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摄好领导调研活动既是党报摄影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综合能力素养的直接反映。本文立足于党报摄影记者的工作职责,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以拍摄好领导调研活动为主题,重点从领导调研前的充分准备、活动中的精心拍摄以及活动后的图片筛选等方面,深入探析领导调研活动的拍摄实务。
关键词:党报记者;领导调研;摄影照片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146-02
公务活动是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具体体现,是党报新闻记者的重要采访内容,特别是调查研究,是最能反映领导干部一线工作的生动实践。党报摄影记者经常要紧跟领导调研的步伐,现场拍摄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新闻图片。如何通过图片这一直观的形式,直接反映出领导干部在调研活动中关注的重点焦点、情系群众的真情实感、狠抓落实的精神劲头,是党报摄影记者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摄影记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始终坚持党媒姓党
党报是宣传党的政策理论的主渠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党报记者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维护党报的党性原则和权威。一是要保持政治忠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實到日常采访活动中[1]。二是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外界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论影响,始终保持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三是要强化政治担当,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敢于同错误言行作斗争,特别是对社会上的“高级黑”“低级红”要敢于发表正确言论,引导群众自觉主动地与党委政府站在一起。四是要提高政治能力[2],准确把握大局大势,正确理解党的决策部署,自觉从大局的角度、以政治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使新闻作品更好地讲述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五是要严格政治自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践行新闻“四力”要求,带头抵制有偿新闻等歪风邪气,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政治品格。
二、深入了解调研活动
每次领导干部外出调研都有明确的调研目的,要使图片中的场景展现出调研活动内容,不依靠文字注释就能让读者看明白,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活动前做好功课。
第一,要熟悉调研的主题,一般情况下领导每次调研都有一个主题。摄影记者要弄清楚此次调研是基层党建、项目建设、文化旅游、社会治理还是慰问干部群众等活动,在搞清楚领导调研的主题的前提下,查阅有关此次调研主题的背景资料,明确此次领导调研的目的,这样在拍摄时就有明确的方向。
第二,要仔细了解调研行程,对每个调研点的基本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调研主题和目的,选取最有可能出片的调研点,根据所掌握调研点的基本情况,构思出想要的画面,这样在现场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找到抓拍的场景[3]。比如领导调研主题是春耕备耕,到田间地头俯身查看农作物长势、与群众亲切交谈的场面,就容易拍摄出好的新闻图片。而调研过程中的工作座谈会等会议场景则不是拍摄的重点,也不能反映出领导深入现场推动工作的真实场景。
第三,要清楚随行调研的人员,一般主要党政领导干部在一线现场办公时,会有分管副职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同时,在下级部门或地方调研时,当地党政干部也会一同调研,及时汇报相关情况,提出一些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4]。只有搞清楚随行调研人员的基本情况,才能兼顾各个方面。
三、备足备好摄影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摄影记者来说,摄影器材就是武器装备,照相机等相关设备是否完好齐备,直接决定了拍摄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外出调研前,摄影记者要认真检查相机、镜头、闪光灯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相机储存卡是否有预留空间,镜头布、雨衣是否准备妥当。选用合适的摄影器材,也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一般情况下,摄影记者需要配备2台机身及闪光灯,同时还要备齐17~35mm的广角镜头、24~70mm的中焦镜头和70~200mm的长焦镜头等各种焦距的镜头,这样就可以根据相应的空间选择相应焦距的镜头,避免出现镜头广角不够用、长焦段拉不过来的尴尬情况。一般情况下,17~35mm的广角镜头主要用于拍摄调研期间的会议全景以及空间比较狭窄或者一些大的场景。比如调研途中,有时领导干部会入户走访看望群众,这时空间相对比较狭窄,广角镜头更为适宜。但拍摄的同时也要注意最广角端的畸变,没有特殊情况,尽量避免把镜头用到最广角端。70~200mm的长焦镜头主要用于拍摄领导在调研过程中或者会场讲话时的个人特写照片。24~70mm的中焦镜头主要用于农村、工矿企业、建设工地等一些日常调研活动,是平时使用率相对较高的镜头。相机机身方面,要注意选择具有高速连拍、高感降噪功能的机身,这样既有利于捕捉到领导指导工作时的精彩瞬间,同时也能保证图片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技术指数。两台机身搭配不同焦距的镜头,在空间转化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镜头,以免错过精彩的画面,同时有了双重保险,防止照相机出现故障而完不成采访任务。在做好拍摄器材准备工作的同时,要随时关注相机的参数以及拍摄模式,根据不同的环境、拍摄习惯,适时设定光圈优先、速度优先等不同模式,并根据光线的变化,及时调整光圈、速度和感光度,做到三者相互结合、均衡配置。
