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护航

2020-09-10 07:22:44夏小萍
今日重庆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资武汉重庆

夏小萍

2020年,庚子春节前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

一直在武汉打工的巫山人蒋某1月15日返回巫山县。1月21日,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的蒋某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成为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同一天,天津、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也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由此,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打响。

临危逆袭

重庆,一个有3400万人口的直辖市。

早在1月28日前,就曾有人担心重庆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担心者的理由有四个方面:其一,重庆与湖北接壤,水陆空无缝衔接,人文相亲,人员来往频繁。其二,重庆是劳务输出大市,尤其是渝东北地区在武汉工作的人不在少数。据万州官方统计,春节期间,全区摸排到的湖北来万州人员17147人,其中武汉返回万州人员9529人。其三,重庆春节游客接待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不排除已有新冠病毒携带者在春节前到过重庆旅游的可能。其四,武汉封城前有500多万人离开。这500多万人都去了哪里?大数据排查,排名前四的省份是河南、湖南、安徽、重庆。

种种担忧下,压力巨大。事实上,1月28日前,重庆确诊人数一直排在全国前几位,全国好些地方也曾一度把重庆人作为重点“防范对象”。

但随着时间推移,重庆以事实强有力地“回击”——不但迅速控制了疫情扩散,而且确诊人数从1月的前三降至“全国第十”。

不仅如此,2月25日,重庆单日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增长,至3月9目,已连续14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月10日24时起,重庆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

硬核密码

重庆的疫情防控是如何做到“逆袭”的?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重庆战“疫”的硬核密码,在于一个“早”字。

所谓“早”,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重庆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应是迅速的。解剖这个“早”字,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重庆迅速而高效的“行动路线”。

1月20日,重庆启动“防控应急预案”;

1月21日,重庆发布42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名单,确保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1月22日,证实“人传人”后,重庆当即暂停与武汉的包车往来;

1月23日,重庆暂停与武汉的班线客车与民航航班;

1月24日,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4日至1月26日,重庆用三天时间完成全市80%常住人口的排查工作;

1月26日,重庆宣布成立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市设置发热门诊174个和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48家,落实隔离病房300间、病床2000张;

1月27日,重庆正式建立三级专家组诊疗机制,划分出五大片区开展疫情防控;

1月28日,重庆174个发热门诊对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开展PCR检测;

2月起,重庆还进行了人群精准管理,包括十类重点人群;

重庆速度

这场战“疫”,重庆打得明明白白。

疫情发生时,恰逢春节假期返程高峰,防控难度和挑战可见一斑。

如何迅速建立起一套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防控体系,激活城市的“免疫”系统?这对重庆来说,是一道难度极大的考题。

从几件事,可以侧面印证“多一步”“早一步”“快一步”的重庆速度。

重庆在疫情防控面前争分夺秒。自1月24日启动社区排查以来,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以城乡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依托40余万人开展拉网式排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安民警、医务人员等,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织就一张严密有效的防控网。

“口罩荒”怎么解决?1月26日开始,重庆在全球采购。重庆海关开通绿色通道,市卫健委确定医疗物资采购标准,市商务委和市对外经贸集团安排下属企业和重点企业,全面对接国外驻华使馆、海外金融分支机构、境外商协会和大型贸易经销商,以及发动全球朋友圈采购口罩等医疗物资。

这样的总动员很快见效:1月28日,重庆机场地服公司就已收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药品、护目镜等防控应急物资超过18吨。1月31日晚,190万只防护口罩等重庆急需的抗疫物资从越南包机抵渝。直到2月13日,重庆还在不断向全球采购医疗物资,及时为各个医院提供物资保障。

非常时期,疫情信息公开透明是安定民心的最好方式,让信息發布成为民间防控行动的“观察哨”和行动指南。1月26日,重庆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首场新闻发布会,并从当天起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公开体系,每天播报一次全市各大发热门诊就诊人数。

重庆启动一级响应后,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还迅速重建起新的供应链。1月24日后,重庆动员了100多家物流企业,统筹组织了2000台车辆,紧急启动位于铁路、航空、公路物流枢纽附近10余处共100余万平方米的应急仓库,初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应急供应链体系。

以2月3日为例,重庆各大超市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蔬菜、水果、水产品、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库销比分别为38倍、134倍、7倍、7倍、3倍、4倍、12倍、10倍。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期,重庆生活物资储备数量充足,品类丰富,重建的供应链运行良好,稳住了市场供应,也就极大地稳住了民心。

猜你喜欢
物资武汉重庆
重庆客APP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们在一起
歌剧(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环球人物(2020年3期)2020-03-02 02:15:22
被偷的救援物资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在这里看重庆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