
2.1.3 摇绳的动作不规范。在学生练习时,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摇动绳子的时候双手不会自然下垂,而是伸得直直的,以肩膀为轴甩绳,看起来非常吃力,这样跳绳的连续性就难以保证。
2.1.4 落地时着地点不对。很多孩子在起跳落地时,会全脚掌着地,这让跳绳变得非常吃力。
2.2 节奏感不强
良好的节奏感是跳绳能否连续的最关键的因素。观察学生跳绳时,发现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绳子甩一下,脚却跳两下。二是跳繩时,绳甩到脚边,脚还没起跳,或者是绳子还没到脚边,脚就先跳起来了。
2.3 肌肉力量的不足
腿部力量不均衡,不能双脚同时起跳。左右手、脚力量不均衡,经常绊住一只脚。甩绳时,力量大的一侧绳子速度快于力量小的一侧,原本正常的圆弧形容易变形。而跳绳的时候,人的重心不稳定,使得人容易倾斜。手腕甩绳的力度不够,容易拱着背跳,越跳越低。
这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跳绳的速度和连贯性。而一年级的孩子不管1分钟之内能跳多少个,都还存在这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
3 训练方法和措施
既然已经找到了学生跳绳存在的诸多问题,就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先找出具体原因,然后对班级学生分类,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教师指导,科学训练
作为体育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某一位学生跳绳存在的问题,并能根据其问题采取有效的改正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3.1.1 针对纠正基本技法的训练
① 正确的握绳姿势。握没有柄的绳子,将跳绳两头分表放于手指根部,四肢并拢,将绳绕在拇指食指间,手心略空出握住。
② 量绳的方法。一年级孩子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双脚并拢站在绳子的中间位置,两只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端,伸直两臂略微倾斜向下,拉直跳绳就可以了。
③ 摇绳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在教学时,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我会让学生先进行单手甩单绳,单绳的长度是跳绳的一半,并在地上指定一点(标记出来),老师站在学生的身后,一只手抓住学生甩绳的手,帮学生一起甩,就这样双手交替多练习几次,学生自然就学会了。
④ 跳跃的方法。让学生空手脚尖着地跳,熟能生巧,就能逐步改善脚跟着地跳。
3.1.2 针对加强节奏感的训练
节奏感的训练,我是这样分步进行,循序渐进。首先,空手听节拍跳。
一边拍手一边跳,拍一下跳一下,从慢到快,并配合数数。其次,单手拿跳绳跳。最后,双手拿绳子练习。一开始训练时,老师可以在一旁喊节奏,帮助学生稳定节奏感,慢慢地让学生在心里默念,使其手脚的协调性变得越来越好。
3.1.3 针对改善肌肉力量的训练
肌肉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我会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加强学生腿部和手部的力量训练。如单脚跳、单脚站立、向上向前向后跳等。
3.2 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班级中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能很快掌握跳绳的方法。而一年级的孩子也乐于表现自己,于是我便“将计就计”,根据学生跳绳情况分成若干组(一般三、四位学生一组,其中有一位是跳绳跳得比较好的),让跳绳跳得比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自己这一组还不怎么会跳的孩子。这样不仅解放了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孩子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为了激励孩子,我会根据班级的激励制度(班主任会给变现好的孩子发“进步卡”“好孩子卡”等),如果跳绳有进步奖励2张“进步卡”,同组的组长也能得到2张“进步卡”。此外,还会利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这段时间内跳绳进步的孩子。在同伴的帮助下,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的效果更好。
3.3 家长督促,锦上添花
由于学校体育课时的有限性,使得不会跳绳的孩子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为了让家校形成合力,我会通过钉钉等平台,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会跳但不能很好连贯的,每次练习2——5分钟,一天练习3次。会跳并能较好地连贯的,每次练习1——2分钟,一天练习3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会及时表扬课后坚持练习跳绳的孩子,奖励他们“进步卡”。在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学习跳绳不再是一个难题。
综上所述,面对一年级孩子跳绳存在的问题,作为体育老师,只要能找出其原因,对症下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取得家长的配合,那么跳绳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再是一大难题,反而会成为他们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牛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