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丹
摘要:本文针对PLC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成展开分析,通过研究自由度及坐标形式、动作顺序的确定、手部结构的设计、手部夹紧力计算、伸缩夹紧缸选择、升降缸的选取、回转缸的选用、液压系统设计、PLC程序编制、1/0 地址分配、液晶显示屏设计等要点,其目的在于提升智能机械手设计水平,提高机械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关键词:PLC控制技术;智能机械手;动作顺序;坐标形式;伸缩夹紧缸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产品质量和功能性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依靠人力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智能机械手的出现,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加快了产品的生产速度,而且机械手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操作,产品的精准度也有了实质上的提升。PLC控制技术作为当下应用体系比较成熟的技术内容,通过将其应用到智能机械手设计过程中,对于进一步优化智能机械手性能有着积极地意义。
1 PLC控制技术相关内容论述
1.1 工作原理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是依托于数字化技术与其他存储系统来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存储等过程的科学手段。在智能机械手工作过程中,PLC技术主要的工作任务是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和存储,在遇到相关性问题之后,可以及时通过系统来获取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从而起到辅助工程顺利推进的作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可以借助系统中的传感设备来完成数据信息采集的作用,并且在接收数据信息的同时还会对相应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等操作。其次,完成初步整理的数据信息会依托于网络开始传输,在传递到主单元结构之后,主系统会对其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下达相应的控制指令,在执行单元完成控制之后,又会反馈到主系统当中,确定其没有问题之后,完成一组指令操作。最后,存储系统会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存储,同时还会对结构进行关键词设置,便于后续系统法信息的调取,提高相关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
1.2 主要构成
PLC控制技术作为应用体系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功能性。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由许多的模块结构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①电源模块,工作是提供整个系统运行时的所需动力,该模块至少由两组电源组成,一组为常规电源,作为主电源,另一组为UPS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②存储模块,其工作内容是对目前系统的运行数据参数进行采集、整理,为智慧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目前云存储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这也成为了信息存储模块的新载体。
③信息采集处理模块,该模块是对运行数据进行收集的系统,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信息收集、分类、汇总等工作,从而提升数据信息内容的可靠性。
④数据传输模块,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信息传递、接收等操作的工作模块,也是串联其他模块的重要载体,为后续工作的稳定推进奠定基础。
2 基于PLC控制的智能机械手设计要点
2.1 自由度及坐标形式
所谓机械自由度主要是指,机械手整体结构可以进行独立活动的范围。智能机械手本身的灵活度相对较高,那么在PLC技术的帮助下,其自由度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顺利的完成伸缩夹紧、机械升降、回转等操作。坐标形式是进行PLC控制时,用来辅助机械手顺利完成指令的运动轨迹。在具体的应用阶段,常用的坐标形式有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多关节式,以直角坐标式为例,其主要用来辅助机械手完成平移、升降等直线操作,缩短了机械手的操作距离。
2.2 动作顺序的确定
智能机械手的工作过程自由度相对较大,但是也会有一套操作程序来圈定其工作范围,以此来确保结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设计成遵循“伸长→夹紧→机身上升→机身旋转→松手→机械手回缩→机身降低→机身回转→待机状态”的程序流程,并且在工作阶段可以根据PLC控制技术的调整指令,灵活进行变动,以此来提升机械手工作阶段的自由度和灵活性[1]。
2.3 手部结构的设计
在智能机械手的设计过程中,手部结构设计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决定了机械手能否顺利完成抓取动作。在具体的设计中,常用的手部结构设计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夹钳式手部结构,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夹钳式手指为两指夹钳式,对于一些特殊性较强的产品,如易碎品,则会使用三指夹钳来提高操作过程的稳定性。此类结构适用于形状比较突出、具备一定高度的产品,一般不用于曲线型产品抓取[2]。
第二,吸盘式手部结构,即手部结构制作为类似于吸盘的结构,借助电磁原理来实现构件的取放。在具体选择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从而提高手部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2.4 手部夹紧力计算
为了确保结构夹紧时力度的合适性,在智能机械手设计阶段,还需要对手部夹紧力进行计算,从而在不伤害构件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构件的传递工作。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以下公式N=aP/2b。其中N表示智能机械手的夹紧力;P表示机械手活塞桿提供的驱动力;a表示机械手手指从回转支点回到对称中心的距离;b表示机械手手指从回转支点回到钳口中心线位置的垂直距离。而PLC控制技术在此环节则用于灵活调整各项参数,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零件抓取要求[3]。
2.5 伸缩夹紧缸选择
