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实践与理论发展探析

2020-09-10 21:23:52张珂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教材

摘要: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现代汉语课程教材具有基础性、理论性、系统性及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实践发展主要体现在出版数量多、编写地域广泛、名称比较统一,教材类型众多,编写体例形式多样,教材内容通用性较强,针对性比较弱,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等方面。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评价研究和教材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教材;实践发展;理论研究

一、导言

教材是指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教材是知识传播的一个中介,它既是讲授者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依靠,又是知识接收者吸取知识的主要源头,是讲授者和接收者进行知识对话的基本依据和主要手段。吕叔湘先生曾经说:

“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用的教材。”因此,教材编写和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教材既能正确反映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也能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为学习者提供有利的学习依据,具有应用性、启发性和拓展性。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是在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 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规范及语言研究奠定基础。根据课程的基本性质,现代汉语课程教材也就可以定义为:介绍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而

使用的教科书。

教材是根据学科特征和教学规律而编写出来的教学和学习材料及工具,而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反映不同学科特征的教材也各自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现代汉语属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范围看,现代汉语属于具体语言学,从时间特征上,现代汉语属于共时语言学。作为講授现代汉语知识的课程来说,现代汉语课程具有一般语言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即基础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基础性是指现代汉语课程教材主要以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现代汉语是大学语言系列课程的入门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一方面是让学生从自身的语言实践开始,了解语言学的有关基本知识,比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学理论课程、古汉语课程及其他有关语言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论性是相对于应用性而言。语言研究分理论语言研究和应用语言研究,现代汉语课程属于理论语言范畴。它以理论知识的介绍为主。虽然现代汉语课程也重视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培养,但它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理论来进行语言事实分析及运用语言事实来证实语言理论,这遵循的是从语言到语言的基础研究。而应用语言研究不同,它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来

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包括语言教学(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语言翻译、语言文字政策规划、计算机语言运用等。目前部分现代汉语教材也对相关的应用语言理论进行一些介绍,但总体来看,只是一些点滴性的介引,不深入也不系统。系统性是要求现代汉语课程教材既从横向关系上反映现代汉语结构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的整体性及其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应该从纵向上体现各要素的层次关系。因此,现代汉语教材是基于系统性的而不是专题式的介绍。

二、现代汉语教材的实践发展

现代汉语课程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学习苏联的潮流中模仿现代俄语而开设的,至今已有

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现代汉语课程的开设,现代汉语教材也随即出现。在现代汉语教材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教材的建设和研究,体现在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出版还是教材的理论讨论,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教材内容通用性较强,针对性比较弱;理论性强,实践性弱。虽然各教材在编写体例及编写类型上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各教材基本以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体系为理论框架,介绍的概念知识基本一致,因而各教材在内容上变化不是很大,大多只体现在体例上的一些变更或内容的缩略或扩展。这就使得绝大部分教材基本可以在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对象、不同学习层次上可以互用,显示出通用性特征。尽管某些教材也有学习对象和层次的标记(如师范性、自考、函授等),但针对性不强。如师范专业的教材并没有达到与中学语言教学相结合的目的,自考教材也很难显示出适应自考学习形式的内容等。另外,现代汉语属于基础理论课,教材内容以介绍理论知识为主,但为了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实际语言分析水平,教材应该适当地安排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但通观几十年来出版的教材,整体显示出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特点。

由上表的结果可见,当学生人数较少,相应的开放性作业小组人数也较少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学生更高程度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美]肯·贝恩.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 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苏淳. 概率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陈希儒. 概率统计学简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1998.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张珂  性别:男  籍贯: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8.1  职称:高级教师  学位:  院校:深圳市坪山区坑梓中心小学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国际观察(2016年2期)2016-12-12 14:43:11
浅谈如何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00:40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民商法中信托制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