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媒体发展新环境,需要运用媒体变革思维,通过积极探索电视节目短视频化、文字碎片化表达、新闻内容深一度等方面,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新闻舆论传播格局,使主流声音实现更快更广的传播。
关键词:媒体变革思维;短视频化;文字碎片化;内容深一度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171-02
当媒体融合的脚步越来越清晰,当5G网络落地的布局越来越细密,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我们需要在节目生产传播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采编流程、拓展丰富作品内涵、无限延展有效传播的渠道触角,力求运用媒体变革思维,使主流声音更快更广地传播。基于县级媒体“新闻立媒”的不变思路,本文探讨的层面以新闻宣传节目为主。
一、5G铺设黄金大道,视频表达成主流
媒体融合的加快,尤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推进,“小巨人”式全媒体横空出世,出现了更多更广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即“四全媒体”,是有能力、有资源、有平台的短视频“生产商”。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快,短视频的传播将获得更畅通的通道,这不仅体现在社交节目、人文节目上,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也必将走上5G网络信息黄金大道,从而加快现代传播格局的变化。因此,对主流媒体来说,新闻宣传节目的短视频化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方向,而且会渗透到常态节目、主题报道等各个层面。
(一)常态节目的短视频化
首先,在视频表达成主流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将生产更多的短视频新闻产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可操作性,会选择传统新闻产品和短视频新闻产品套作,即实现题材共享、形态相近、节目互通。
短视频新闻产品需要用新闻标准找选题,用电影标准讲故事。对于县级媒体来说,这样的新闻选题不一定天天有,但肯定時时有,需要记者用发现的眼光,在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中捕捉亮点。比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2020年2月推出爆款短视频《有我在 不停机》,短视频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江阴百瑞佳无纺布公司春节期间生产线24小时运转,为医用口罩提供无纺布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吴江也有,民企琼派瑞特“跨界”转产全自动口罩机,对此就可以尝试策划制作抗疫主题的短视频新闻产品[1]。
(二)主题报道的短视频化
常态节目有新闻点,可以放大做出短视频。那么主题报道可以做出短视频或者做成短视频化的新闻产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5G时代,短视频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最强“时间杀手”,主题报道作为“主流的主流”,自然也要顺应媒体时代的变革。
针对主题报道的短视频化,有媒体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比如每年两会期间都会有一年工作的回顾,2020年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命题作文”就答得很优秀,微视频《中国同期声》时长2分42秒,汇集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2]、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5G商用、武汉解封、珠峰高程测量等重大事件的现场同期声,整段视频没有解说词,在闪亮明了的叠屏文字相互映衬下,充分展现了“同期声”的传播力、感染力。又如苏州广电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策划推出了系列报道《战“疫”苏州》,聚焦各条战线的典型人物,分别播出了《苏城“守门人”》《“绿色战士”的团圆饭》《120急救“摆渡人”》《“洋志愿者”的战“疫”》等,同一选题既有微信短视频,也有短视频化的电视新闻作品,打通了大屏小屏、荧屏微屏。
二、碎片不碎字字珠玑,碎片化更要谋篇布局
针对文字类新闻作品的表达,这里所说的文字作品不仅仅指报纸,而是以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作品,包括报纸、“两微一端”推文等。
随着现代人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普遍养成,必然催生出更多的碎片化传播、碎片化表述。但是,主流媒体的碎片化表达不能趋同于一些小众传媒的媚俗、浅白,而是要通过精巧的谋篇布局,使每一件新闻作品的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点,所有信息点以“段落分明、有机融合”的状态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以下举几个案例:
(一)2020年6月5日沪苏湖铁路开工的即时报道
《看苏州》APP标题:吴江—上海,20分钟!沪苏湖铁路今天开工啦!
第一段:“开工咯!”今天(6月5日)上午,沪苏湖铁路江苏段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途经苏州吴江的第一条铁路,终于要来啦!
