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要: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概述现阶段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现状和进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同时例举当代医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经验,为广大医疗工作者诊治该疾病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从肾论治;慢性再障;中医;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是一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并以贫血、出血及感染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该疾病如救治不及,慢性迁延,可能诱发严重出血或感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2]。参考现存的慢性再障的临床研究报道,可以发现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慢性再障治疗疗效确切,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对从肾论治慢性再障的临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中医药对慢性再障的认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例如肝炎)、化学(患者接受化疗或磺胺类等药物治疗疾病)、免疫(患者患有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遗传及电离辐射等,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造血衰竭,发为本病。临床中依据病情进展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3-5],本文所研究的慢性再障一般发病缓慢、病程缠绵[6-7]。一部分患者经过较长周期的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其中更有小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标准。不幸的是,另一部分患者因失治、迟治或误治,而最终进展为重型、极重型再障。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再障”、“慢性再障”的概念,根据本病患者的临床证候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证”“血虚”“髓劳”等疾病范畴。其起病的病因一般涉及五个方面,即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欲弗制、邪毒直中。病机方面,本病的发病病位在骨髓,与心、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尤以脾肾为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气血无以生;肾主骨生髓,诸脏腑气机不畅,久必及肾,肾之阴阳失于调制,则骨髓生血无力,发为髓劳病[8-10]。
2.慢性再障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髓劳病归属于虚损性病症,多是由于肾脏虚损导致骨髓衰竭所致,治疗以补肾为大法,结合肾为五脏之本,内藏真阴真阳,肾虚实为肾之阴阳亏虚。因此,本病主要从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三个方面进行论治,促使贫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血细胞受到刺激可以快速生长,最终达到改善疾病、治愈疾病的目的[11]。由于外邪或内生邪毒,日久累及于肝肾,出现肝肾阴虚、烦热、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肾阳虚或阴虚、阳虚混合症候等情况,提示在治疗时要依据疾病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各个阶段的针对治疗,即肾阴虚阶段,患者身体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使得全血细胞生成数量大大减少,会出现机体虚热表现[12],辅以滋阴补肾、止血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改善效果好,待患者疾病经过治疗得到好转后,会进入肾阳虚阶段,此时患者体内阴虚火旺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疾病逐渐趋于稳定,辅以脾肾温补药物治疗后的贫血改善、出血停止干预效果好,之后患者病情会进入肾阴阳两虚阶段,此时处于病情末期,主张进行滋阴补阳、填精益髓及辅以附子、肉桂等药材的联合治疗,便可以取得疾病良好的辨证分型干预效果。
3.慢性再障辨证论治
3.1肾阴虚型
慢性再障患者疾病为阴虚型时,临床症状主要为盗汗、腰膝酸软、耳鸣、体温低、手足心热、眩晕、口渴、睡眠质量差、感染及出血等表现,舌头颜色发红,未见舌苔,脉细数,治疗原则为滋阴补肾养血[13-15]。总结治疗慢性再障阴虚型的中医疗法,包括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再生胶囊2号等,方剂-归芎地黄汤、当归首乌汤等,这些治疗药物中包含有黄芪、附子、阿胶、菟丝子、肉桂、龟板胶、山茱萸、枸杞子及鸡血藤等药材,联合应用于慢性再障肾阴虚患者机体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滋阴补肾及养血的效果,确保患者贫血症状得以控制,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状态[16]。对于刘凯撰[17]写的慢性再障肾阴虚证经再生胶囊2号治疗的效果观察文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慢性再障, 而实验组患者则口服再生胶囊2号(包含陈皮、紫河车、太子参、仙鹤草、黄芪、虎杖等药材)进行疾病治疗,两组患者经过连续两个月的治疗,结果可知全部患者身体出现的各项不适症状表现获得了较大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骨髓象有所改变,其中实验组患者总体的疾病治疗效果好于另一组,而且本组患者没有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机体造血功能达到了较大的改善,贫血好转,出血与感染症状经过控制治疗在治疗之后的随访调查中没有再次出现,疗效好,提示在后续的该证型慢性再障疾病治疗中要多进行该中成药的应用[18]。
3.2肾阳虚型
患者疾病属于肾阳虚型时,临床症状表现为夜尿多、畏冷、腰膝冷痛、面色发白、精神状态不佳、气短乏力等,口唇与舌头颜色呈淡白色,脉搏虚弱或者无力,治疗时主张进行养血、肾阳温补疗法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补髓生血Ⅱ号颗粒、河车大造丸(中成药),参附汤、十四味建中汤、右归汤等方剂,上述治疗方法中主要包括紫河车、仙茅、黄芪、生熟地、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菟丝子等药材,患者服用后自身病情可以进一步的改善[19]。分析尹立祥等[20]撰写的生血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文章,可知文中的实验组患者采用二归补肾方剂干预疾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这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中西药疗法治療疾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果好,其中在治疗有效人数、中医证候改善、血小板与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数据具有显著优势,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略差一些, 提示肾阳虚型慢性再障采用二归补肾方治疗的结果好,对该方剂(具有温肾补阳与补血滋阴功效)的作用进行具体研究,可以了解到该方中主要有15克龟板胶、补骨脂、鸡血藤、鹿角胶、黄芪、熟地,10克山药、丹参、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山萸肉、丹参,7.5克的熟附片与5克的红参等药材,其中补骨脂具有补肾功效,加以附片有助于温肾驱寒,而熟地具有改善肾经、滋阴补血效果,再佐以鸡血藤、黄芪等补气补血药材,便可以在用药后良好的改善患者患病之后的机体不适症状,因此在该分型慢性再障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时,临床医生要对二归补肾方多加考虑,多利用该方法给予患者疾病有效的治疗[21-22]。
3.3肾阴阳两虚
