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时代:扩张的自由还是收紧的牢笼

2020-09-10 07:22胡谢如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美图

摘 要:现代化带来一系列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进一步解构。隨着Web2.0时代的到来,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发展成熟并市场广阔,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凸显,个性甚至成为获取社交资源的重要因素。美图APP应运而生,赋予用户更多印象整饰方式的同时重新定义了网络社交的规则、限制社会对于美的选择。美图APP从一种单纯迎合市场审美以及习惯的商业APP到悄然控制审美,成为美与潮流的制造者、引领者,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符号。

关键词:美图;社交媒介;技术赋权;消费社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55-02

一、出生在消费社会

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生活方式的变迁,商业极度发达,消费成为生活无法回避的主题,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商业行为无孔不入,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观看娱乐视频时插播的广告和主播的“推荐”、各种自媒体软文形式的商品推荐、快消品牌的风行和电商的繁荣……我们确实出生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消费社会,消费行为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日渐隐蔽。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1]中提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单纯地为商品的实用价值付费,更多的是为商品蕴含的“符号”“意义”付费。通过这种消费来寻找某种“感觉”“体验”,获得某种“意义”。符号多样且有阶层划分,具有象征性,人们根据不同阶层的能力和个性加以选择,因而现代社会的消费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流行文化大行其道,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消费社会中,只有成为符号的物品才可以成为消费的对象,美图APP的出现就是对消费社会的一种反馈。使用美图APP的行为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是人们使用社交媒介所产生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重点是集体主义,个性更多被压抑。而在新媒介环境下,这种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构,用户主体性地位得到凸显,个性得到解放甚至是提倡。例如,在微博平台中,“标新立异”成为个体获得关注以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筹码。

经过逐渐发展,美图APP已经成为很多用户日常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流行的一部分。《走近科学:那些社交圈时髦精不会告诉你的东方秘术》[2]是美图公司于2018年在官方微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美图产品在全国有1/4的受众,月活用户3.5亿。使用者通过美图APP中“滤镜”“贴纸”“马赛克”等功能装饰自己的“前台”,更便捷地抹去不适合展出的“后台”,营造出心中最理想的自己。在消费时代,人们通过消费带有象征的符号的商品来建构地位和身份。通过美图APP对诸如旅行的地点、展示的社交活动与对象、环境氛围高级感的修饰与营建,建构用户的身份地位以及审美、社交资源等形象。用户正是通过使用美图构建自己,给自己加上专属的标签。

二、从使用看心理

通过文化消费,Web2.0时代下的用户在消费场景、行为、心态上都实现了更新,由此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身份标签。但是正如美国网络研究专家埃瑟·戴森在互联网刚刚普及时说的那样:“网络会给人类机构带来深刻变化,而对人性则没有什么影响。”互联网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心理机制仍然是研究各种传播现象的重要因素,谁抓住了人性的特点,谁就获得胜利。

服务业的更新换代和蓬勃生长正反映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惰性。[3]人性是懒惰的、被动的,相比主动去学习专业的Photoshop或者刻苦运动保持好的身材体型,美图快捷、技术门槛低、耗费资金时间成本小的特点更加适合大众日常使用。美图APP的出现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技术赋权,与其说是用户选择了美图,不如说是美图给用户提供了选择。与其说是用户选择了更方便快捷的美图,不如说是美图的技术给了用户一个通往新生活方式的出口。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沿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流动,关系渠道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流动的广度,传播者之间则争夺用户“关系”。[4]这其中,社交和分享激发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活力。基于社交的需要,使用美图修饰过后的图片通常会用于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发布,用户分享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都成为衡量其社交货币价值的重要参数,这些平台(如微信朋友圈)相当于每个人的社交货币。美图的适当利用可以增长我们的社交货币,美图多样的功能有助于挖掘照片的主题。再者,通过贴纸等功能可以凸显主体个性,向他人展现自己的审美、思想观念、能力等。最后,不同用户通过点赞、评论、弹幕等形式互动反馈。社会归属感以及与他人的联系感就是社交货币所购买来的产品。

对美图APP的广泛需求也体现了用户对自我的关注以及对印象整饰手段的积极运用。人们使用美图APP美化自己,不只是为了取悦自己,也暗含着对他人审美和接受能力的评估,也即暗含着对他人反馈[5]的期待。不难发现,这一系列的行为之下,是一系列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库利提出“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米德认为人有“主我”和“客我”。和他人的期待、评价相一致的、概化的形象构成了“客我”,而个人冲动的、充满欲望的、无约束的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就是“主我”。[6]二者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有了美颜滤镜的加持,用户更容易得到正面反馈,获得一个理想“镜中我”,同时也用美图维持“客我”。可以发现米德、库利等学者的理论如今仍然适用,这只是新形式包装下人性不变的演绎。

三、自由的曙光还是新的技术牢笼

(一)技术赋权下的解放

应当如何定义美图进入我们的生活?单从日常的角度来说,我们似乎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专业的修饰图片的权力下放至普通大众,技术赋权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在花费成本更小的前提下,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也变得更加关注自己,学会在镜头下审视自己、欣赏自己。有研究者发现,正处于“第三年龄”(退休期)的中老年女性,在新的媒体技术上总是浅尝辄止,但她们借助手机拍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情感表达和心理调适。[7]通过手机拍照与美图,这类女性群体获得了在网络社会中的一席之地,逐渐完成了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主体性建构,并由此构建起本群体的网络社区,展开社会性质的互动。

