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点

2020-09-10 07:22:44
清风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高质量法治

纪检监察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在基层,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固本强基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性提升。

——日前,辽宁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廖建宇撰文称,要以改革为引导和动力,把握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增强改革创新的高度自觉,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2期)

不断深化对法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持续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日前,针对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吉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邓健如是评论。(《光明日报》 11月13日)

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前,针对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海仁如是说。(《光明日报》 11月13日)

民法典不仅是私法之“典”,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法律溢出效应,蕴含并衍生了重要的公法价值。

——日前,针对民法典的公法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孔祥俊如是指出。( 《光明日报》 11月13日 )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近日,关于如何制止餐饮浪费,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刘芳如是评论。(《人民日报》 11月4日)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须注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打造,健全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构建好亲清政商关系和新型劳动关系,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走出去”。

——日前,针对如何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问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黎昌晋如是说。(《光明日报》 11月16日)

“三治融合”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创新,不断挖掘自治、法治、德治的元素,降低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本,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基层社会治理。

——近日,针对“三治融合”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推广问题,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如是说。(《光明日报》 11月7日)

必须随时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苦干、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日前,对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论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做出了以上解读。(《中国教育报》 11月12日)

领导干部要把提升自身政治能力摆在第一位,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近日,针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如是说。(《红旗文稿》 2020年第20期)

要把法治作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就是在反对权力和权利绝对化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

——日前,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化解与法治的关联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金钊如是说。他指出,法治国家建设可以解决权力冲突;法治政府建设可以化解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建设可以解决权利纠纷。(《社会科学战线》 2020年第5期)

互联网经济法治作为未来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予以系统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日前,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兵撰文称,互联网经济法治建设不仅关乎国内经济法治,更涉及国际经济法治,其建设和发展应立足国内现实,面向全球发展,搭建多层级、多元化、多样态相统合的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法治架构,从定位、定向、定则三个维度明确我国互联网经济法治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通路。(《中国社会科学报》 11月17日)

信息技术能为社会治理效率提升、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社会资源配置带来“数字红利”,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针对新新技术运用在乡村现代化治理中的必要性问题,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如是评论。(《人民日报》 11月6日)

检查督导须构筑起抵御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堤坝,要立严规,上收審批权限,让相关整治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日前,针对个别检查督导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国纪检监察》如是评论。(《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2期)

要把巡视整改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契机,作为加强和改进本系统本部门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把整改落实成效体现到工作高质量发展上。

——针对近日公布的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中国纪检监察》如是评论。(《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2期)

纪检监察实践中,应注意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组织处理与政务处分在惩戒尺度上保持总体一致,以实现处理效果的最大化。

——日前,天津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程庆颐、刘珍发文称,应准确把握政务处分不同形式之间的区别,充分理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2期)

要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转型,使公共服务模式朝“精准化”“信息化”转变,提高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

——日前,针对新形势下公共服务所面临的挑战,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靳亮如是说。(《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11日)

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过程,关键在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近日,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彭俊杰撰文称,优化营商环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试金石,其旨在让政府与市场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形成合力,进一步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进而形成良好营商环境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11日)

提升政府公信力,须从职能明确、治理流程、程序透明、服务效能、肃纪时效五个方面入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落实到群众利益的维护上。

——日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现代治理技术研究中心江文路撰文称,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纪检监察报》 11月5日)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高质量法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08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纪检监察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