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硬件集成类项目的质量控制

2020-09-10 18:23吕佩景张丹任高勇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质量控制

吕佩景 张丹 任高勇

摘要:质量控制是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软硬件集成类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项目

引言

软硬件集成类项目通常是指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起来为用户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的业务,集成的各个分离部分原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集成后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软硬件集成类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质量控制活动之中,以达到把控项目质量的要求。可以拆分为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硬件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软硬件联调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系统测试过程的活动安排和工作部署来实现。进一步拆分为软件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测试,软件子系统测试是指对已经完成单元和集成测试的软件系统进行的测试,软硬件集成类项目的系统测试可以通过联调测试完成。

1.1 测试输入

从项目立项开始,整个研发过程中都将产生与测试工作相关的文档,测试的很多关键活动需承接这些文档的工作结果,以便后续测试工作的开展。

(1)项目总体计划。主要用于作为制定测试计划的依据,因为测试工作从需求阶段开始,需要承接后续不同阶段的工作结果,因此测试计划与整个研发过程其它相关活动计划联系紧密。(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用于确定系统测试范围,提炼测试需求,明确测试校验规则和预期结果。(3)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主要通过文档了解系统数据库设计的表结构,为分析不同页面数据流转及相同业务数据的一致性校验分析提供依据。

1.2 测试方案设计

测试人员从系统需求阶段开始介入,参与前期需求调研及需求分析讨论,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有:1) 全面了解系统功能需求及相关背景,从客户角度分析测试需求,即哪些功能点需重点测试,测试的范围和测试方法。2) 以测试角度分析需求的可测性,驱动需求的不断细化和完善,以确定每个功能点的校验规则、限制约束和期望结果等。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设计测试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功能和非功能测试目标,分析系统测试范围,制定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规划测试工具、测试数据等。

1.3 编写测试用例

编写测试用例时,要依据测试方案中的测试范围,对每个测试项进行操作上的细化:1) 通过前置条件描述校验功能点的前提说明;2) 通过测试步骤描述到达校验点的方式;3) 通过预期结果描述校验功能点测试通过的标准

1.4 执行测试

测试人员按照详细的测试用例文档去执行测试,测试不通过则将发现的缺陷提交到缺陷管理系统,并跟踪缺陷的解决,直至最终关闭。虽然测试人员是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但是不应仅仅局限于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在执行测试过程中应随着对系统的深入了解,发现更多的测试场景及测试路径,尽可能的覆盖功能点需求,并逐步完善测试用例文档,方便他人和后续版本的测试。

二、硬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硬件产品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进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成品的质量控制三个环节来把控。

2.1 进料质量控制

进料检验员对所有外购或外协产品依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于来料不合格品通知采购部退货。如遇生产急需或特殊情况,需通知评审小组对来料进行评审,以确定物料是让步接收、返修使用、挑选使用还是退货处理。

(1)让步接收:批量让步接收。(2)返工/ 返修:要经过返工 / 返修后才能满足交付要求的产品,原则上由供应商负责返工 / 返修,如因生产急需,安排本公司人员返工 / 返修,返工 / 返修后的产品必须经过本公司质检员全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3)挑选使用:通知供应商派人来我公司或安排本公司人员挑选。(4)退货:①供应商交付或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②在质检过程中,发现物料品质出现不稳定状态,质检中心可向相关部门提出更换供货商。③退货产品没有通过返工 / 返修合格不得再交付。

2.2 过程的质量控制

首件检验。加工工序的批量生产时实行首件检验,每天开机、交换班或更换规格的前2件产品,经产线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根据该规格产品的作业要求进行检验,填写首件检验记录单,如不合格应要求整改并重新生产,直至首件合格质检员签字确认才能批量生产。过程检验。质检员应依据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填写报检单。对合格品,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停止工序并执行相关处理。互检。下一道工序操作人员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對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流程。巡检。质检员应对产线操作员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产线操作员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工装、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产线操作员,并监督改善,严重违规的应呈报上级领导处理。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产线操作员改善,并注意加强控制。

2.3 成品的质量控制

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均完成,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质量控制活动。质检员依据成品检验规程进行出厂检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合格品附上“合格证”,方能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三、联调阶段的质量控制

联调测试是将通过测试的软件子系统和已经组装调试成功的硬件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或者模拟运行环境下,对整个系统进行的一系列测试。目的是为了有效验证该软件子系统与嵌入式软硬件或者硬件功能的协调性,保证软件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工作,完成其要求的功能、性能、压力、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指标。

3.1 联调方案设计:根据项目需要设计编写联调方案。

3.2 更新测试用例:依照联调方案更新前期设计的测试用例。

3.3 联调环境搭建:根据联调方案来搭建联调环境、准备联调组件和接口。部分不具备的组件与接口可设计模拟器替代。准备完成需进行完整性确认。

3.4 联调测试:1)针对测试用例中需现场测试的部分,测试执行人员在现场环境中根据用例中的描述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产生原因等,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测试用例进行补充和完善。2)在系统正式交付前,在现场实际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需覆盖系统所有基本业务功能。

3.5 测试阶段总结分析:测试负责人负责定期跟踪测试用例执行情况,以及每日提交的缺陷情况,根据执行的进展以及缺陷数量或严重等级与项目经理或其他人员展开交流,以确定或调整未来时间的测试任务。

3.6 撰写测试总结报告

(1)分析测试覆盖率、测试执行效率及缺陷分布等统计数据,判断系统测试是否达到测试通过要求。(2)总结遗留未解决问题及相关风险。(3) 测试经验总结。

四、结束语

联调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后关口,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最终审查,通过联调测试的软硬件系统已比较完备和稳定,具备上线条件。

参考文献:

[1]田兴.强化质量管理 抓好路网建设[J].吉林交通科技,2002,(2).

[2]HENRY.软件管理项目.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吕佩景(1976-),女,籍贯:山东烟台,工程师,单位: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软硬件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质量控制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