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运用相关理论的专业技术人才。《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系统讲解汽车合理使用,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技术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及行驶安全性等内容,领会汽车排放和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理解汽车在不同气候和道路条件下使用性能特点,通过章节大作业培养科研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合理选用汽车、管理汽车、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汽车;课程建设;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1-0225-02
0 引言
《汽车运用工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程,它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基础,也是进行合理选用、使用、管理汽车、改装各种专用车以及正确地进行汽车试验等先决条件。
1 课程的建设过程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网络教学的需要,在建课前对课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 教學形式分析
课堂教学比较直观,便于课上交流,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网络教学是在虚拟空间进行,教学内容和讲课视频成为与学生间接交流的桥梁。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
1.2 课程特点分析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涵盖知识面广,授课内容多,与前续课程联系紧密。在进行课程录制前需要考虑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虑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需要设计导入性内容,以便于学生较好的对课程内容的学习。
1.3 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教学不同于课堂讲授,需要规划教学内容,合理的选取知识点、确定精讲和略讲内容,计划性的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在进行录制课程教学视频前,重新研究教学大纲,进行讲授内容的归纳分析和整理,研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精讲,易学易懂的内容由同学课下自学来完成。考虑与前授课程联系紧密,引入补充(复习)内容,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更容易,更具有带入感。例如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加入对动力传动系统作用、组成介绍,使后面内燃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工作特性学习就更好理解。
2 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网络课程学习与课堂中的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授课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挑战,需要相互磨合。所以在网络授课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 教师如何教
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教学过程,正确看待存在的困难,网络教学面临的问题是学生没有教材,也不能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网络学习无人监督,干扰因素比较多,专注力会降低等。一方面要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角色互换,设身处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让授课内容“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PPT的制作上,一方面要保证知识点文字完整,以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记笔记,要力求简洁易懂,不啰嗦。另一方面让PPT中内容呈现有层次,让重点突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学生如何学
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可以采用超星平台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可以根据授课视频的时长和内容,有机会的安排抢答、课堂测验、讨论话题、问卷调查、课后作业等来督促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疲劳,“劳逸结合”,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3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例
关于离合器工作特性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扩充,二是教学内容分解。
3.1 内容扩充部分
在讲离合器工作特性之前,通过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的知识回顾,引出关于离合器的相关内容复习,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认识离合器在汽车上的作用,在视频中增加了对手动挡和自动挡汽车的操纵的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离合器的认识更近了一步。
3.2 内容分解部分
对离合器的工作特性进行认真研究,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对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了分解如图2所示。
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几个关键知识点:
①离合器在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位置,前面连接发动机,后面连接变速器,所以离合器相当于一个动力开关。
②离合器的只是传递动力,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所以需要对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特性曲线进行简短复习(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是上节课学习内容)。
③由于离合器的工作特性,输入端和输出端转矩相等,所以通过输出端转速的变化,引起输出端功率的变化,还需要对功率、转速、和转矩的关系进行复习和引入。
④离合器在进行动力传递时,由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关系,需要学生理解滑转率的计算意义及接合前后滑转率数值,同时要会分析动力传递时机械效率的计算。
3.3 离合器工作特性部分教案的编写
复习: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离合器的作用、要求和类型。
新课:
3.3.1 离合器工作特性
设定:输入端: PE,ME,nE;输出端: PA,MA,nA。
离合器工作特点,如图3所示。
①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矩相等:ME=MA。
②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不相等:nE≠nA。
3.3.2 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分析
①假定:在离合器接合前,发动机工作在外特性曲线上的c点,转速为nC,转矩为Mc,功率为Pc。
②接合开始。
离合器输入端:
转速:nE=nC 转矩:ME=MC 功率:PE=PC
离合器输出端:
转速:nA=0 转矩:MA=ME=MC 功率:PA=0
③接合中。
重点分析离合器输出端转速和功率的变化关系。
④接合结束。
离合器输入端:
转速:nE=nC 转矩:ME=MC 功率:PE=Pc
离合器输出端:
转速:nA=nC 转矩:MA=MC 功率:PA=PC
在講授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进行回顾,同时要对比接合前和接合结束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参数值,以此来讲解接合过程中滑转率和机械效率的变化。
3.3.3 变速器工作特性部分教案的编写
复习:变速器的作用、分类和变矩原理。
3.3.3.1 背景讨论
①理想的驱动轮功率和转矩特性分析,如图4所示。
②带来的问题分析。
3.3.3.2 机械有级式变速器的工作特性
工作特性:在于改变转速和转矩,使活塞式内燃机的转矩特性向理想特性靠拢。
解决方法:增加变速器的挡数或合理选择各挡速比。
分析机械有级式变速器换挡原理,确定换挡的稳定速度区域。
3.3.3.3 变速器相邻两挡位的速比关系不同导致分配方式不同
①等比级数分配;②渐进式速比分配。
重点讲解两种速比关系下的速度特性场的差异,尤其是在渐近式速比分配时高挡间速比值小于低挡间速比比值,更有利于理想驱动轮功率和转矩特性的发挥。
4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由于是网络授课,课堂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要多,所以将课堂活动纳入平时成绩中,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总评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10%。其中总评成绩=课程音频学习40%+签到20%+作业10% +章节测验10%+课堂活动20%。
5 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本次的网络授课,学生方面给予较高的参与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保证较高出勤率,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抢答积极、发表话题踊跃,课堂测验准时完成正确率高。教师方面,通过组织、准备、讲课、录课等环节提高备课能力、提高了课堂管理能力、促使再学习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坤,等.《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20,7.
[2]许文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南方农机,2020,6.
[3]刘菲菲.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新通信,2020,5.
[4]郑光泽,姚英.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0,5.
[5]潘公宇,等.一流专业建设中的《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3.
[6]张晓娟.基于“三点一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