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洪鸣,90后古琴老师的新“画风”

2020-09-10 07:22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画风学琴古琴

陈佳慧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琴棋书画”的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也以琴为首,苏州更有吴门琴派、怡园琴会的传承。

说到古琴,许多人都会想到一位老者端坐在园林之中、山水之间,悠然抚琴。但如今的都市中,年轻人正在成为古琴爱好者的主力军。住在双塔街道第四联合工作站辖区内的90后创业者邱洪鸣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半路出家”成琴痴

学琴,邱洪鸣算是“半路出家”。他并非从小练习,也不是专业出身,而是在高中时期受到老师熏陶,大学时期开始痴迷于古琴。而他所学的“城市轨道交通”,更是与传统艺术毫不相关的专业。

先来说说高中时与古琴的“初遇”。邱洪鸣的化学老师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这位老师在学校办过琴会,还办过书画展。在他的影响下,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纷纷爱上了古琴。邱洪鸣在放学后交作业时甚至能看到老师们在弹琴。而更多的时候,邱洪鸣感觉到的是古琴对气质的塑造:“老师教高三,还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压力很大,可每天都笑呵呵的,脾气很好。我就在想,古琴果然能让人修身养心。”

高考结束的暑假,经过自己的寻找和父亲的推荐,他来到沧浪琴苑开始正式学琴。都说学古琴枯燥且难以坚持,但邱洪鸣则是一发不可收拾。读大学时需要住校,他不舍得把琴搬来搬去,就坚持双休日回家。每周周五回家练习,练到周日晚上回校。

邱洪鸣练琴很有天赋,动力有很足,从不偷懒。多年学琴,他没有缺过一节课,甚至每天盼望的就是周六去老师那儿上课。在家则拼命练,一直练到手指疼到摸不上弦。

正是当年打下的扎实功夫,为他之后的创业带来了基础。

学琴者“变身”教琴人

大学四年,邱洪鸣痴迷于学琴,也顺利毕业。之后,他从事过半导体工作。但古琴老师看出了他那颗想要完全投身于古琴的心,在肯定他琴艺的同时,也鼓励他从事专业的教琴工作。

事实上,从大学开始,邱鸿鸣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古琴培训机构内兼职担任助教。在老师的激励之下,邱洪鸣决定创业。

创业并非容易事,辞职后,他多方走动,找场地、了解政策,之后走进了社区,并在劳动保障协理员那里了解到街道社区有免费的创业培训课程。在课程里,他学会了核算成本,了解到创业的风险,并且决定尝试多元化经营。

2017年,苏州琴语堂古琴艺术生活馆诞生。期间,他还通过双塔街道第四联合工作站申请到了一笔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一次性开业扶持”奖励,并申请了创业社保补助,了解到一些相关创业免息贷款政策。

“创业虽然是冲动,但对我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他笑着说。

传统艺术“搭配”现代教学

学琴最需要的是专注,但教琴遇到的问题难免有些五花八门。对于邱洪鸣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依旧是在教学中不断鞭笞自己、超越自己。

古琴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成了最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学员一开始就表明态度:“老师,我就想以最快的速度弹出一首曲子。”

古琴与其他乐器最大的不同,便是一开始的“奖励式反馈”少。无论是西方乐器,如钢琴、吉他,还是其他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琴、笛子,都可以很快学会一首曲子。而古琴弦少,对指法要求高,多是古曲,刚学的时候难免有枯燥感和挫败感。“古琴的教学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古曲,动不动还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曲子。用我们听惯了西方流行乐的耳朵来听,肯定有巨大的鸿沟。”邱洪鸣说。

琴家们自嘲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初学者则希望能立刻在公司年会上表演一首《沧海一声笑》。在这样的碰撞之中,抱着“秀”一把的心思来学琴的人,能坚持学下来的少之又少。

不过邱洪鸣作为年轻的古琴老师,在一对一教学的同时,也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方式。老琴家教琴,往往是口传心授,而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手法。邱洪鸣采用的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颁发的统一教材,加入一些练习曲,其中包括“移植曲”,大大增加了学琴的“进阶”感。

但也有许多人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来学古琴。邱洪鸣说,学习古琴其实在技法上来说并不困难,0基础也能学,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文藝并没有边界。琴馆开办以来,邱洪鸣教授了不少人学习古琴,他的学生中,年纪最小的只有6岁,年纪最大的有75岁。他们除了练习古曲,还要学习古曲背后的典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邱洪鸣说,他只是在为古琴的传承添砖加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古琴这门传统文化能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画风学琴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孔子学琴
寻访千年古琴
诗人玩微信,画风很奇特
画风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古琴艺术的发展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