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摘要: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呈现出极度紧张的生产现象和现代社会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将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的寻求新发展。在近年来我国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改革陆续不断,各种各样。体育教学中的中心思想对于我国高校的改革领域形成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正确的教学理念,将体育课程教学有效的落实在高校教育中,促进体育素质教学模式发展,提倡终身教育。体育课程的有效改革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新时代的改革中,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共同前行,为我国高校的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35
引言
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了贯彻与实施,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品质意志,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优秀性人才,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探索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新视角。
一、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1)我国高校在进行体育改革过程中的不合理
从80年代到今日,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已经历的30余年,高校的体育教学针对理论知识和活动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创新性的改革,和以往相比在众多方面虽然有突破性的进步,但经过冷静的思考,在新时代的体育教学理念中通过这些不断的改革仍然不是那么全面和彻底,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面对。其一,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主要还是以体育教师作为教学中心,以学生机械式模仿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的自身意识受到了课程中的纪律和集体活动的制约不能充分的得到发挥,无法满足学生释放个性的需求,完全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改革的进度。高校通過这种自负教育使体育教学丢失了其本质,甚至连带着我们的教育也无法起到有力作用。其三,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应该提供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并没有进行落实工作,体育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的不齐全,资金投入的匮乏,设备资源的缺少,这样的体育教学条件如何跨步前进,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体育教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备受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深入性改革。一方面,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渐渐的对体育产生了全新概念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对于生存所必须的低级要求已经无法达到我国人民对于精神生活中的追求需要,体育融进人们的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另一方面,从事于体育教学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活动中,有效的提出具有价值标志的研究报告和通过实验探究出的成果。高校的体育教学在快速的发展道路上实现了全面性的教学模式。受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压力影响和群众的大力宣扬,使我国众多高校对以往的应付教学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将原有的单一化,索然无味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和丰富多样化,受新时代的晕染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变得情有独钟,非常热爱,使我国教育行业的全体人员改变了消极的体育教学观念,对应试教学模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促进了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共同进步,实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性的发展与进步。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1)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内容、课程的设立及课程的体系制度
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选择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满足于大学生认识和接受规律,进而能有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主要将大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提高,同时使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终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熟练的掌握体育技能,能够为大学生在终身体育中提供良好健康的基础。高校在选择体育课程的教学材料时应将选择的范围设置的较为广泛,由于学生存在地区、兴趣爱好、自身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选择的教材中应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需求,教材内容的选择尽量具有民族特性和多样化及带有时代性的标志,使现代体育教材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特色。
(2)有效利用已有教学资源,针对体育场馆的设施加大投资
①针对已有的体育场所设施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
针对我国高校的体育场所的现有体育资源实现科学性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度。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针对体育馆的容量进行安排,防止出现多个班级共同使用的现象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拥挤和较为混乱的状况出现。我国高校可以除了体育课程正常设置的教学外,可以将体育馆的空闲时间加以利用,提供给学生进行使用,使体育馆能够体现出最大程度的使用价值。针对高校体育资源比较缺乏的现象可以有效的利用校际体育资源和社区的体育资源。在近几年中,众多社区增加了游泳馆和健身房等体育设施的建设,高校可以和社区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促进合作关系,这样不仅使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节约使用,同时将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②针对高校体育馆的体育设施建设进行完善
对于高校的体育馆中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各级的政府部门和高校的领导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举办集资活动,有效的加快高校体育馆设施建设的脚步。同时在体育馆的建设过程中,利用科学性的规划制度进行体育馆各种配置设施的建设,对于体育馆的整体结构的建设应结合高校的整体构建形式,形成协调相应,同时对于体育课程进行教学时的利用几率应当进行深度考虑等。此外,对于资金应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体现出资金使用的最大价值。
结语
为了能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高校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改革工作,将教学观念进行创新,促进对现代化教育的深入认识,通过针对体育课程教材的有效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历程以及教学管理层面的深入探索等,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丰富多样化、全面性的进步,实现了体育改革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 13(4): 1-5.导刊,2004(8): 12-16.
[2]周传志,卢元镇.论体育发展的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2):1-4.
[3]周传志.体育发展的非正常代价分析[U].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0(8):1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