《今吴江》APP标题: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建 吴江朝着“高铁时代”迈进
第一段:铁流呼啸过,日行数万里。这曾是吴江人心底的期盼,而今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今天,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吴江在“告别”铁路70多年后,将迎来“高铁时代”。
评价:如果用传统新闻观衡量,这两个文字稿各有千秋,一个生动活泼,一个厚重大气。但是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来说,第一个文字稿所具有的信息量和情感更容易先声夺人。此外,《看苏州》针对重大新闻事件会启动即时推送,即时推送稿件与当晚《苏州新闻》电视稿件是完全不同的版本,一般为短句,且每句断行,手机阅读一目了然。它通常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开头突出信息量和情感;二是通篇图文并茂,有时兼有视频;三是概括关键字、重要段落加框、设定彩色字体。
(二)2020年7月9日《吴江:凿井及泉释放一体化金融活水》
【原稿开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达地区大都是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促进资本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的目标要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体化金融合作创新机制势必将成为润泽长三角这片经济热土的一汩新泉。
【整合版】
【导语】金融活,经济活!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需要金融活水的润泽。深化一体化金融合作创新、释放一体化金融活水,作为一体化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吴江自觉挑起了“挖井人”的大梁。
【下好先手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光控吴江创新基金”已于日前募集到位,母子基金总规模计划100亿元,首期母基金规模达15亿元。吴江创新基金立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打破行政壁垒服务市场主体、产业发展,在金融服务触角延伸的同时,寻求金融体制、运营模式的创新突破!
【擘画作战图】
感受:原稿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新闻稿件,这里的版本仅仅是根据笔者自己的阅读习惯整合的,因为没有去新闻现场,纯粹闭门造车,所以缺少感性的认识和行文的激情。在此以拙笔作一个对比,只是想说明,在碎片化阅读成为趋势的时代,媒体人要吸引读者,就需要作出有底线的妥协。大稿件要吸引读者,就要摒弃一统到底的行文风格,可以分成亮点、背景、故事不同的段落呈现,每一个段落都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整篇报道围绕主题浑然一体,组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三、内容为王,新闻深一度
以上探讨的是新闻表达方式的变化改进,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摸索。对于县级主流媒体来说,必须坚定恪守党的喉舌的职责使命,传递好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声音,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亮重大新闻事件,讲好发展的故事、百姓的故事;美化新闻整体版面,提高阅读量、点击量。主流媒体的竞争,依然要遵循内容为王,以生动、全面、权威的表达,做到新闻深一度,树立主流媒体的旗帜和品牌。要做到新闻深一度,以下是一个案例:
*2020年8月14日《吴江又有“芯”项目签约》
【今吴江】稿件概述:汾湖高新区与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就“长三角‘芯’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报道提到了该科技产业园产业方向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5G和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计划用地200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500万元/亩,年亩均税收不低于100万元/亩。
评价:报道对新闻信息的叙述全面、准确,但忽略了新闻信息以外的背景。通过该报道,发现长三角“芯”科技产业园的投资强度和年亩均税收都提前对标了3年过渡期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试行)》(2020年5月7日印发),这体现了吴江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决策层高瞻远瞩的思维。汾湖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在项目招引、产业布局上寻求产业契合度、环境友好度、创新浓度、经济密度这四个维度的统一,实现高质量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作为新闻记者,应该有新闻深一度的视野与格局,在记录见证时代的同时,要做时代发展的服务者、建言者、推进者。
四、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实现更快更广传播
在融媒体时代,每个媒体都是全球化媒体,但也是地方媒体,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本土化,利用一切傳媒资源实现更快更广传播。在信息的发布中,除了自身的平台、传统的“两微一端”,还需要在抖音、B站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第三方平台上积极发声,构建网上网下一体的传播格局。内宣之前的章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外宣的话,要吃透宏观背景、社会动态,挖掘新闻亮点、普通人的故事。
五、结语
随着5G网络的覆盖,依托APP的视频回传将变得更加快捷,大事件的APP轻直播也将趋于常态化。同时,随着受众手机阅读的普遍化,竖屏短视频的栏目化将成为一种潮流,新华社的竖屏时政微视频栏目《第1视点》、央视系列视频《主播说联播》都为地方媒体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契合地方媒体的特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打造竖屏新闻类短视频品牌栏目,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王晨.竖屏短视频在主流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战线,2020(5):62-64.
[2] 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激发策采编评新动能 凝聚人民矩阵融力量——人民日报社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纪实[J].传媒,2020(14):9-12.
作者简介:张慧芳(1974—),女,江苏苏州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