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体育作为我国高中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针对高中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田径教学的具体改进策略,为提升我国高中体育教育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学校仍过于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上,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来说,体育课基本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课程,而高中体育教师也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导致了现阶段我国高中生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观念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既能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又能磨炼学生意识品质,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身体机能的锻炼。即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力量、速度、敏捷、耐力等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保证身体能够健康成长;第二个方面是意志品质磨炼。即通过长跑等项目或团队竞技项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以及团队荣誉感;最后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生活习惯。即通过趣味性、科学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其形成日常生活中自主进行田径运动的习惯,将体育锻炼生活化,日常化,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持久发展。
2 高中田径教学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中田径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现状及问题。
2.1 体育教师理论知识薄弱
现阶段的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不仅田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较少,而且怠于进行理论知识研究与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长期使用陈旧的田径教学训练方式。这就导致了当前很多高中田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既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无法产生明显的锻炼效果。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匮乏及研究意识的薄弱,更导致高中田径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2.2 体育教师教育思想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师,普遍教育思想比较落后,缺乏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观念,过度注重体育测试的达标率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另外,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自己都认为文化课程比体育课程重要,从而导致体育课程被挪用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2.3 教育理念缺乏有效落实
现阶段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对于核心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标准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认为上述理论与实际教学内容并不契合,从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新兴教育理念,导致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除此以外,很多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新兴教育理念与田径教学内容的融合能力,导致授课过程中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影响教学效果。
3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田径教学的改进策略
3.1 以兴趣为基础,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中田径教学理念,过分注重学生田径技术动作以及训练方式的讲解,重点突出身体机能的锻炼,而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单一的身体锻炼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强化新时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田径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符合新时代学生兴趣及教学标准的教育思想。例如,结合素质教育理念,以“寓教于乐”教育代替传统“重复训练”教育。
3.2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模式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常见的高中田径教学包含短跑、中长跑、跳远等内容,在传统的高中田径教学中,普遍以針对性教学和单一式教学为主,即针对某一内容,进行若干课时的集中训练或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单一形式的教学内容。这种模式与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不符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及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3.3 以素养为核心,筛选课程内容
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金康以及社会能力四个方面。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筛选与有效组合,对高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身体运动机能以及思想意识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将传统“障碍跑”教学项目进行教学模式情景化创新,将体操垫作为“草地”、将跨栏作为“河流”,将接力棒作为“秘密文件”,通过这种形式的创新,将多种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教学经济情境中,既能够获得身体生的锻炼,又能在思想以上有所磨炼,不仅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吃苦耐劳精神,还等产生努力学习,为祖国富强奋斗的思想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中田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理论知识薄弱、教育思想落后、教育理念不能有效落实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我国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针对上述问题,高中体育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优化教学模式;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科学筛选和组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促进高中学生身心的长久、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