四、全身心投入拍摄工作
党报摄影记者要拍摄出好的时政新闻照片,必须做到脑勤、眼勤、腿勤。脑勤就是要多思考、多构思,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想要的画面在现场摄影中体现出来;眼勤就是要察言观色,预测领导的行进路线,找准自己的拍摄位置;腿勤就是要时刻紧盯领导的动向,提前卡位,抢先到达最佳拍摄位置。这三点尤为重要,也是整个拍摄过程中的基本素养。
在构图方面,要做到四平八稳,讲求画面的平衡性以及主体的突出。一般情况下,要根据视觉习惯把主要领导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或者居中的位置,使读者能够很轻松地辨认出画面上的主角。细节方面,要时刻关注领导的一举一动,紧盯领导的面部表情,兼顾画面中的其他人员,找准时机按下快门,定格领导调研的精彩瞬间。为了保证画面的成功,一般高速连拍3张左右,防止画面中的人有闭眼睛等细节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在画面中除了主要领导外其他人的形象问题,还要关注图片的前景和背景有没有问题。
在领导的调研活动中,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座谈会、现场协调办公会、汇报会等,这也是领导干部在调研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完成领导的各种会议的拍摄报道任务,对党报摄影记者来说是一门必修课。首先在会议现场要测光,有许多会议室的光线比较复杂,各种光源掺杂在一起,光线分布不匀,光亮反差较大,色温相差也比较多,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学会寻找主光源,判断其色温,然后进行光圈、速度、感光度的配比,并且进行白平衡的矫正,在拍摄过程中还要用闪光灯补光。在用闪光灯补光的过程中,要注意闪光灯补光的位置,是用反射光还是直打。有了正确的曝光参数,才能保证拍摄出来的会场色彩饱满、光线均匀、清晰度高。在完成领导调研活动拍摄的基础上,还应抓住深入基层一线的难得机遇,拍摄一些反映基层动态的鲜活照片,获取更大的拍摄成果。
五、精心筛选新闻照片
后期筛选照片容不得半点松懈大意。精挑细选见报照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5]:一是把好主题关,筛选主题突出、场景鲜明的照片;二是把好画面关,看照片画面是否干净、曝光是否正常;三是把好形象关,看领导神态、表情以及动作如何,随行人员姿态是否得体;四是把好人物关,主要是看照片中需要体现的人物是否齐全。党报摄影记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辨别力,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和分析所挑选的照片,同时还要有深厚的美学功底,确保筛选的照片美观大方。
六、建档归类妥善保存照片
黨报摄影记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影像资料的保存者。针对每一次领导调研活动,都应该整理归类、妥善保存照片。对影像资料的保存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但记录了领导的工作轨迹,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过程。资料保存是否规范和完整,决定了影像资料的延续性,如果每一个摄影记者都能够把资料保存好,通过几代摄影记者的资料就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过程。保存资料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按时间顺序建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要标清时间、人物、地点;二是根据调研的主题分类归口,比如农业、工业、城建、民生等;三是冲洗出照片,标清目录,与刻录成的光盘资料并存。不管是哪一类保存方法,都应该留有备份,建议刻录光盘和移动硬盘同时保存。
七、结语
党报摄影记者担负的时政报道任务比较繁重,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党报摄影记者,就要时刻站在政治的高度,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技能,练就一身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真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勇.党媒摄影记者如何做好图片新闻[J].中国报业,2019(24):34-35.
[2] 李振宇,于财友,邵国良.浅谈摄影记者的三种思维方式[J].新闻传播,2004(01):64-65.
[3] 杨国胜,李丹.做一个善于发现新闻的摄影记者[J].中国地市报人,2011(11):67-68.
[4] 彭文.探析摄影记者进行新闻摄影的主要技巧[J].时代报告,2018(11):136.
[5] 李磊.浅谈新闻摄影记者的基础素养[J].采写编,2020(02):98-99.
作者简介:赵俊堂(1973—),男,山西翼城人,本科,记者,临汾日报社摄影部主任,研究方向:时政新闻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