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日“期间”的对比研究

2020-09-10 07:22:44林睿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语料库

摘要:“中日同形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可以说是难点之一。文章将以中日同形词之一的“期间”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料库中的具体语料,对“期间”和「期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别从意义和词性层面、句法功能层面和搭配关系层面进行考察。通过此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日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期間」的用法。

关键词:期间;语料库;对比研究

一、引言

对于全世界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汉字的学习可以说是难点之一。但对于同处于汉字文化圈中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会很容易很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日本的汉字源于中国,但由于中日两国各自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汉字的意义和用法自然也会产生差别。其中有一种现象叫“中日同形词”。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标准,施建军、许雪花(2014)认为,判断中日同形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中日两国语言中具有相同形态的词汇,并且其构成要素历史上曾经使用相同的汉字;包括由日语进入汉语的训读词汇;或者虽词性发生变化,但中日之间仍存在严格对应关系的词汇。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日同形词之一的“期间”,通过语料库对“期间”和「期間」进行对比研究。

二、研究现状

施建军、洪洁(2013)利用大规模语料库,通过对大量实例考察后,提出中日同形词的意义用法差别总是体现在四个层面,即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且这四个层面上的差别呈阶梯型层级关系。按此分析,可以基本上弄清每一对中日同形词的差别所在。在此理论基础上,邓佳雨(2016)从词性、意义、句法功能、搭配关系等方面考察了汉语的“意外”和日语「意外」的异同。张娜(2018)从意义、词性、搭配关系等方面对“意见”和「意見」进行了比较分析。张艺臻(2019)在施建军等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对应关系-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词义关系”的逐次对比及分类的描写框架,可以从不同维度对中日同形近义词进行分类和对比研究。

本文在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结合语料库,从意义、词性、句法功能和搭配关系来对中日同形词“期间”和「期間」的异同进行考察。

三、中日“期间”的对比研究

本文将从中日对译语料库、CCL语料库和“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通常版)”中选取语料,结合NINJAL-LWP for BCCWJ语料库中的分析数据,从不同层面来对“期间”和「期間」进行对比研究。

(一)意义和词性层面

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大辞林 第三版》对“期间”和「期間」的意义分别进行了考察。各自的释义如下:

【期间】qījiān名 某个时期里面:农忙~|春节~|抗战~。

きかん【期間】

一定の時から他の一定の時までの間。 「有効-」 「 -を限る」

从词典里的解释可知,汉语的“期间”和日语的「期間」的意义是一样的。并且两者的词性也是一样的,都是名词。但是结合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具体例子,可以发现两者并非是完全等同、可以互换的。比如以下例句:

1.抗战期间,母亲若还健在,我不知道她将做些什么事情。(《关于女人》)

もし生きていたとしたら、戦争中、なにをしたか、私にはわからない。

2.在倪吾诚养病期间,也是在他们的和好期间。(《活动变形人》)

倪吾誠の療養期間は夫婦和解の期間となった。

3.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和以前,受到了许多打击和迫害。(《活动变人形》)

その多くの方が文革十年間とその前に、あらゆる打撃や迫害にあっていたんですね。

4.ちょうど被爆してからそのくらいの期間が経つと原爆症を起すということです。(『黒い雨』)

经过那么一段时间之后,正好要得原子病了。

5.ここは学生たちが現実の社会にはいって行く前の、準備期間をすごす場所であった。(『青春の蹉跌』)

这里是学生走向现实社会前,在此度过准备时期的场所。

6.長期間「毎日新聞」社の編集、記者の仕事をする。(『日本戦後名詩百家集』)

长期从事《每日新闻》社的编辑、记者工作。

结合以上例句,并由表1和表2可知,在中日互译中,汉语的“期间”和日语的「期間」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汉语的“期间”翻译成日语后,主要会翻译成[期間」、「あいだ」、「中」等,但是翻译成「期間」的比率仍然是最高的。与此相对应,日语的「期間」翻译成汉语后,主要会翻译成“时间”、“期间”、“期”等,其中翻译成“时间”的比率是最高的。这一点与“期间”多数翻译成[期間」不一样。这与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各自发展,汉字的用法也会多少产生差别有關。

