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末掀起的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推动了男女平等的议题进入大众视野。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文化产品引起受众的关注。然而在当今大多数“大女主”影视作品中,媒介中呈现的女性形象依然存在着传统偏见思想。本文以2020年7月暑期热播剧《三十而已》为例,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当今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从文化工业、父权思想遗留以及女性本身3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形象;影视作品;《三十而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120-02
一、女性主义的批判思维
女性主义是一种学术作品与实践体系,是为了结束性别主义、性别剥削、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促进两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是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切入不同的研究领域,探求两性差异和性别话语在社会中构建的权利关系的一门学术研究。
二、文化工业生产下的女性角色
“工业”并非指严格的生产过程,而是指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文化工业的技术是扩散的、机械复制的技术,为了实现生产效率和消费的最大化而生产,不同文化类别都具有统一性。文化工业的产品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当今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泛滥,然而其中的女性角色形象逐渐产生了标准化、同质化的现象,加深了受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些污名化和框架隐藏在这些剧作之中。
(一)刻板化的女性形象
著名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曾提出“刻板印象”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1]其指出人们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这种观念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而大众媒介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三十而已》抓住女嘉宾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所营销的女性主义的舆论风口,借宣扬30岁的女性依旧美好,达到电视剧开播前的舆论造势。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营销宣传的影响下,“又美又飒”是当下舆论对“30+”女性的形象塑造。《三十而已》看似在宣扬30岁女性的独特魅力,但展现的却是30岁的女性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规训,而对自己提出的严苛要求。剧中,家庭主妇顾佳的角色塑造便体现了30岁女性为了符合这种期待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顾佳的角色塑造是媒介中女性形象刻板化、扁平化的缩影。为了成为几近完美的贤妻良母,她每日早起练空中瑜伽,为丈夫的事业费尽心思,“兢兢业业”地生活。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连续剧《渴望》对刘慧芳的角色刻画,为今后影视剧中这种贤妻良母的形象下了定义,给受众留下了好女人必定是为家庭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刻板印象。似乎30岁女性的美丽无关气质与智慧,而是取决于是否把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扮演好。
(二)污名化的女性形象
现代影视作品中,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逻辑思维,即女强男弱的爱情与婚姻结果往往不如意。如果一个女性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比较独立,那她往往会被冠以“铁娘子”“女强人”这样的名号。试想社会中可曾出现过“铁男子”“男强人”这样的称呼,类似于这种的“铁”“强”实质上就是对女性的污名化,在这样的称呼逻辑之下,暗含的就是对女性本应不如男性的默认,甚至是一种对女性拥有强能力的讽刺。
剧中顾佳虽为全职太太,可她在事业上过人的天赋和敏锐的商机嗅觉,并没有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较之于对30岁女性在拥有一定人生阅历后所呈现出的沉稳与理智的赞扬,顾佳反而被贴上了过于强势的污名化标签,成为其丈夫口中为自己出轨过错买单的借口。
(三)框架中的女性形象
当今家庭伦理题材的影视剧中,出轨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桥段。然而在这种剧本框架中,婚姻中出现的第三者基本都是女性。对第三者的描绘框架也缺乏对其生活的刻画,没有原因的支撑,被构建成扁平的“坏人”。
本剧中,顾佳和许幻山的婚姻也是因许幻山的出轨而破裂,剧作把第三者林有有这一角色刻画到了极致,其是一个纯粹的坏人,没有道德、自尊和分寸,把自己女性的姿态放得很低。相反,剧中的角色钟晓阳对已婚女性钟晓芹超出同事之外的关心,虽然并不是造成钟晓芹离婚的原因,但这种同样是对已婚人士的爱慕,林有有是道德的沦丧,钟晓阳反而是舆论中占据优势的阳光大男孩,在剧中刚出场时没有受众质疑他的行为道德。
三、父权社会不平等的思想遗留
(一)父权社会的认知观念
美国女性主义者凯特·米利特认为:“父权制不仅包括男性长辈对晚辈的统治,而且包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父权制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关系,男人们在其中支配、剥削和压迫妇女们。作为一个概念,它界定了两性之间不平等的关系。”[2]男权文化中,为家族、家庭延续后代是一个女人婚后的义务,甚至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
