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作为群众与政府的“传声筒”,是节目的招牌和灵魂,在播音中要能够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表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体现时代要求,深入生活以培养情感;适度把握情感的运用节奏,注重情感调整,既要“真”实,也要“真”情,以亲切引起共鸣。只有做到这些,并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稿件,真正用心、用情感把信息传达给受众,才能更好地打动受众,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营造一种和谐亲切的情感氛围。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人;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103-02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作为群众与政府的“传声筒”,是节目的招牌和灵魂,只有在播音中认真钻研稿件,真正用心、用情感把信息传达给受众,才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节目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打动受众,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
一、以正确的情感表达引导人
主持人在一档新闻节目中起关键作用,主持人的言行对受众的影响很大,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播报新闻时,主持人除了要准确地传达出新闻的信息,还要充当党和国家的“传声筒”,所以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对稿件负责,对镜头前说的每一句话负责,还要对党和国家以及受众负责。
从情感方面来讲,主持人拿到稿子后,要认真感受稿件内容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还要迅速调动自己的情感,确立新闻的感情基调。在具体的播报过程中,主持人的情感基调还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保持高度一致,不能用个人情感代替。例如,在2020年6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节目开场把儿童节与疫情结合,为我们讲述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习总书记的寄语温暖激励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主播康辉在点评中说:“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凝聚着对少年儿童的真挚关怀和殷切期待,温暖激励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知识本领,将来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他的语言温暖又掷地有声,感情基调也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样的语言很有引导性,能够让受众对当代少年儿童的明天充满期待,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深入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表现要有感而发,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各方面的情感表现符合节目的氛围和受众的需要。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充满激情、鼓动人心的话语不同,现在社会繁荣、稳定、和谐,新闻播音的言语应该亲切、自然、明快。
新闻播报时,主持人的情感要根据稿件起伏变化。要培养这种情感,主持人必须深入基层生活,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想法,播读稿件时,才能将平时的积累与稿件的内容相结合,将主持人真实的情感融入稿件之中,准确、自然地传递出新闻的内容。例如,在中央电视台“2020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中,主持人拜访了即将脱贫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的唐小松一家。在春节到来前,他们在欢声笑语中第一次拍摄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通过主持人的采访,我们了解了唐小松一家在脱贫之前的心酸过往,而现在脱贫的唐小松一家的生活状态,正是整个团结村居民生活的缩影。专题报道中,主持人就是因为能准确感受到百姓的想法,才能如此成功地将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给受众。
当然,主持人除了要深入生活,还应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转化为自己的个人体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受众。
三、适度把握情感的运用节奏
新闻是公正客观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情感要真切,发自内心,把握好情感的“度”。在具体的播报过程中,情感的运用要有分寸,做到有情有理、适度得體。
不管什么类型的稿件,主持人的开心或悲伤,都应该是真实的,但表达时情感要含蓄。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在处理新闻稿件时,情感的拿捏就恰到好处,可以恰当得体地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在2020年3月10日的《新闻联播》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海霞播报稿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海霞这段播报,情感表达收放自如、内敛含蓄,不仅给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带去了希望与信心,也增强了全国受众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
同时,还要注意一条稿件的基调要和稿件的整体风格相符,感情基调不能起伏过大。在新闻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不能一会儿用难过的基调表达,一会儿又开心地表达。因此,主持人应该适度地把握情感的运用节奏,不要大起大落。
四、在新闻播音中要注重情感调整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有自己的个人阅历、情感态度,这是正常的。但在播读新闻时,主持人要从稿件内容出发,准确地将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在传达的过程中,除了新闻中包含的情感之外,主持人不能加入个人的情感。主持人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导致主持人情绪低落。这时候,主持人要调整好个人情绪,不能影响到工作状态,需要理智、恰当地把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
那如何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度”呢?作家徐迟曾说:“朗诵者应该进入到诗人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把诗人在创作时燃烧着的思想感情,再一次在朗诵中燃烧起来。”[1]虽然他说的是诗歌朗诵,但是道理和新闻播音是类似的。把新闻内容中的感情基调在新闻播音再创作的过程中,拿捏得体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播出“活”新闻。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在技法上犯错误,再好的意图也无从表达。”[2]新闻播报也是如此,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主持人的个人体悟再深刻,个人的感受再强烈,都是徒劳的。例如,在2020年5月9日的《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中,主播海霞就“撒谎上瘾的美国政客假戏难演”进行播报:“美国首席外交官曾经洋洋自得地介绍他在中情局期间的为人处事之道是‘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套无底线的无耻手段,居然被完美复制到美国政府的疫情防控之中,让世人见识了所谓的‘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究竟是什么货色!假情报、假数据、假援助……美国某些政客疯狂地使出一切肮脏手段来攻击中国,恰恰暴露出他们越来越深的焦虑恐惧。”在这段评论中,海霞很好地把握了情感传递的“度”,拿捏自如地把某些美国政客的丑陋面目揭露了出来,准确地传递出了本次评论的情感态度。
五、新闻播音要有真情实感
当新闻节目主持人投入真情实感播音时,他的一切情感都是不自觉间的真实表达。只有真实的感情迸发,才能够打动受众。例如,在2019年11月26日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就“家暴,如何让沉默者不再沉默”这个话题发表看法:“打老婆,或者说打女友的男人还能叫男人吗?我认为不能叫。那至于还能不能叫人,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男人打女人不就是因为你有劲吗,其实这种行为,特别地没劲。有这样行为的人与其说是男人,一不注意就滑向了烂人,所以该收手了,法律在这儿呢。”白岩松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真实地表达出了施暴者多么恶劣且令人讨厌。这种直接、真实的情感表达,最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高尔基在《新闻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中提到,“新闻言语的表达是越质朴越好”“真正的智慧通常是用很质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言语越朴素越形象就越容易领会”。[3]同样,作为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真实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真实的情感渗入,可以给电视新闻带来活力,可以体现新闻节目的内在质量,更可以使新闻传播体现出个性化特征。
六、以亲和力引起共鸣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一档节目的灵魂,他们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能够让受众得到一定的审美享受。主持人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其言行举止都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因此亲和力就成为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努力完善的一个方面。
亲和力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表达真实情感的时候体现出来的,真实的东西不一定是赏心悦目的,但赏心悦目的东西一定是真实的,因为真实往往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在具体的新闻播报过程中,真实的语言、适当的情感表达都能够使受众与节目主持人产生思想感情的碰撞,以此達到节目宣传的目的。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海霞就是一名很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海霞经常以平和亲切的语言叙述新闻事实,把国家大事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就像是在跟普通老百姓聊家常似的。这样既能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又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海霞朴实大方的着装、抑扬顿挫的语言、善解人意的眼神以及亲切自然的笑容都时时刻刻透露着温暖,让受众感到舒服,这样既传达了新闻内容,又真切地表达了情感。
七、结语
一名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总是把真实的情感传递给受众,即使新闻的内容是对生活的客观描述,主持人也会适当升华,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引发受众收看节目的热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培养真情实感,用真实的情感基调播报新闻,把握好情感节奏,如此才能得到受众的青睐,播报出受众喜闻乐道的新闻。
参考文献:
[1] 华音.谈播音创作的时代感[J].理论观察,2001(3):131.
[2] 王华伟.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5):56.
[3] 高尔基.新闻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M].王庚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69.
作者简介:李琳(1989—),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主持艺术学、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