(二)句法功能层面

有些中日同形词虽然词性相同,但是句法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期间”和[期間」都是名词词性。名词在句子中通常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在从CCL语料中抽取的500条语料里,“期间”主要充当状语成分,少数情况可以充当主语和定语,然而却没有充当宾语的例句。

7.这期间产生了四种程序教学模式。  【作主语】

8.延续性——那是指中国官僚政治延续期间的悠久。  【作定语】

9.在这期间,小学的普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状语】

相比之下,根据NINJAL-LWP for BCCWJ语料库对「期間」的分析,「期間」可以充当作为名词可以充当的任何成分。其中充当宾语的比率最高,其次是主语、定语和状语。

10.小さな工事現場でユンボが使われる期間は短い。(大沢在昌著 『帰ってきたアルバイト探偵』, 2004, 913)  【作主语】

11.結局、期間を定めることは無理である。 (国会会議録, 1993, 特別委員会)  【作宾语】

12.第七条の規定により傍受ができる期間の延長を請求する時も、同様とする。 (犯罪捜査のための通信傍受に関する法律, 1999)  【作定语】

13.この期間にぜひご利用ください。(広報なすしおばら, 2008, 栃木県)  【作状语】

如以上例句所示,“期间”和「期間」在句法功能层面上产生了差异,同样作为名词,“期间”没有充当宾语成分的用法,这与其本身的含义有关,“动词+期间”容易形成偏正结构,如:评估期间、确定期间。所以“期间”很难充当宾语成分。

(三)搭配关系层面

结合CCL语料库和“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通常版)”的数据,来分析“期间”和「期間」在充当中心语时,名词+“期间”/「期間」中的名词特点,以及“期间”/「期間」和后接名词的共起特点。结果如下:

根据表3中“期间”和「期間」前接名词的分类来看,在与前接名词的搭配关系上,“期间”和「期間」可以说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点。而表4中“期间”和「期間」在与后接名词的搭配上产生了显著差异。汉语的“期间”后接名词最常见的是“内”,组合成“期间内”。还有一个名词是“费用”,其具体例句为:良好的售后服务一般引致高额的期间费用。与此相对,日语的「期間」后接名词有很多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同样是「期間内」这组搭配,其次是「期間限定」,解释为“限时优惠”。除此之外,还有「期間満了」、「期間経過」、「期間終了」等主谓短语搭配。由此看出,日语的「期間」在与名词的共起关系上,用法更灵活,名词种类更多。

结论

综上,本文把汉语的“期间”和日语的「期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语料,进行了意义、词性、句法功能和搭配关系的层面的对比研究。“期间”和「期間」的意义和词性虽然相同,但是在中日互译上并非完全等同的。在涉及到具体句子的翻译时,我们要结合上下语境并考虑词语搭配等问题,从而选择恰当的译词。在句法功能层面上,同样作为名词,「期間」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而“期间”除了充当中心语和状语的用法外,只有为数不多的情况下能充当主语和定语成分,并且无法充当宾语成分。在搭配关系层面上,主要分析了“期间”和「期間」各自与前接名词和后接名词的搭配特点,在与前接名词的搭配上,可以找到显著的共同点;而在与后接名词的搭配上,「期間」显然比“期间”能够后接的名词种类要多。这是我们在对中日同形词“期间”进行对比学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文中所采用的语料难免不会有因为类型局限而产生某种倾向,使得分析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今后将继续改善研究手段,客观而准确地发挥语料库的作用从而进行相关研究。今后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也仍然会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如何更全面、准确地考察中日同形词的差异也是众多学者继续研究的方向之一。所以语料库的运用在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施建军;洪洁.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方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53-64+162

[2]施建军;许雪华.再论中日两国语言中的同形词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137-144

[3]邓佳雨.关于汉日同形词“意外”的对比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年:188-189

[4]张娜.中日同形词“意见”的意义用法辨析.现代交际.2018年:52-53

[5]张艺臻.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近义词对比分类方法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7]松村明.大辞林第三版.三省堂

作者简介:

林睿 (1994.10-);女;汉族;安徽滁州人;在读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日語语言学,词汇语法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7:40
把课文的优美表达存进语料库
中外应用技术类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对比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2:30
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5:13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51:46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