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姑苏,每一眼都是摇曳生姿的风情

2020-09-10 07:22丁云
现代苏州 2020年23期
关键词:街坊平江格局

丁云

我们生活在苏州,每天的生活里总要有意无意地充斥一些苏式元素。否则,跟生活在其他大城市,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抽些时间,特意路过、绕一绕古城墙,穿行过一两条有着旧宅旧院的街巷,那些隐匿古城惊世之美的建筑、墙头依然散落在其中。静静地去看看它们,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带着不同的心情,视角会不同,美自然也变得不同。

苏州古城,江南地区文化中心。五千多年的中国农耕文化土壤,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熏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风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的古城区依旧基本保持着宋代《平江图》中的格局。这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著名的“双棋盘”,显示了杰出的城市规划水平和典型水网城市所独具的鲜明特色。而苏州人自己,对这座城市也充满了感情。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苏州古城弥足珍贵是社会共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苏州始终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古城的批复精神,对古城的基本格局、建筑高度、建筑容量、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和建筑环境设计进行了全面控制,以确保古城风貌不再受到损害。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州古典园林会发起申遗,也为抵御城市建设可能会对古城、古迹、古建筑有所损坏。

正因如此,苏州古城的保护不仅成为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例,也使其成为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从春秋建立城池到清朝为止,苏州有过15座城门,其中外城门12座(大部分均含水陆双门),子城门3座(苏州吴子城),加上民国新拓的金门和南门,苏州历史上共有过17座城门。盘门、平门、相门、阊门……连接着盘绕四周的苏州城墙,犹如长龙卧地,经历千年,依旧留在人们的视线中。

环城内外,苏州河网密布,凭借众多桥梁,贯通古城内外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随着历史的变迁,河道街巷时有兴废,桥梁也随之新建或弃废,变化十分繁复。城内的桥梁数量,据宋《平江图》著录,时有桥梁314座;明代城内水系变化不大,但河道总长及数量上比宋朝有增加,桥梁达329座;清代城内部分河道填废,古桥随之废弃较多,但亦时有新建,据清末《苏城全图》标绘,城内有桥311座。如今行走于这座古城之中,依旧会与一座座古桥不期而遇。它们所散发的沧桑与美,正是一代代苏州人感知的岁月。

“河巷相依,纵横有序,脉络分明,双向通达”是苏州城内的街巷道路特色。1986年,苏州市规划局会同专业院所对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街坊保护规划,划定54个街坊,每个街坊做详细规划,对保护苏州古城起很大作用,至今沿用。

1997年,平江路开始做规划。那里过去很荒凉,但附近仍有如富潘和贵潘的大宅,格局漂亮。可以说,从规划、初步整治,到改建,后来商业开发,都是抱着希望苏州古城里能保留下一段宋朝以来的历史风貌,一条河一条街的水陆格局的出发点。2005年,平江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遗产保护奖。

为苏州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条引起人们对古城、古塔、古墙、古建筑、古镇等极大关注,继而着力保护的路径。时间也证明,苏州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愈发关注遗产本身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并逐渐关注民居的原真性,以及小街小巷、水路水系等,等同于把蘇州古城保护提上日程。

苏州有太多小巷,太多典故,太多景色,山塘街、临顿路、乌鹊桥、西美巷……每一处都有一个故事;故垣涟漪、映水兰香、耦园橹声、干将逸情、烟霞浩渺、桃李芬芳、溪流清映、水绿双环、赤门堞影、觅渡揽月……每处都有一种风情。

静下心来慢慢寻找,那个古老的苏州古城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近在眼前。除了干将路、人民路一纵一横主干道是拓宽形成的六车道,苏州古城的格局与平江图能够非常容易得相互印证,除去那些现代元素,也尽可能地保留了最本味的痕迹。

猜你喜欢
街坊平江格局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毛泽东为何特别关注平江惨案
游平江路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格局与结局
狗咬男孩两次 父亲打死狗遭索赔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以天地为格局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永不相识的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