慢性再障患者疾病属于肾阴阳两虚证时,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无光泽、盗汗、失眠、畏冷、手足心热、心悸气短、便溏等表现,生成的舌苔较少,舌质淡、脉搏细数,要求以阴阳两补原则进行治疗,可应用右归饮加减汤、补益煎等方剂及补髓生血颗粒中成药进行治疗,或者临床医生可以参考肾阴虚、肾阳虚两证治疗时使用的药物,选择相应的药物配伍使用,也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疾病,要求包含下列药材,即熟地、女贞子、仙茅、补骨脂、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首乌、仙灵脾等,以此可充分发挥药效,达到改善肾阴阳两虚证慢性再障的目的[23-24]。分析基于补益煎方剂的慢性再障肾阴阳两虚型疾病治疗情况,可知该方剂具有扶阳填髓的功效,其中含有9克的变附片、补骨脂、熟地、枸杞子、当归、鹿角胶及6克的肉桂,取水煎煮后,患者每天服用一剂,便可以获得拮抗骨髓有毒物质、控制感染及贫血、增强血细胞再造功能、提升身体免疫能力等治疗效果,所以该方剂值得在后续的慢性再障疾病的该证型预后中多加利用,此外应用该方剂时要注意患者身体若检出肝阳症状,要在方剂中加入玳瑁与牡蛎,若存在进食后腹部饱胀感强烈症状则要添加陈皮与砂仁,如果患者有着显著的出血症状,需要在方剂中添加乌贼骨、血余炭、丹皮炭、犀角、石榴皮等药材进行改善[25-26]。
4.不足与展望
慢性再障是一种难治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迁延难愈,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医的辨治较为复杂,这是慢性再障治疗的局限与不足。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当从肾着手。中医在治療本病因其疗效好、毒性低等优势,已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治该疾病时,对于中医治疗方法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疾病辨证分型与药物、禁忌症等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与把握,以此结合患者疾病所属分型之下的主症、次症表现,编制疾病中医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显著减轻慢性再障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所致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慢性再障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研究,优化、完善治疗方法,从问题的广度及深度分析研究,从而为之后更多慢性再障患者疾病的良好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凤麟,王金环,孙伟正,等.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障临床疗效及对骨髓细胞p-JNK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8):1902-1906+2062.
[2]陈修保,崔兴,陈泽涛.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08):744-748.
[3]马红星,范小江,韩小兵,等.健康指导在基层医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80-182.
[4]张倩,张丽丽.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00-102.
[5]何建国,于赞.通窍活血汤+益气生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肝肾阴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03):29-31.
[6]莫国增,沈一平,叶宝东.从“瘀”论治慢性再障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7):137-140.
[7]姜焰凌,罗金勇,李翔.增力再生丸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EPO、SCF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94+96.
[8]王群,周立平,王娜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社会回归及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1):8-10.
[9]刘丹.延续性辨证施护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教学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138-139.
[10]袁志军,刘爱林,刘玲玲.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红细胞、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1):2785-2788+2791.
[11]茹文刚.康力龙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18,26(11):100-101.
[12]王琰,沈明月,徐瑞荣.徐瑞荣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药配伍应用经验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09):17-21.
[13]王玉红,陈沙娜,乌兰图雅,等.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12):46-48.
[14]刘传才,陈文习.血清sVCAM-1、VEGF检测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分级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现代医院,2017,17(12):1865-1867.
[15]顾士稳,崔璨,王京华,等.补肾调和肝脾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7,34(12):809-812.
[16]郑仁智,吴迪炯,叶宝东,等.周郁鸿辨证辨体质相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J].中医杂志,2017,58(23):1997-2000.
[17]刘凯撰.再生胶囊2号治疗慢性再障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0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
[18]元顺女,朴美花.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22-123.
[19]张榜硕.滋阴填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CDC42、Rho A、Rac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0):3328-3330+3345.
[20]尹立祥,刘宝山.生血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3):23-25.
[21]王凯,韩宁林,李忠志,等.益气养阴方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3):246-247.
[22]李宏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09):72-73.
[23]李峻,陈劼,刘月皎,等.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类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mi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0):42-47.
[24]孙伟玲,胡明辉,周永明,等.健脾补肾活血法联合小剂量安雄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及生存质量观察[J].华夏医学,2016,29(03):36-41.
[25]朱千赜,于志峰.汪缵功虚劳学说对慢性再障治疗的启迪[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0):1855-1856.
[26]于志峰,黄建新,武学润,等.慢性再障患者mir-155表达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5,43(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