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趋势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2020-09-10 08:23:50拱兴燚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信息技术

拱兴燚

一、“互联网+”的普及化和完善化已经成熟。

自从人类踏进信息时代,互联网也迅速成为了当时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之初,它颠覆了世界上信息的交换方式、革新了人们原本的沟通渠道、打破了遥远的距离阻碍。当代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猛的,这里举一个普通的例子:人类在长时间对基因领域的研究探索后发现,要把人类的DNA中蕴含的某个信息解读出来,需要依赖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而要想把人类整个DNA链中的所有信息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预测用当时的超级计算机运算,至少需要100年才可全部完成。然而,人们没想到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迅速,计算性能呈现出类似于指数级上升的趋势。在“至少100年”的预测后,仅仅过了13年的时间,一日九迁的超级计算机就已经解读出了人类DNA中几乎全部的信息。有学者预测,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发展速度的脚步中,人类会在未来十年之内解开关于大脑的所有秘密,届时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仿人类的全部大脑。可见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超于人类的预测,在很多方面甚至超出了人们对互联网及计算机的认知范畴。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教育、政治、现代化的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重要的是,以上这种状态目前依然以一种充满动力和积极创新的形势迅速持续发展。

二、当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布的信息技术课程普及从2000年已经开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是必要的,与时俱进的,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它是一门单独的技术性学科,那时的互联网并无法改变事物的空间位置,但是它却改变了我们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种关系是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也完善化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全方位教学工作,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产生了对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浓厚兴趣,也使得我们国家未来的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领域拥有了可观的技术人才储备。不得不说,信息技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掘了大量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不知不觉,人们与互联网的关系从最初的“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已经悄然蜕变成了“虚拟空间向物理实际的转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宏观现象,甚至颠覆了人们发明互联网的时候对它的种种期待和畅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产业之中,就教育教学而言,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当代教师完善教学工作最重要的选择,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教学质量,互联网的介入可以让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实时的、直观的、便捷的、形象的全新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从最初的技术性学科,演变成了工具性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是将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互联网贯彻的课堂之中去学习新知识。

在2020年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等,划为了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比如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都是我国未来重点支持和研究的方向。不难发现,以上所有产业的根基都来自于各种各样先进的仪器设备、硬件和软件支持,而以上产业的从事者都需要较高水准的信息化能力来服务于岗位的知识支撑和技术需求。十信息产业发展从体量上发生变化后,诞生了一个延展问题,技术需要已经呈现井喷式的、次方级的上升趋势,社会的科技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型人才,但这里的信息技术型人才不是指从事互联网相关的人才,而是尖端型信息技术人才。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迅猛发展,拥有成千上万的互联网、计算机、软件分开发等从业者,但是其中可以达到参与研究国家重点项目的佼佼者,相对于美国、欧洲、印度、日本的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合理的高度。

三、信息技术的时代性教育理念。

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小具有信息化的思维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师们应该逐渐侧重的教育目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课本上的技术教学,如果仅仅掌握了课本上的技术要领,而在思维上、思想上、认识上、意识上、甚至态度上还处于一种“小科目”、“学会就好”“点到为止”的看法中,慢慢的学生会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发展下,逐渐掉队。

信息化意识的培养,涉及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个人认为,应该尝试从计算机教室走出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让学生更多的去体验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发现不同行业和互联网的紧密性,這种紧密性也并不是硬性的靠近,而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后,信息化的思维意识才会被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在可能的生活学习当中。新时代的学生正处于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信息的身影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在互联网的笼罩下便捷、高质量的生活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无法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的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意识,那么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各种产业与互联网深度相融的步伐中,就显得不适应、被动、甚至无从下手,那么教育的意义目标就没有完成,这种按部就班完成课标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是失败的教育方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识到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将自己的教育观念塑造成符合“互联网+”的节奏,信息技术教师的历史使命已经不同昨日,从思想意识方面重塑信息技术教师的全新角色。信息技术教师还应站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高度,要做一个学者型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把良好的信息素养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课本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地工作。

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技术,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互联网+”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本,以锻炼能力为目标,以启发和引导为手段,以此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师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提升课程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作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手段和环境,使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技术教师要用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总之,随着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以上几点,随着信息时代的不停进步,对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还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黑龙江省肇东市四方山小学校 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