上层阶级建立严格的城市功能区划以及用商品价格等区隔开来的阶层划分,无不體现出上层阶级建构的严密的阶层与秩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美图创造的潮流体现了一种微观政治的进步,技术赋权使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美图这种更加灵活便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审美活动与体验,是一种逃离和解构,[8]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另外,美图虽然提供了既定数量的美颜滤镜功能与贴纸、画框等工具,不具有绝对的自由,但美图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是一个未完成品,最终意义还是由用户自己生产。

(二)正在收紧的“渔网”

首先,使用的多义性不等于多元性。当我们还在欢呼这场自我审美的盛宴时,已经有人率先发现了“正在收紧的权力之网”。在商业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从受者出发的传播学理论——使用与满足。该研究认为受众有着特定的“需求”,个体接触媒介基于特定的需求来“使用”媒介并得到满足。该理论认为受众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而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美图APP在设计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市场调研和调试,从而制作出一款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可以让我变美,我很喜欢也很好用”的APP,而调研工作与设计调试工作没有做好的APP就有被淘汰的风险,看似是用户占据主动权,但不能大意的是,使用的多义性不等于多元。

人们进行“印象整饰”,装饰“前台”,取悦自己,又期盼获得他人积极的反馈,然而在长期使用社交媒介的过程中,未经修饰的痘痘、黑眼圈、不尽完美的五官和体型、法令纹和凌乱糟糕的背景以及乏味的拍摄逐渐被排除在视线之外,人们积极反馈那些精致的、美的,并通过反馈在社交APP上形成不成文的社交货币的评估规则。看似可以自由使用、搭配美图工具的用户实际上也是在理解了制作者的编码后再进行创新或者说“反抗”的,本质上没有逃离出权力角逐的棋局。[8]用户仍囿于定义好的“流行”“可爱”“成熟”“多金”“帅气”等标签。正如齐美尔的都市文化理论当中对流行文化的看法,[6]他认为时尚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某种生活方式,在社会平等化与个性差异魅力之间妥协,现代性一方面使个性本身独立,另一方面又使这种个性淹没于体制化的社会,从而丧失个性。

同时,网络社会中的权力分布是网状化的,没有人拥有真正的权力,但是人人都是权力的生产者以及执行者,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处于一个只有舞台看不见隐藏在幕后观众的影院中,而我们每个人都处于这个舞台,我们展示自己,接受审视,并不断估计他人审视自己的结论,同时,我们也是隐藏的观众,隔着屏幕审视别人。如今人们生活在福柯所说的“全景式监狱”中,自我取悦和审美只是名义,在这个形式下,我们被规训,接受新的使用照片的规则、接受定义好的审美。

使用美图、“精装修”社交前台的习惯并不流行于所有国家与地区。使用美图的现象在中国的火爆程度是西欧及其他国家比不上的,更有外国人表示:难以接受美颜相机下的自己,因为那不是自己了。而在中国,更多人习惯使用、透过滤镜去审视别人。显然,美图APP这种成功的商业产品类型抓住了人性,成功在中国推广并影响了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图APP从一种单纯迎合市场审美以及习惯的商业APP到悄然控制审美,成为美与潮流的制造者、引领者,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符号。

四、结语

技术赋予人类丰富的选择和更多触手可及的权力。美图APP提供了更多修饰照片的渠道,并释放了相当一部分群体的表达欲望,赋予用户“方便修饰的美丽”“可以改造的印象”……表面上看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自由狂欢,但我们也应当看见,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其内核都是对人性深入的了解与挖掘。对技术的使用也潜藏着人类亘古不变的心理机制,满足了人类根本的需求,如衣食住行与社交等。

谈起“自由的狂欢”未免为时尚早,在技术赋权的洪流之下,人类除了怀着强烈的自信与不竭的动力继续向前发展,还应该重新正视其在层层技术包裹之内最本质的自我。美图APP从一种单纯迎合市场审美以及习惯的商业APP到悄然控制审美,成为美与潮流的制造者、引领者,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符号。在这股浪潮之下,我们应当看到表面“赋权”的应用之下还潜藏着对审美“控制”的影响,从而反过来制约人们的“审美自由”,扩大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对这些“便捷的技术”抱以警惕。

参考文献:

[1] 让·鲍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22-29.

[2] 王爽.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真照片了[J].中外管理,2019(8):59-61.

[3] 彭兰.新媒体用户:更主动还是更被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12-15.

[4]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22.

[5] 彭兰.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J].现代传播,2018(12):14-18.

[6]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1-52,56-57.

[7] 陈力丹,夏琪.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18.

[8] 杨萌,余红.“后美图时代”出逃、抗争与转移[J].新闻论坛,2019(5):52-55.

作者简介:胡谢如(1998—),女,安徽无为人,本科,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美图
美图T9:上大屏大声说爱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切出来的美图
这一辈子可能都看不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