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志愿服务危机事件预防举措

2020-09-10 18:23:44孔祥亮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防危机

孔祥亮

摘要: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主体以在校学生为主,开展过程中叶常常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在对高校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类型、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事先开展各种针对性的预防举措,能够保障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将潜在的危机转危为安。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 危机;预防

正是因为志愿服务危机事件对社会、尤其是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冲击之大,影响之深远,所以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人们必须要谨慎地预防和处置危机事件的产生,针对性地开展制定预防措施和危机事件出现后的预案,从而科学合理地应对处理,将危机风险和损失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本文将从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防范制度和预警机制等角度,论述对各类危机事件的预防;从危机事件出现后的专业的应对处置行动角度阐述如何最小程度地降低危机事件的后果和不良影响等。

一、志愿服务危机事件预防概述

广义上“预防”一词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引而用之,志愿者危机事件的预防即是指预先做好志愿服务顺利开展过程中可能偏离事先设置的目标和效果的应对,是对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或对志愿服务活动成果转化不利因素的应对。

而狭义上的预防最主要使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上。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言语》中写道:“身不能以道匡卫,思患预防,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古义中的“预防”这里主要是指人如何避免病患。而在现代医学专业领域,预防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这一阶段疾病并未发生,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拿人体做例子,这个时候虽然人还未有病灶,但是如病原体的感染,精神过渡紧张、营养不良、平素缺乏锻炼、家庭发生变故等,这些都会造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在这一阶段的危险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抗感染、心理调整、加强营养等。此阶段可称为易感染期。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或症候前期),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这一级的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进行适当的治疗,来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变化,能使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三级预防又称为临床预防,这一级预防主要是借助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对患某些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使疾病早日康复,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心理状态也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调动机体功能,在同样的治疗下,康复较快。

从预防的定义角度来说,该部分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预防,对应的是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定义下的措施和方法。而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应对处置可以划归到三级预防,即危机事件自行出现并伴有负面影响及后果后的预防定义。

在上述一、二级预防概念里,采取措施的对象分别是对环境和针对机体,同时在措施采取时段上作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因此,结合并针对前文总结的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类型及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志愿服务危机事件的预防举措

(一)建立完善志愿者岗前培训教育和测试、考核选拔制度

首先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体系,即根据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任务和岗位需求,安排专业讲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一方面对志愿服务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向志愿者介绍志愿服务项目及服务环境概况,分析岗位需具备的能力、基本技能、行为原则、素质要求等,以及必要的服务对象情况介绍、法律法规、各类危机处置方法等;同时带领志愿者发现自身短板和不足,加强学习,查漏补缺,增强意识。基本措施目标是带领志愿服务主体对服务环境做充足的预判和了解,同时对照自身,扬长避短,做好志愿者队伍自身建设。

在此基础上,志愿服务组织方应客观评价志愿者群体,对照岗位需要,对志愿者进行选拔和考核,设立严密的准入制度,做好政治审查等,进而保障志愿者在面对人身及财产安全、突发安全性事件、社会舆情危机时具有过硬的应对处置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具有高度责任高和组织纪律意识。

制定并利用好志愿者激励措施,培养组织队伍的凝聚力,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整体行动力和战斗力。

国际志愿者基本技能之礼仪形象

1.国际志愿者应遵循的涉外交往基本原则:

①爱国敬业的原则;②尊重平等的原则;③真诚适度的原则;

④维护形象的原则;⑤求同存异的原则;⑥遵时守约的原则。

2.国际志愿者的形象塑造包括以下内容:

①志愿者的仪容,包括头发、面部、手臂、腿部、化妆、表情;

②志愿者的仪表,包括着装整洁、注意搭配、饰品得体;

③志愿者的仪态,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引领手势。

3.国际志愿者的行为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①会面礼仪,包括会面时志愿者标准的欠身和鞠躬姿势;

②称呼和问候,包括主要问候语的使用;

③介绍礼仪,包括自我介绍和为他人介绍的礼仪准则;

④握手礼仪,包括握手顺序、姿态及禁忌;

⑤递接物品,包括递接物品时的姿态和手势;

⑥距离礼仪,包括不同场合和熟悉程度下的距离规定;

⑦出行礼仪,包括行走引领标准和乘车礼仪。【】

(二)优化完成活动各层面的方案设计和困难评估及紧急预案

“打铁必须自身硬”【】。首先,志愿服务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组织构架必须完备,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设置层层组织负责联络人。制定内容详尽的活动方案和编订志愿者工作手册以供志愿者了解志愿活动和学习相关知识,必要时印制诚信承诺书和保密协议书,严明纪律,形成严格的退出机制,做好组织和队伍建设。

其次,与合作方充分沟通,确保场地、出行等环境安全,做好安全保障评估,并给与志愿服务活动充足的技术、信息指导和物质保障。其中包括必要时提供充足的食宿、药品、设备等供给;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参与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双方应急事件预案。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服务合作对接工作。

最后,活动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志愿服务组织方与合作方应做到“三早”,结合易出现的危机事件,排查风险,顺利度过危机的“易感染期”,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诊断风险、早治疗危机。

(三)志愿服务危机事件预防三大行动

1、设立专人危机风险排查岗。安排专人负责监控监测全程志愿服务活动的危机风险,全方位预防危机出现。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机动志愿者调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收集和反馈志愿者及活动舆情。

2、安排突发危机事件演习演练。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处置志愿服务危机事件,将危机事件影响降到最低,安排1-2次专题危机事件演习演练,提升志愿者和组织者的关注力。

3、为每一位志愿者购买相关保险。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对志愿负责,预防危机发生后产生的衍生损失,最大程度保障志愿者的利益,顾及并排除每一位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预防危机
危机来临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4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铝箔针孔产生原因与预防方法探讨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2:32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