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镇龙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民心”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基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善有序的根本保证和“最强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就是建立一个人民群众具有安全感、获得感、正义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公平正义的美好生活社会。
而这一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最根本的还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良好的道德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改善基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让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都能够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政务服务和司法服务的温度和热度,感受到国家公务人员在行政服务和执法服务过程中的热情、负责、公正、文明、敬业、奉献。通过打造良好的基层治理环境,逐步引导和强化人民群众的道德审美感,养成宽容、理性、信任的公民美德,培育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只有人民群众有了信仰,才能实现社会的秩序、稳定、和谐,保持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日前,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就如何强化基层治理,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原主任竹立家教授(以下简称“竹”)。
整治基层腐败是重点
记:您觉得在当今国情下,基层治理的关键是什么?
竹:从人类文明发展态势来看,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面临着双重转型的巨大压力:一是随着以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的崩溃,人类文明形态正面临巨大转型。二是经过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双重转型期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开放既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又意味着国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增强,发展的内部矛盾和问题增多。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巨型国家”要平稳度过转型期,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時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首先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凝聚民心。而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关键之一在基层,在“最后一公里”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所作所为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感受和体验。
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情感、情绪、心智、心态、观念乃至信仰的形成,是从自己切身感受到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中体现出来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每一个基层干部都是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政治道德标杆,是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树立者,好的中央政策理念只有通过千千万万个直接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国家公职人员在行政和执法服务的过程中“躬身实践”,才能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尊、自觉的具有高尚的道德意识的“理性国民”,也最终才能凝聚民心,实现14亿人的社会团结合作,形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和制度优势,从而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
因此,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下大力气从制度上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基层干部政治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杜绝“公权私用”和“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等现象发生,严防个别害群之马伤害群众感情、心性、利益的腐败现象蔓延。
常言道,“一只老鼠害一锅汤”,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司法不公对政府的公信力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会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会逐步积累群众的怨气和怒气,久而久之,会在老百姓心中形成焦虑感、不安全感、不公平感和心浮气躁等不良情绪,破坏了基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最终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民心基础。
记:您觉得群众身边的腐败有哪些表现?
竹:民心稳则社会稳,“严于治吏、宽以待民”是我国几千年来“以德治国”的重要经验。国家利国利民的大政方针,党和政府威信的确立,基层公共权力的执行力是关键环节,从近几年反腐败和“扫黑除恶”过程中发生在基层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看,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基层权力腐败和司法不公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县乡村政权和执法司法的基层权力长期受到腐败侵蚀,形成“权黑勾结、权商勾结、权权勾结、权钱勾结”的“互利联保的利益链”,把公权作为个人或小圈子谋取私利的保护伞。甚至个别县的主要领导、公安局长本身就是“黑老大”,个别村长本人就是黑恶势力的头头,这些人披着公权力的外衣在当地呼风唤雨、恣意妄为,想抓谁就抓谁,想打谁就打谁,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基层腐败最伤民心
记: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
竹:一些基层干部之所以敢腐败、能腐败,在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手,藐视党纪国法、藐视中央权威、藐视人民群众的权益,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恶性膨胀,从已有的基层行政和司法腐败案件来看,是因为在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不正常的地方,个别地方基层老百姓对权力运行过程不敢监督、不能表达,缺乏安全有效的日常监督渠道和机制,从而使以权谋私者胆大妄为,私欲不断膨胀,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冷了老百姓的心。
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基层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种种腐败现象,规范基层公共权力的运行,完善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真正发挥基层群众的表达权监督权至关重要。
记:您认为如果基层腐败现象得不到整顿,会造成什么严重危害?
竹:如果一些地方和部门长期出现权力腐败、司法腐败、伤害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现象得不到整顿,人民群众就会对政府失去信任,最终伤害的不止是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动摇了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导致整个基层社会是非、善恶、美丑不分,充满怨气、怒气、戾气,人人自危,没有人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社会安全、社会秩序、社会团结、社会凝聚、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从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培养人的好的品质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但要毁坏一个人的信念,或许一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就够了。例如,一次司法执法不公,趋利性执法、恶意执法、情绪执法、暴力执法,执法犯法、片面强调公权大于私权、滥用强制措施等等,不仅会伤害受害者的感情和信仰,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社会信任和政府信任,也可能会影响其家人、亲朋好友及周围一大批人的情绪情感,产生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凝聚人们共同生活的“公共的善”和公平正义感就会缺失,引起并造成严重的社会腐败后果和社会良心的流失,人民群众就会失去秩序感和安全感,更不用说幸福感了,我们所说的“社会稳定”就会成为问题。
制约公权力需多管齐下
记:我们应该如何整治基层腐败?
竹: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于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是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因此,过去几年来,我们加大基层反腐败力度,扫黑除恶,打掉保护伞,着力清除群众身边的权力腐败。未来,随着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的开展,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相信群众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会得到根本改善。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只要民心所向,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实现新时代的价值和目标,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的、切身的感受是最终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基层各级各类政府服务公职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实现基层的“善政良治”,基层的行政、司法执法人員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力行为做到亲民情、贴民意、舒民心,“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基层的治理水平和能力是关乎民心的关键,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是“民心所向”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理性国民的心智、心性、心态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人性体验”。人类学所讲的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恐惧、仇恨、爱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的感知得以强化或者淡化。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效应会迅速把个体的感知和体验转化为群体情绪并形成情绪化的“心理氛围”,最终会对社会治理效果和民心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通过基层“拍苍蝇”、清除害群之马等反腐行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基层形成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生活氛围和心理氛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凝聚民心必须长期坚持的最重要治理手段。
记:不能让个别基层干部腐败伤了民心。
竹:是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11日中共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强调:“现在基层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党员干部心里没有群众,不去做、不会做群众工作,少数干部或无视群众期盼或不敢应对诉求,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领导干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为了有效防止基层腐败和司法执法不公现象的发生,除了强化反腐和政法系统整顿力度,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和执法司法过程公开透明,进一步约束公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以“妨碍公务”为名滥用强制措施,让基层群众敢表达、敢监督。只有群众敢表达、敢监督,个别利用公权力贪污腐败、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公共权力也才能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个人简介
竹立家,1957年8月生,199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韩国行政研究院和高丽大学做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研究,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历任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满州里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挂职),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