由于男女先天的身体构造差异,女性常常被定义为“生育者”。这种定义使两性的生理性别延伸影响到了对社会性别的定位,这种被扭曲的社会性别观念在加深。在传统的生育观背后,隐藏的是社会两性秩序的不公平和女性被桎梏于家庭的现实。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波伏娃曾说:“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变成的。”[3]从中可以看出,女性本身大多數并不是符合其生命逻辑的一种真实而自然的存在,是被文化塑造而成的。
(二)平权口号下潜意识中的性别秩序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社会认知、观念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由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变。同时,作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这种塑造女性成长的形象也被烙上了消费主义的印记。王漫妮名字谐音“want money”,需要邮轮来激励自己成长;顾佳需要通过一个爱马仕包才能让自己跻身上流社会。
然而王漫妮的豪华邮轮之旅是幻想能有一个改变命运的“邂逅”,她如愿以偿地遇到了梁正贤,通过他的交际圈拓宽了眼界;顾佳打进贵太太的圈子,是为了给丈夫争取商业合作,从而使丈夫的身价增值,提升自己在圈子里的话语权,由此形成利益循环。男朋友和丈夫的实力决定了女性的眼界和地位,女性独立的背后是父权制的阴影。
四、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自我反思
(一)凝视与被凝视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脑在自我互动时会出现他人期待的印象。然后自我沟通,对自我采取行动,使之符合社会期待,成为新的行为主体。女性在日常生活行动时,会根据既有的经验进行反思作出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大众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都会影响女性在自我凝视时做出符合父权阴影下的行为。
而女性在社会中被凝视的视角也是外貌、家庭角色等方面。自古便有“女为悦己者容”,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对人的阐述中就表明:男人多行动,女人多展示。男人看女人,而女人则看自己被别人看。
(二)集体的无意识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最早提出“集体的无意识”这一概念,他认为,集体的无意识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部分,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定式。如果一群人已经产生了一种观点,并以此为依据行动后没有产生相应的强烈后果,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于是众人的无意识汇聚成流,造成了“不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的集体无意识。女孩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像个女孩子,要文静。如果太活泼,就会被叫作假小子。这种从父系社会延续下来的不成文“女性标准”,便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体现。不是符合生命特征,而是被文化塑造而成的。
五、大众媒介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真实图景,承认两性差异
平等不是相同,打着平权的口号,把男性能做什么女性也能作为目标,并不是平权的标准。好像“像个男人”,才是独立的女性。这种逻辑潜意识里还是男尊女卑的遗留思想。男女平等,不是意味着男女相等,而是女性和男性一样有展现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机会,是不应该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女性在事业上的成功。社会、媒介、大众不应只关注她们为人妻、为人母的功能性存在,而忽略其个人的特质和意趣。男女有先天性的生理差别,但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应被差别对待。
影視剧媒介中女性角色的呈现应更饱满,不仅要正视两性之间的差别,更要注重两性所特有的品质以及共同点。
(二)平衡议程设置,促进两性平等
媒介在报道男性成功人士的议程中,对其专业领域的成就和人生经历的叙述占较大篇幅。在对女性的报道中,个人特质和见解常一笔带过,最终的落脚点终究会回归到家庭、身材等。据《工人日报》报道,调查显示,81.96%的女性认为大众媒介在报道时存在对女性的偏见。比如在一些报道中,女性司机被默认是“马路杀手”;女性如果遭遇强奸,一定是因为穿着暴露;30岁不结婚的女性,其生活就不会幸福,等等。
每个个体都是丰富的、立体的。除了感情生活、身材形象之外,女性还拥有其他很多独特的精神品质。媒体对受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既然拥有这种影响力,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对男女的议程设置中,应使其呈现平等的媒介形象。
六、结语
现代媒体塑造的看似独立的女性形象背后依旧隐藏着传统父权思想的规训。大众媒介呈现的对女性的偏见也会固化受众的思维,从而影响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虽然男女平等的口号已人尽皆知,但并未实际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女性主义运动不会结束,工业化生产的媒介女性形象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跳脱既有的框架。但作为受众的我们,应当具有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而不是对社会既有的标准只是接受和认同,成为单向度的人。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M].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67.
[2]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86-92.
[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145-158.
作者简介:刘雪婷(1999—),女,河南三门峡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