在伸缩夹紧缸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手部夹紧力计算结果来完成筛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查询相应表格数据来得到伸缩夹紧缸需要满足的最小数值,这也是帮助企业节约选择成本的重要途径[4]。但是在具体选择中,也需要考虑到工件的自重,部分工件的重量相对较大,那么为了确保所选结构的适用性,也需要适当提高伸缩夹紧缸的参数。并且还需要在结构的受力方向添加一个导杆结构,和在伸缩夹紧缸下方安装配重,重量结合实际来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作业过程的稳定性。
2.6 升降缸的选取
在升降的选择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手部夹紧力计算结果来完成筛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方式便是查询参数对应表格,从而参数的允许值,确定结构的合理范围。同时在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工件的自重,部分工件的重量相对较大,那么为了确保所选结构的适用性,也需要适当提高升降缸的参数。并且还需要在结构的受力方向添加两个导杆结构,以此来平衡结构的升降过程,并且也需要在结构下方安装配重,重量结合实际来进行选择,从而提高机械手升降过程中的稳固性[5]。
2.7 回转缸的选用
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可以得知,一般情况下,智能机械手的回转角度或超过100°,那么在选择回转缸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角度的承压情况,参考手部夹紧力计算结果,选择相匹配的回转缸结构。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对结构的稳固性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情况,可以参考2.5和2.6章节,同时将PLC控制结构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此来确保回转缸工作状态的稳定性[6]。
2.8 液压系统设计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智能机械手驱动来源方面,会选择液压系统来提供机械手动力来源,而且液压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机械手应用阶段的灵活度,使其能够顺利完成一些应用操作。在具体的设计阶段,需要对所设计机械手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解,如工作负荷、任务种类、工作环境等,根据此类内容来完成液压系统参数的选择。而且还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液压系统当中,对于系统目前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在出现不合规问题后,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7]。
2.9 PLC程序编制
在智能机械手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到PLC程序来完成智能机械手运行参数的控制工作。目前机械手的工作任务复杂度、精准度正在不断提升,若依靠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对此借助PLC程序中的各个管理模块,对于智能机械手目前各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如果出现了异常运行数据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起到了及时止损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模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内容尽量细化,从而提高管理过程的精细化。
2.10 1/0 地址分配
由以往的PLC管理经验可以得知,在智能机械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许多的开关来完成运行控制,同时每个开关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对此,PLC技术在智能机械手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会将这些开关的1/0地址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在下达指令后,可以有目的性地输送到某一区域,这也提升了信息传输的及时性,提高了机械手工作状态的灵活度。
2.11 液晶显示屏设计
除了上述设计内容外,对于液晶屏进行优化设计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显示屏是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需要具备控制简单、兼容性强等优势。因此在对其展开设计时,需要提升接口设计的兼容性,而且转换板也需要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能够准确显示运行信息,以此来提高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上述操作分析后可以得出,PLC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并且智能机械手在完成调整之后,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完成相应的操作指令,由此可见,将PLC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机械手结构当中,不仅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而且对于加快机械手智能化发展速度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睿,蔡颖华,李娜,秦薇,胡诗悦.用于瓶装奶检测和搬运的多自由度智能机械手的三维建模设计[J].机电信息,2020(18):106-107.
[2]刘景铭.基于Arduino红外控制的智能机械手的设计[J].科技风,2019(12):7-8.
[3]雷歌,殷凤来.智能机械手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J].無线互联科技,2019,16(04):133-134.
[4]雷小舟.基于视觉伺服的智能机械手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5]张亚运,欧元贤.钻石抛磨智能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7,45(15):15-19.
[6]智能机械手完成电子设备搬运与状态监控[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7(15):13-14.
[7]孙江波,王翠,荆强.镁合金材质智能机械手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7(19):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