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命教育其实主要是教会小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启发他们可以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自我的价值。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一种符合人性的需求。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小学生,不仅仅要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同时还应当重视社会核心文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命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还没有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培养艰苦奋斗、诚信友善等品质,使他们都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小学生本身接受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内容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程度也不一样。随着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在逐渐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重视的是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深化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让小学生除了从个人层面上进行理解之外,还可以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
2.融入小学教育的进度缓慢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进度非常缓慢,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则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实现。小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因此需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价值,看清未来的道路,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品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生年龄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足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普及,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齡较小,以及他们所接受教育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程度也存有差异。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大多是以课堂讲述为主。这样的方式,虽然老师可以快速地讲解完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实际上,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差,所以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小学生命教育融合较慢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更偏向于重视学科以及生命安全的教育。而对于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长此以往,小学生极易发生认知偏差,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建设也是不利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加深教师的理解,促进其深度融合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之前,教师应对其内容、价值意义、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了解。以便在此基础上,可以与教材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可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中,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案例以及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生命教育的理解,进而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借助开展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环境、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好的学习环境,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之前,教师应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
境。例如,学校可以建设优良学习风气为主题,以校园文化多样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在校园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教育标语、图画等形式来建设校园文化,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如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朗读赛、制作校园文化墙”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从小养成爱国、文明、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等优良品质。
(三)利用班会,促进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班级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组成。在班级中,其文化建设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班级风气的建设以及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而班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佳助力,通过开展班会,可以在学生宣传生命教育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以此可以让学生在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同时,认识自身的价值,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另外,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宣传之外,教师可通过定期制作班级文化黑板报、创建文化图书角、制定班级文明制度、每学期组织社区关爱老人等方式来活动,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此外,通过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关爱生命、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入还存在很多问题,融入程度不够深入,融入进度太慢。因此,要想更好地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为小学生示范,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梓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8.
[2]王家芳.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之路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87-88.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雷凤英 性别:女邮编:637000工作单位:南充市五星小学育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